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重庆大轰炸的奥斯卡获奖纪录片《苦干》问世73年后首次在中国现身 ●由美籍华人策划资助拍摄,真实再现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中的英雄气魄
日军侵华暴行最新铁证现身重庆
警报尖利,预警红球升起,天边一片密密麻麻的白点——是日军飞机!370多架次,三架一组,三组一队,直抵重庆上空。半小时内,200吨炸弹、燃烧弹呼啸着倾泻而下,山城浓烟滚滚,火焰冲天,血肉横飞,家园化为废墟。幸存的民众,穿过残垣断壁,迎着满城大火,坚毅从容,奋力抢救。
这是1940年8月19日,日军飞机轰炸中国战时首都重庆城区时,美国记者雷伊·斯科特冒着生命危险,在长江南岸美国大使馆拍摄的震撼画面。影片场面真实惨烈,原声原色撼人心扉。
今年7月28日,这部名叫《苦干》的彩色电影纪录片问世73年后,于日本投降纪念日前夕,在重庆首次与中国抗战研究学者见面。
抗战爆发后,在美籍华人艺术家李灵爱女士策划和资助下,斯科特4年里四赴中国拍片,行程3万多里,拍下了战火中的上海、南京、重庆等地,记录了数百万难民流离失所的惨景,展现了中国人民直面强敌的坚定、从容、坚韧和勇气。片名即主题“在艰苦受难中的英雄气魄”。
1941年元旦,美国总统罗斯福观看了影片,原本只看20分钟,但在电影开始后,他取消别的活动看完全片。后来,他还手书卷轴赠予重庆,赞赏重庆市民“坚毅镇定、英勇不屈”。该片在纽约首映,引起国际社会惊叹,《纽约时报》称“(重庆大轰炸)这样肆无忌惮的恐怖场面所带来的痛苦,甚至超过伦敦大轰炸”。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称之为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挣扎并获得新生的故事”。影片让美国人深入了解了当时中国正在单独抵抗日本侵略,很多人伸出援手,一些美国青年报名参加飞虎队投入中国抗战。
1942年,该片被授予第14届奥斯卡纪录片特别奖。此后却消失。
60多年后,美籍华人电影制片人罗宾龙女士,决定追寻并还原这段历史,拍摄纪录片《寻找<苦干>》。
日前,罗宾龙携《苦干》到渝参加学术研讨会。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勇等专家观看后认为,这是迄今为止西方人拍摄的记录重庆大轰炸时间最准确,史实最完整,内容最翔实,画面最震撼的电影资料,是揭露日军暴行最原始最真实最客观的新铁证;是我国继德国人约翰·拉贝的《拉贝日记》、美籍华人张纯茹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之后又一重大发现。 (记者 张红梅 匡丽娜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