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青春小说抢占大银幕 韩庚为新秀站台

2014-08-08
来源:香港商报

韩庚加盟青春小说电影《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

  【香港商报讯】(记者唐竟淳、实习记者高尚8日长沙电)把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是影视圈惯常的做法,而青春文学的影视化改编在近几年更是到达了新的顶峰。8日,在长沙大鱼文化举办的明星作者签售会上记者获悉,畅销青春文学新秀作家籽月历时五年写就的小说《夏有乔木雅望天堂》已由其亲自改编,并且由《致青春》团队将之搬上大银幕,韩庚等国际一线演员加盟,或许这将掀起又一轮青春小说抢占大荧幕的浪潮。

“新秀”用真挚的青春出品文字,感动读者。(图唐竟淳摄)

  小说销量30万=电影1亿票房

  “小说读者向电影观众的高转化率本身就是市场价值,调查证明销量30万的小说就能产生一亿的票房”,长沙大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莫峻介绍,畅销小说改编成电影有着先天优势,少了市场试水的过程,风险更低,而且制作营销上也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受众。

  据悉,2011年上映的电影《失恋33天》改编自同名小说,因小成本投入、票房却突破3亿而受到极大关注。随后,青春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模式演变为潮流。《致青春》创造7.26亿元票房神话。《小时代》系列更是狂揽13亿票房。

  然而,“影坛新秀”籽月却“固执”地认为自己的小说拍成电影并不完全属于“粉丝电影“。“我的读者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他们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观众,但毕竟我是新人,与韩寒、郭敬明的粉丝经济效应相差很大。”籽月强调,值得被拍成电影的青春小说除了畅销之外,“更重要的是作品的故事足够精彩,能令观众产生共鸣。“

青春小说引发青少年热捧

  作家向编剧转变“没那么简单”

  “畅销小说原作者担任编剧,会提高观众的期待值,制造话题性,这对于电影来说是一种附加价值。”职业策划人烟罗透露。早前,作家大多喜欢卖出作品的影视改编版权,由业内专职编剧改编剧本。不过,现在大家更愿意为自己的“儿女”亲自做嫁衣:电影《手机》编剧刘震云、《金陵十三钗》编剧严歌苓,都是著名作家改编自己小说的成功案例。因33篇“睡前故事”在微博上红极一时的作家张嘉佳也将与王家卫合作将其中一篇《摆渡人》改编成电影。

  此外,热映影视剧编剧的稿酬已经远高于文学作品的稿费。

  “把作品交给别人改编,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被别人领去养了两天,但是送回来的时候什么样就没有保证了,缺胳膊短腿也有可能,茁壮成长也有可能,只能看运气了。”作坛泰斗金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畅销书作家“客串”编剧有名利双收的好处,但作家更担心自己的心血被毁。

  籽月对此深有同感。“投资商、导演甚至演员都有自己对剧本的诉求,而我则希望小说的精华部分能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另外,电影主演的选择也必须符合我对人物形象的设定!”籽月的想法在此次的合作中,得到了片方的尊重。她对于韩庚等人的加盟也甚是满意。

[责任编辑:李寧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