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本地新闻

四川江安“两宿一堂一路”让梦飞翔

2014-07-02
来源:梅超、喻熹 、廖权

  【香港商报讯】记者梅超、通讯员喻熹 、廖权报道: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川江安县从2013年底开始,计划投入3.32亿元,实施“两宿一堂一路”工程,加快农村义务学校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学生食堂和校校通公路建设。

  “两宿一堂一路”工程涉及全县162所学校、291个农村义务教育建设项目,截至5月底,竣工154个,竣工率达52.9%。预计全县“两宿一堂一路”291个工程项目将在今年8月底基本建成,12月底前全面建成,顺利实现 “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

  江安县“两宿一堂一路”的建设进度排在宜宾市各区县的首位,建设最直接受益者便是教师与学生,该项目究竟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起到了怎样的影响?日前,记者深入到江安县多所学校进行了解。

  教师骑车上班 冬天被冻面瘫

  江安县阳春镇长江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2004年校址搬迁到阳春镇白塔村的一个小山丘上,与江安县城隔江相望。

  “一栋教学楼加一个‘泥巴坝子’就构成了一个学校,当时连个围墙都没有,去县城还得坐渡船。”2005年来到学校任教的罗晖现在是校总务主任,他摇头回忆当时的情形。

  2008年,初中语文老师向义也来到了长江学校任教,虽然这时学校的条件已比2005年好许多,但学校给向老师的第一印象仍然是“条件艰苦”。“许多老师住在县城里,每天上下班都骑着电瓶车,风吹日晒很老火。”让她最难过的是一年冬天,一位老师早上骑车到校后,脸被冻面瘫,课都没法上,“那时的泥泞道路令学生家长们也十分不放心”。

  师生们不仅出行难,食宿也成问题。“学生们离家近就回家吃午饭,远一些的就自己找农家‘搭伙’。”向义说,全校只有三间办公室,也没有多余的休息室,其中一间教室还被隔成了两个小教室。“十几个老师挤在二三十平米的房间里办公、休息,真的有点挤。”

  踏上硬化后的公路 “花朵们”绽放笑颜

  2013年,江安县开通了5路公交车,长江学校便是一个站点,师生出行更加方便。同时,经过再次建设的长江学校已经从原来的占地面积7423平方米扩展到近18000平方米,食堂、宿舍、综合教学楼拔地而起,新修的教师休息室已经投入试用,而学生宿舍、综合大楼等也将在接通自来水后正式投入使用。

  “没有学生宿舍时,初中生就不能上早晚自习,只能在每天早上和中午分别加一节课,上课效果十分不理想。”向义一边带着记者参观学校,一边指着新修的教学楼感慨着:“校园环境改善了,教师能更加舒适地工作,学生也能更好地学习。”

  如今,焕然一新的长江学校,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新鲜、有趣的学习天地。这里的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里上课。

  就在学生吃上了热腾腾的营养午餐、老师也不用再趴在办公桌上午休的同时,学校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长江学校旧校门位于大公路旁,通校公路未通水泥路,学生出校存在安全隐患。在改造通校公路时,校门也进行了改建,新的校门位于通校公路左边,一个缓坡与之相接。

  “雨天不穿筒靴上学,鞋也不会打湿了。”该校三年级学生胡诗语家住白塔村刘家沟,如今校门口的水泥路直通她家。而住在白塔村双大田组的徐龙,比胡诗家稍远,徐龙说:“走水泥路回家能节约一半的时间。”

  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软件“马力”十足

  随后,记者在阳春镇白沙小学、留耕镇中学、留耕镇中心校等学校看到,“两宿一堂一路”的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着,多所学校的占地面积得到了扩增,学校的办学条件将更加完善。

  阳春镇白沙小学是为服务园区发展而建起的一所小学。校长伍文谊告诉记者,学校扩建后,不仅能容纳更多的学生,新修的综合楼还设置了许多多功能教室,乡村的娃娃们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们一样的受教条件。

  “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上了,才能谈软件方面的改进。”伍文谊认为,硬件是基础,硬件的改善能更好地促进软件的进步。

  “我们要抓住‘两宿一堂一路’建设机遇提升内涵,完善配套管理,深入推进课堂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健全均衡发展机制。”该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以高效课堂为中心,加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读书、艺术、体育、社会实践”四项活动为抓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档次。

  近年来,江安县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县上下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不懈努力,使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随着素质教育“个十百千万”工程的进一步推进,江安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如今,四川江安的“两宿一堂一路”建设,让教师插上了为“梦”飞翔的翅膀,让学生在更高的天空“翱翔”!

[责任编辑:实习生8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