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人畜飲水最困難地區50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完成7.4萬口山坪塘整治。22件民生實事中,與水利相關的就佔2件。任務出台至今,已過去1年,到底有多少居民從中受益?
24日下午,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召開專題詢問。針對農村飲水安全和山坪塘整治情況,11位常委會組成人員和2位市人大代表頻頻發問,看相關政府部門如何“交底”。
問:2件民生實事進展情況如何?
答:已解決287.6萬人喝水問題,整治山坪塘43027口
會上,市水利局局長王愛祖算起一筆賬。針對農村飲水安全,去年,全市完成投資14.1億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964處、分散供水工程2054處,解決了201.9萬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今年1至8月,又完成投資11億元,開工供水工程2648處,完工1214處,帮助85.7萬農村居民喝上放心水。兩項相加,共惠及287.6萬人。
針對山坪塘整治,去年,全市完成投資8.08億元,完成整治1萬口。今年1至8月,又完成投資24.2億元,開工41618口、完工33027口。算起來,完成整治的共有43027口。
問:紅層找水、岩溶找水實施情況?
答:兩個項目已建成供水井6萬余口,可惠及38萬余人
在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中,市國土房管局承擔的任務是通過紅層找水和岩溶找水,解決6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據市國土房管局副局長周時洪介紹,紅層找水方面,去年,全市已打井25351口。今年將繼續打井10萬口,其中4萬口現已完成,等待驗收。兩項相加,可帮助約32.7萬人化解喝水難問題。
岩溶找水方面,截至去年底,全市已建成供水井27口井,今年計划打井32口。加上此前修建的,目前,全市岩溶找水已成井38口,預計可解決6萬人的飲水問題。
問:在農村,什麼樣的飲水才算安全?
答:需考慮水質、水量等4項指標
提到農村飲水安全,不少市民會立馬聯想水質。會上,市水利局局長王愛祖表示,其實,農村飲水安全涵蓋了水質、水量、方便程度、保證率4項指標。
水量方面,每人每天獲得的水量應為40-130L/(人•天)。水質方面,日供水規模100 m3以上的供水工程,需達到常規42項指標。規模100 m3以下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及分散式供水工程,需達到常規9項指標。
方便程度方面,集中式供水工程需供水到戶,農村學校的供水工程應供水入校。至于保證率,集中式供水工程應不低于95%,其他小型供水工程或嚴重缺水地區應不低于90%。
問:農村飲水水價高,能否降低?
答:會考慮由區縣政府給予適度補貼
由于農村居民居住分散,飲水工程管線長等原因,造成供水成本較高。成本高了,水價也相應提升,讓部分村民感歎“喝不起”。
水價能不能降下來?市物價局副局長楊治凡表示,目前,市物價局正與市水利局進行調研,爭取盡快出台一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價的指導性意見,規范農村飲水水價。
市財政局副局長祝輕舟也表示,市財政局或將結合各區縣的財政情況、供水成本等因素,建立補助機制,由區縣政府主導,因地制宜地對水價給予適度補貼。
問:針對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十三五”有何規划?
答:片區城鄉集中供水工程同網、同質、同價
針對“十三五”期間的發展規划,市發改委副主任楊樹海表示,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方面,我市將采取“城鄉供水一體化”思路。在一個區縣內划分若干片區,對各片區內的城鄉供水工程建設、運行維護、水質檢測等進行建設和統一管理。
同時,加快水價改革。按照“成本+折舊+合理利潤”的方式,核定水價,在一個區縣或在一個供區范圍內,實現城鄉集中供水工程同網、同質、同價。 (記者 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