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宫内胎儿胸腔穿刺拯救新生儿

2014-07-16
来源:香港商报

  宫内胎儿胸腔穿刺拯救新生儿 自发性乳糜胸可以治愈

  【香港商报讯】(记者唐竟淳、实习记者张露也通讯员伍西明 罗闻)近日,湘西凤凰县的陈女士和田先生像大多数初为人父母的夫妻一样,在迎接新生时喜极而泣。然而与之不同的是,他们的新生宝宝不光是试管婴儿,并且在娘胎里就由于罹患少见的“自发性乳糜胸”,在明确诊断后通过B超引导,成功为胎儿进行了胸腔穿刺并抽取积液,方才化险为夷。

宫内胎儿胸腔穿刺拯救新生儿

  试管婴儿胸腔大量积液 是疑难病症非先天畸形

  去年年底,结婚多年未孕的陈女士通过人工方法成功受孕。眼看着临盆的日子越来越近,陈女士近来却突感胎动明显减弱,经县医院检查,发现胎儿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当地医生怀疑可能是先天性畸胎,遂建议陈女士要么立即放弃胎儿引产。

  渴望生儿育女的夫妻俩不愿就此放弃,遂于6月中旬来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该院产科权威专家姚若进教授会诊后认为,陈女士的胎儿应该是患上了少见的“自发性乳糜胸”,而非先天性畸形。

  经B超下测量该胎儿胸腔内聚集了约250毫升的粘状胸水,强大的压力将胎儿的肺组织压缩得很小,肺泡不能发育,并将心脏顶到一侧,胎儿危在旦夕。

  高难度穿刺成功抽取胎儿胸水

  在明确了疾病的危害后,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立即将胸水抽出,让压缩的肺松解、肺泡扩张发育、心脏回复正常位置。6月25日和27日,姚若进教授带领翦羽主治医师对患病胎儿先后两次进行了“B超引导下经子宫腔羊膜腔胎儿胸腔穿刺术”,用一根长约15厘米的穿刺针,由陈女士的腹部进入子宫并经过羊膜腔,在B超指引下看准时机一针插入胎儿的胸腔,用注射器将积液慢慢抽出。

  “为有患胸腔积液的成人或出生后的婴幼儿抽胸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检查和治疗方法,而在B超引导下为子宫内的胎儿进行胸腔穿刺并抽取积液,这还是省内头一次。即便放眼全国,这种近乎于‘隔山打牛’的方式也不多见。”姚若进教授表示,整个操作过程有些近似于抽羊水和脐带血,但是难度显然要更大。

  手术难的地方在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可是游动着的,而非静止地躺在那里“乖乖就范”。所以在操作时必须看准时机,待胎儿“相对安静时”又稳又准地插入。否则一旦穿刺不准,便可能伤及胎儿小小的心脏和肺部,恐直接导致胎儿死亡。

专家呼吁:乳糜胸易误诊但可治愈,切勿轻易放弃胎儿

  经过两次胸腔穿刺后,胎儿右侧胸腔只剩下少量的积液,而肺部也已明显膨胀扩张,获得了解放的心脏位置正常且因此跳得越发强劲。

  专家呼吁:乳糜胸易误诊但可治愈,切勿轻易放弃胎儿

  7月3日,陈女士成功自然产下一名男婴,而宝宝也顺利经受了分娩的考验。出生后,小家伙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已完全能够自主呼吸。

  以往由于医疗水平欠发达,产检时如果发现胎儿有胸腔积液,医生通常会考虑到胎儿存活率较低或怀疑是先天性畸形,遂建议产妇引产。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乳糜胸患儿被治愈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未来也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因此,基层医务人员应当提高业务水平,广大孕产妇则要普及相关知识,切勿因为自发性乳糜胸等疾病轻易选择放弃胎儿。

[责任编辑:李寧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