香港商報官網 > 新疆 > 地方產業

新疆烏蘇:在鄉村領略城市氣息

2014-06-24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烏蘇6月24日電 (通訊員 李豔榮)每當夜幕降臨時,新疆塔城地區烏蘇市八十四戶鄉墩買里村搭建在鋼筋葡萄架上的霓虹燈和巷道兩邊的路燈,把“葡萄長廊”打扮得五彩班瀾,流光溢彩。緊鄰“葡萄長廊”的村莊主巷道,也全部安裝上了路燈,一直通向鄰村,而且全部納入市政管理,村民不用掏一分錢電費。

  駐市某部隊和墩買里村是共建單位,2010年5月,墩買里村軍民共建“綠色家園、葡萄長廊”工程啟動,歷時兩個月時間,在全村4條鋪油路的巷道,搭建永久性鋼筋鐵架,在道路兩邊種植各種優質葡萄,形成1440米的綠色葡萄長廊。

  “葡萄長廊”連接着村里的三條巷道,分別有三個好聽的名字。“感恩巷”喻意銘記党和政府的深切關懷,感謝人民子弟兵的大力支持;“和諧巷”喻意全村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團結互助,幸福生活和諧美滿;“天山巷”喻意“葡萄長廊”像巍巍天山,給村民带來幸福美好的生活。

  這幾年,部隊多次出動機械、車輛、官兵,帮助村里挖樹根,修渠、修路,打掃環境衛生,如今由3條主巷道——感恩巷、和諧巷、天山巷組成風格迥異的“葡萄長廊”,像一座民族團結的豐碑,矗立在了各族人民的心中。

  在墩買里村居住了幾十年的村民古麗百克蘭姆·阿不都克里木說:“解放軍帮助我們把村莊打造得和城市一樣,現在我們的村成了生態農業觀光村,村民收入都在幾萬元以上,生活在這里,比在城里還舒心呢!”

  這兩年來,八十四戶鄉結合各村及鄉鎮規划,還集中建設了26棟住宅樓,1208戶農民買了新樓房。說起現在的生活,巴海村的村民江冰臉上充滿了喜悅:“過去住平房,冬季取暖還得燒煤生火,不僅不暖和,還弄得屋子里嗆得慌。現在好了,家里冰箱、電視、電腦、熱水器、電磁爐全都有了,小區里有路燈,還是統一供暖,太方便了。”

  依托城鄉結合部的地理優勢,八十四戶鄉按照打造烏蘇市後花園的標准,打造出國家級生態示范村1個,地、市級新農村示范村隊5個;投資160萬元實施了塔城地區第一個集辦公、科技服務、培訓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巴海村辦公樓,面積827平方米;投入150萬元在八十四戶鄉農民小區建成了塔城地區第一個農村社區化管理服務中心。

  八十四戶鄉又是名副其實的蔬菜基地,眼下正是時令蔬菜大量上市的季節,在路邊停靠了不少收購蔬菜的貨車。一些村民利用菜園發展農業觀光和風情農家樂,成為烏蘇、奎屯、獨山子金三角旅游黃金線路上一道靚麗的風景。

  八十四戶鄉的是名副其實的蔬菜基地,眼下正是時令蔬菜大量上市的季節,在路邊停靠了不少大大小小收購蔬菜的貨車,菜地里人影點點的就是忙着收菜的菜農。不少富有經濟頭腦的人就把菜地、菜園規划成蔬菜觀光園,發展農業觀光和風情農家樂。

  2014年,楊家莊子村老店新開的嚴復全就是依托農家樂發家致富。

  500多平方米的小二樓格外顯眼,包廂是大酒店式的裝修風格,葡萄、李子等果樹把小院裝扮的綠意盎然,院子中央的菜園里種了10多個品種的蔬菜。

  嚴復全說,小油白菜、茼蒿、油麥菜都是自己種的,吃了也放心。到了葡萄、李子成熟的時候,顧客們也能隨意摘着吃。

  酒香不怕巷子深。嚴復全的新農村家園雖然沒有緊挨大路邊,他也沒有印發宣傳單和名片,10年來,農家樂憑着菜品優、服務好、講誠信在顧客中也口口相傳。

  八菌土雞、口水草魚、紅燒牛尾等各種美味佳肴也成了全鄉45家農家樂增收新的增長點。

[責任編輯:香港商報編輯 ]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點擊排行 更多>>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