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新聞:
香港商報官網 > 內蒙古 > 特別報道

大美中國 醉美林芝

2014-07-01
來源:車桂喜

  【香港商報訊】車桂喜報道:中國之美,疆域之闊,舉世聞名。我幾日內遍走祖國最繁華的北上廣,也去了西部邊陲西藏,感歎中國發展之美,生態之美,而西藏林芝,尤為壯麗。

  四月中旬我自駕去北京,由于外地車輛要進京證,將車停到六環朋友家,坐地鐵進城太方便實惠了,唯一的缺點,沒座位,站得腰酸背痛。天安門、鳥巢、天壇的雄偉,故宮、頤和園、水立方的壯觀讓我忘卻了疲憊,這些古代文明與現代智慧的建築物無不體現我們偉大中華民族復興的頑強意志。歸途在八達岭爬了趟長城,第一次感受到上山容易下山難真理,也感受到了好漢的難當。

  接着到上海,在普陀區的鼎盛拍賣公司花了三萬元放下兩件藏品,讓他們運作。閑余時間去了趟浦東區,坐游輪游外灘,登東方明珠塔。改革的成就在中國經濟龍頭的上海盡收眼底,遠處一座座崛起的高樓大廈,江面上來回穿梭的輪船,以及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車流,還有那不同膚色的各國游客齊聚這里,到處彰顯國際大都市的繁華。

  別過上海又到廣州,這里是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全國各地的追夢者聚集這里,我有幸參加了2014第四屆廣州藝術品交易博覽會,會址在白云會議中心,有幸參觀‘張大千古韻傳情精品展’,‘陳春勇彩墨山水畫’,‘陳維馬主題藝術展’等。對于這些高品位的藝術品,我歎為觀止。在一層的出口處,廣州隆盛展覽服務有限公司,看到了一塊小石頭,用一個漂亮的舍利裝飾盒裝着,我很好奇,一看上面寫着‘供養天珠’,我就問服務人員,這個小石頭多少錢?服務員不屑地看了我一眼說:“保底價3200萬”。我頭嗡的一下,以為自己聽錯了,多少?我又問了一句。“保底價3200萬”,服務員不耐煩地說。我詫異。這麼小的石頭20克不到,3200萬,比黃金都貴?這時一個經理過來,把服務員數落了一頓,耐心的和我解釋說:“天珠是藏族貴族身份的象征,而此塊带朱砂眼的天珠天底下很難再找到第二塊,可以稱得上是天珠的鼻祖,就連權威知名鑒定專家王曉斌鑒定時都很震驚,它的身份,它的文化價值,它的藥用價值,別說黃金,就是同等重量的鑽石也不能和它媲美。“我們現在只是展覽,7月26日我們在香港拍賣,如你有興趣,來香港看”。我驚呆了,也只有在這麼開放的地方才能看到這種奇珍異寶,這也是我廣州之行最開眼的事了。

  晚上的羊城狂風暴雨,但阻擋不了出行的人流。遠方霓虹燈在暴雨下依舊閃爍,隨處可見的高架橋上車流涌動,街道旁所有的商鋪人來人往,人們操着四面八方的口音交談着、爭持着。這十幾天我嘗遍了全國各地的街邊美食,又便宜又好吃,唯一不慣的是天天下雨,而且下熱雨,即便如此天南海北的游子們為了懷揣的夢想還在堅持着、等待着。這麼大的城市我這十幾天沒見過一起打架的,可見在廣州生活的人們是多麼的幸福和諧。

  離開廣州,我乘飛機到了1400公里外的成都,而從成都到西藏的林芝不到兩千公里坐客車坐了三天三夜,雖然難熬,很憋屈,但這三天是我人生最壯美的旅行。唯一不悅的是成都到昌都車站,花錢買票沒有票,只給一個收據,我理論半天也無果,因為所有進藏的人都是一樣的,我希望成都的運管部門能盡快解決這個問題,為旅客提供一個安全舒心的旅程。

