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旅游资讯

知名作家走进“中国汞都”万山

2014-08-01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讯】中国知名作家贵州行报道组:湘黔交界、武陵山脉深处,“汞都”万山记录着中国工业兴衰的历史沧桑。这片“聚宝盆”曾作为工业重镇“红极一时”,却终因竭泽而渔掠夺开采而资源枯竭、汞尽城衰。“万山压顶、没有退路,唯有背水一战突出重围”,依靠“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民生保障托底”路径,万山危难境地寻找生机,开拓资源枯竭地区转型新路。31日,“品鉴贵州-中国知名作家贵州行”采风团来到“中国汞都”万山。

  万山一石助我中华

  “走进万山国家矿产地质公园, 是他这次贵州之行最意外的收获,堪称奇观”。中国作协全国委员,辽宁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邓刚表示。来到这里,犹如回到了当年汞矿开采的峥嵘岁月。在中国最艰难的年代,万山为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同时,万山的鼟锣文化艺术也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表演中,领奏者敲打大鼓指挥全场,正转敲,倒转敲,上下敲,腰间敲,在钹和锣的配合下,相辅相成,紧密有致。随着鼓棒的上下翻飞,鼓声时而像高山流水、清澈透明,令人心旷神怡,时而则像千军万马、排山倒海,令人情绪激昂,别有一番韵味。此时此刻,让人联想到到热火朝天的劳动的场景,甚至于弥漫着硝烟的战场,别有一番滋味。

  冰心研究会会长,冰心文学馆馆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炳根更是挥毫为万山题下“万山一石助我中华”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万山汞矿遗址是国内现存开采时间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汞矿重要遗址,是研究中国汞矿业史的珍贵实物资料。万山汞矿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在建国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万山汞是中国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尤其为偿还前苏联债务的主要物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锦绣万山的城市转型

  作为矿能资源大省,长期以来贵州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贵州铜仁万山的汞资源储量曾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是中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被称“中国汞都”。万山汞矿有着600多年历史,2002年因资源枯竭而全面关闭破产,2009年3月,万山因此被国家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1年11月,原铜仁地区撤地设市,万山改“特区”为“区”,被列为铜仁两城区之一。万山转型脱困就此进入新起点,由此开始了奋力的城市异地转型。2013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万山区专门作出了“用好国家扶持政策,加快推动转型可持续发展”等重要批示。同年,贵州省委、省政府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支撑万山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把万山作为贵州省工业重镇及承接东西部产业转移的重点。

  《文学自由谈》主编、著名散文家任芙康说,他小时候生活在矿区。对矿区有很深的感情。对万山这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成功转型,看到了希望。

  江西省作协主席、文联主席陈世旭难以掩饰激动的心情,为万山题下“锦绣万山”四个字。破茧重生,羽化成蝶,万山正突破发展的困境,走上一条蜕变转型重生之路。

[责任编辑:劉宇婷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