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雙腸湯是開封的傳統風味小吃,歷史悠久,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它首創于何時?眾說不一,但它的庖制祖师卻真真切切地是當地一家牛、羊屠宰場的窮苦帮工。
他起早摸黑、抬牛背羊,為場主勞碌一天,得到的賞賜是一盆牛、羊下水,揣回家,大腸里翻外,小腸要剪開,沖呀!洗呀!在淨字上下苦功夫!煮熟后,挑起湯鍋、碗筷,凌晨3時開始沿街叫賣。一兩個銅錢一大碗,佐料有咸鹽、辣椒面,湯可隨意添,因沸騰的湯色如霜降,又稱羊霜腸。顧客全是當年起早打工、上學的窮哥們。新生的羊雙腸湯,如同一葉小舟,憑仗自己趕早和廉價的優勢,為風味獨特的開封小吃家族增加了一個新成員。
開封羊雙腸湯俗稱羊雙腸又稱羊霜腸,營養豐富,男士大多喜歡食用。明代的開封市場上已有售賣,流傳至今,愈益興盛。其制作方法:先把羊的大小腸小腸洗淨,灌以羊血煮制熟后切成半寸長,與胎胞羊、羊腰、羊腸一起入鍋再煮,煮到湯色澤紅、白、綠相間,醇香無膻,湯鮮肉美。該湯有溫補腎陽、強體壯身的功效。著名相聲演員馬季曾在開封食此美味,食后贊不絕口,戲稱“天下第一”。
開封的羊霜腸相比起羊肉湯、牛肉湯、驢肉湯等的湯鍋攤子數量少。原因是先前吃客不算多,加之原材料拾掇起來非常麻煩,刮刮洗洗的花力氣,掙錢又不是很多,所以願意干這個生意的人少。雖說現在吃客相對多了,價錢也賣上去了,攤子也沒見多了幾家。最出名的一家應該算是西門大街上的“孫記”了,還有大梁門外的“西門鄭”也算小有名氣。其實跟開封別的美食一樣,老城各片都有出名的攤兒,評價誰家羊霜腸湯好壞的標准很簡單,就是看誰家的食材拾掇得干淨,好的、干淨些的湯鍋基本上煮出來的湯很香,沒什麼怪味兒,所以想品嘗的話,到了羊霜腸湯鍋攤子前,如果飄出來的湯味兒不香而有些怪怪的話,不吃這家另找別家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