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本地新闻

九寨沟县涂墨节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2014-07-02
来源:梅超、刘彦荣、欧林

  【香港商报讯】记者梅超、通讯员刘彦荣、欧林报道:6月27日,记者从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文化部门获悉,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四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36项)和第一、二、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共26项)名单中,九寨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涂墨节榜上有名,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目前,该县共有5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涂墨节”,即每年正月十六至十七日,白马藏族男女老少将“锅烟墨”相互涂于对方脸上,以示来年得到神灵保佑的一种民间传统习俗,盛行于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绵阳市平武县以及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境内的白马藏族聚居地区。

  “涂墨节”最初源于一个民间传说故事:每年正月十七,妖怪都会来到白马村寨,抢走村里的姑娘。为不被抢走,姑娘脸上都抹着厚厚的烟墨,吓跑妖怪。自此,每年正月十七日便有了在脸上涂抹烟墨驱除妖邪的习俗,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传统的“涂墨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规模宏大。正月十七日清晨,村里的祭祀队伍便在神树前跳起“诌舞”;跳至结束后,村民们皆要带上自家酿制的美酒和熏制的腊肉,挨家挨户串门,或是在自家堂屋或院坝里摆上酒菜,邀亲朋好友共享;日落时分,村民们从家中抱上柴禾,在空旷的草坪中间点燃篝火,跳起“火圈舞”;待天黑后,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一根干柴,在篝火中点燃,诵念经文,村民们纷纷点燃手中的柴禾,并在长者的带领下,转寨三圈;随后,涂墨活动开始,狂欢至天亮。

  据了解,申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除必须是已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外,还要符合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等标准。目前,九寨沟县拥有㑇舞、南坪曲子、川西藏族山歌(其中川西藏族山歌属于州内共享遗产项目)3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熊猫舞、涂墨节、踏板房建筑技艺、南坪土琵琶制作技艺、藏历年、(其中藏历年属于州内共享遗产项目)等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火把舞、火圈舞、打墙舞、藏狮子舞、南坪琵琶弹唱、荡秋千等22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峨博曲子、南坪洋芋糍粑制作技艺、南坪杂面制作技艺、南坪九大碗的制作工艺等18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实习生8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