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商报专稿

黔12项制度改革治理赤水河

2014-07-04
来源:香港商报 夏偲豪 黄庆松

新闻发布会现场

贵州省环保厅厅长熊德威向媒体通报情况

  【香港商报讯】记者 夏偲豪 黄庆松 报道:7月4日,记者从贵州省人民政府召开的“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促使赤水河流域污染治理出成效,贵州省将实施12项制度治理赤水河,确保赤水河流域水质恶化逐步改善。

  据了解,赤水河蜿蜒而行268公里,横跨贵州的西面和北面。赤水河不仅是国酒茅台和贵州白酒的重要生产基地,也属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长期以来,赤水河被老百姓冠以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也承载着自然、人文、红色、绿色多重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赤水河流域受污染加剧和水量骤减双重因素影响,水质呈恶化趋势。赤水河干流茅台镇以下部分断面已不能稳定达到II类水质。2012年,茅台断面氨氮浓度从2009年的0.17mg/L上升到0.46mg/L,年均升高57%。仁怀市境内的支流盐津河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指标浓度分别超过III类水质标准0.7倍、0.8倍、2.5倍,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据贵州省环保厅厅长熊德威介绍,4月25日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工作会议召开,并发布了12项关于治理赤水河的制度改革。12项制度改革重点包含了坚定不移地推进流域生态补偿、生态红线保护、资源使用管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环境司法保障、污染第三方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整治等内容。截至目前,12项改革任务中,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批准执行的有2项;已制定工作方案正按计划开展的有5项;正在推动重点问题先突破、整体单项改革边干边完善的有2项。另外,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批准执行了5项工作方案。

  据悉,贵州省加大了赤水河流域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对重点项目和环境违法问题实施挂牌督办。目前省环保厅已对25家企业进行了三批省级挂牌督办;遵义市环保局对88家企业实施了挂牌督办,目前已有15家省级、74家市级企业完成督办任务。2家企业因未完成任务被立案处罚。同时,环保执法部门结合省政府“六个一律”环保“利剑”执法专项行动,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已对白酒企业进行现场执法达15000余人次,其中与公安、水利、建设等部门联合执法500余人次,对150余个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处罚金额近400万元。

[责任编辑:罗强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