  客車一過雅安就上了318國道,道路狹窄險峻,車流量還大,動不動就塞車,從雅安到巴塘到處是高山峽谷,河流瀑布,曾經沒感受到但學到的那些成語,什麼驚濤駭浪,波濤怒吼,懸崖峭壁,萬丈深淵,在川藏線都能感受得到,而且318國道大部分路段都沿河而建,即壯觀又驚險。過了巴塘到芒康左貢一带,海拔4000多米,沒了森林植被,但地勢相對平坦,漫山遍野都是藏民養的犛牛,所到村鎮居民的屋頂上都插了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讓我太感動了,這就是藏族人民愛國之心最好的體現。一過邦達森林植被越來越密,高山峽谷,河流瀑布一直延伸到林芝,在鄉鎮到處可見廣東,福建的援藏項目,有醫院,學校,檢查站,等等。到了下午五點多,在兩座高山間發現了一排排高層建築,聽同車旅客說,終于到了,我俯身向窗外瞭望,那些所謂的高層無非是七八層的樓房,但排列有序,街道不是很寬,但很干淨,車輛不是很多,都很守規矩,行人不是很多,穿着都很得體。街道兩旁的底商,無一空鋪,到了車站叔叔和弟弟早已等在那里,跟上他到了小店里休息一會,叔叔叫了幾個朋友,我們去吃了地方特色石鍋排骨,剛去時沒幾個人,我們坐了一個雅間,因還沒到飯點,等我們快吃完的時候,所有的座位都坐滿了人,好幾桌漢藏同席,有說有笑,其樂融融,還有幾個等座位的,我們剛起身他們就進來了,真的好生意。回去叔叔的小店,我們邊喝茶,邊聊天,到了九點多弟弟拽着我到了廣場,廣場上有幾百人,漢族和藏族都不少,他們穿着鮮豔的民族服飾,手拉着手圍成好大的一個圈歡快地跳着,唱着,弟弟很快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我不好意思站在一旁看着,這時一個藏族小妹跑到我這里,不由分說拽着我的手奔向人群,我羞澀的跟在身後笨拙的和她們一起跳舞,一直持續到十一點多,到家後叔叔問我累不累,我說不累,他又打了兩個電話,一會他的那兩個朋友又來了,我們去了藏族歌廳,沒門票,消費自願,500多米的歌廳坐滿了人,我們要了一件拉薩啤酒找了一個偏僻位置坐下,雖然刺鼻的熏香讓我很難受,但那些有專業水准的藏族歌手的演唱還是讓我很享受。三點多才散。第二日我還沒起來,弟弟把我叫醒時已九點多,到了到隔壁藏餐廳,小小的餐廳坐滿了藏族同胞,他們悠閑的喝着茶聊着天,叔叔等在那里,我剛坐下,服務員就在我的面前放了一碗青稞面,一杯藏茶,面有股奶味,茶是甜的,雖很難下咽,但看到叔叔弟弟,以及隔桌的藏族同胞吃得那麼開心,我還是把面全吃了。

  飯後我們去了趟廣東援建的景點魯朗。沿途隨處可以見到騎車的、背包的、開車自駕的驢友,車窗外鮮豔的杜鵑花,格桑花隨風飄蕩,遠處的高山森林密布,山峰的峰頂白雪皚皚,朵朵白云在半山腰盤旋,到處可見的小溪水從山而下,流入到山間的大河,河岸上平坦的地面,綠草蔥郁,犛牛悠閑的吃着小草,在這里沒有一棵樹是人栽上去的,沒有一株花草是人移植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饋贈,真的太美了。回來的途中在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口有幸看到被藏民稱為神山的南迦巴瓦峰的尊榮,這座海拔7782米的山峰像一把寶劍直插云霄,山中間被一朵朵白云遮擋住,像一個含羞的少女戴了一個白色的面紗一樣,真的太美了。要下山時,遇到一個挖蟲草的藏族大姐非要搭車不可,我們答應了。一路上和她攀談,問他家的收入,藏民排不排外?她用生硬的普通話和我說:“我們家每年收入二十幾萬,最貧困的也有十幾萬收入,去年蓋的新房,政府給補了十二萬,我們感謝漢族人,感謝政府,他們為我們建了了學校,醫院,讓我們的孩子有書念,病了有醫看,我們不排斥漢族人,每年政府還給我們每個人五千多塊,我們感謝政府也感謝共產党。”聽到這里我很感動,也深深感受到党的偉大,更要感激廣東福建的那些愛心人士,是他們的愛心讓邊遠地區感受到我們民族的團結,更感受到我們祖國的強大。

  藏地之行的短短幾天,是我人生中最溫馨最壯美的旅行,壯觀美麗的南迦巴瓦,驚險心跳的318國道,還有那和諧相處的漢藏同胞,讓我不但領略了大自然的原生態之美,更感受了各族人民的和諧之美。

[責任編輯:羅強 ]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點擊排行 更多>>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