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新聞:

云陽“十二五”投入3.6億 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

2014-08-04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8月4日電:云陽縣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地带,是庫區人口大縣和財政窮縣。面對大山區、大農村的現狀,云陽縣“十二五”期間將投入資金3.6億元,重點推進八大工程,傾力改善全縣教育條件。

  八大工程主要包括學前教育推進工程、薄弱學校改造、農村初中改造、普通高中擴容、教师周轉宿舍、寄宿制學校改造、學生營養改善計划食堂改造、農村學校飲水工程等。其中,將整體推進高中教育、義務教育與學前教育辦學條件改善,改擴建校舍26.8萬平方米,全面消除D級危房,新建小學2所、幼兒園11所,實施高中擴容5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擴容114所,建成塑膠運動場31塊,建成達標寄宿制學校44所,建設教师周轉宿舍792套。

  在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的同時,云陽縣委、縣政府把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和資助困難學生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2010年秋季學期開始,云陽縣按每生每天2元的標准在重慶率先對海拔1000米以上46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7000余名學生實施“愛心午餐”。2011年春季開始擴大實施范圍,為海拔1000米以下所有村校學生免費蒸午飯、每周提供3盒牛奶,農村中心小學、九年制學校和初級中學每周提供2盒牛奶和1個雞蛋的營養計划。2012年春季開始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划,目前已覆蓋義務教育學校273 所,惠及學生8.6萬人。同時,落實學生資助經費3.06億元,近4年資助困難學生58萬人次,沒有一名學生因為貧困而失學。

  要改變山區落後面貌,實現教育大縣向教育強縣的戰略轉型,根本在于人口素質,核心在于教育質量。為此,云陽縣樹立了“抓教育就是抓第一資源”、“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經濟”理念。為破解教师總量不足、結構不優、年齡老化的瓶頸,從2012年起,云陽縣開始實施教师補充“三年計划”,即連續三年每年補充教师600人,共計補充教师1587名。其中,提前到大學招錄優秀應屆畢業生720名,面向社會公開招錄教师867名。同時,引進縣外優秀人才78名,為全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全縣在職教職工9453人,35歲及以下佔44.4%,本科以上學歷佔52.1%,市級骨干教师達100人,师資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升。

  近年來,云陽高考質量一年一個台階,讓更多的老百姓子女走出了大山,實現了大學夢想。2014年,云陽高考再創歷史新高,總上線10319人,上線率97.94%;本科上線5059人,上線率48.02%;重本上線1365人,上線率12.96%,有9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總上線、本科上線、重本上線人數與2010年比分別增加4386人、1891人、572人。老百姓子女每100人中有98人上大學、48人上本科、13人上重本,城鄉教育優質快速發展,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責任編輯:朱劍明 ]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點擊排行 更多>>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