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捡了好几斤野山菌,你们喜欢,就带点回去吧!”不久前,见几位从重庆慕名来到忠县望水古镇游玩的客人找不到地方吃饭,古镇村民冯光英不仅热情地张罗了一桌免费农家菜,还大方地将一些新鲜的野山菌塞到客人包里。
冯光英生活的望水古镇位于忠县新生镇钟坝村海拔900米的大山上,因其可望长江之水而得名“望水”。站在望水古镇极目远眺,长江南岸的方斗山历历在目;低头俯瞰长江,宛如翠绿飘带的丰都高家镇及忠县县城尽收眼底。
“两千多年前,望水古镇就是一条茶马古道的驿站。”村支书王长林告诉记者,那时,古镇上家家户户都经商,非常繁荣。如今,尽管古镇已经没落,但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旧宅依然矗立,古镇上的居民至今仍保持着淳朴的民俗与民风。
纯正的老街
这里曾是繁华的古驿站,至今保存着65栋百年老宅
一条500多米长的高山老街,何以成为忠县名噪一时的茶马古镇呢?
“古时候,从楚地进入巴蜀有两条路,一条是沿江进入的水路,一条是经望水古道进入的旱路。加之钟坝村盛产盐巴和茶叶,这里就成为官宦商贾、骡马挑夫的驿道。”王长林介绍,特别是从明清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望水古镇商贾云集、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佛道儒家弟子会聚于此。因此,这里成为忠县最兴旺的集镇之一。
记者看到,望水古镇修建在三面临空的山崖上,一条500米长的石板街从东向西蜿蜒逶迤,街道两边错落有致地坐落着65栋明清风格民居。尽管经过上百年的风雨侵蚀,但是大部分穿斗式木瓦屋结构的四合院、古镇商铺式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就连那些装饰门窗上的花鸟人物仍旧栩栩如生。
这一切,也默默地证明着它曾经的繁华。
60岁的陈玲梅居住在望水古镇最大的一个四合院里。“我家这个两层四合院有400多年的历史。”她听祖辈说,这个诺大的四合院仅用一棵大树的木料做成,好几辈人在里面开过客栈,至今仍非常坚固。
“这条街上原本有300多人,家家户户都有诚信经商的传统,不过,现在只有我们50多个老小留守在家。”陈玲梅说,古镇繁华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来,道路交通日益发达,这里逐渐没落后,村民才弃商外出务工,“等到过年团圆时,这条街就热闹起来了。”
淳朴的民风
这里的村民夜不闭户,这里的商店可以年底结账
如今,生活在宁静大山里的古镇村民远离世俗喧嚣,仍旧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耕传统。邻里间不分彼此、互帮互助,至今,都保留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传统。
“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没什么需要防备的。你看我家的大门,连锁都没有!”冯光荣说,即便大门有锁的,也经常昼夜不锁门,几十年来,她没有听说谁家发生过偷盗事件。
不仅如此,这里还保持着买货赊账、年底结账的传统。
最后一位在古镇坚守经商的,是古稀老人邓昌明。不过,他家商店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方便那些留守古镇的村民。“生意非常萧条,除去成本,没多少利润。”邓昌明说,以一件啤酒为例,每箱进价是43元,请货车从县里运上来后,卖出去是45元。
“可是,假如他的店也关门了,古镇老人要租车到镇上采购,很不方便。”王长林说。几十年来,古镇居民一直很讲诚信,每年的赊账没有一笔赖账。
同样在默默坚守的,还有租住在古镇上的乡村医生田治国。跟邓昌明的小商店相比,他的病人大多是赊账,欠下的金额更大,“我三两天就要上门给慢性病老人看病,他们每年的赊账达好几千元。”
“田医生救了这条街上好几个人的命,我们少了他可不行!”冯光荣告诉记者,她丈夫陈宗寿曾患重病送大医院救治,却因病情严重被劝退回家休养。没想到经过田治国的医治调养,陈宗寿的身体竟慢慢好了起来。
田治国也从没想过要走,他知道古镇上不能没有医生,他也不想离开这帮淳朴的村民。
淳真的愿望
打造乡村游景点,再现往日繁荣景象
坐落在群山之间的望水古镇风景旖旎,与天池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遥相呼应,山下还有一个正待开采的天然硫磺温泉。近两年,周边村民们还在山坡上种植了上千亩猕猴桃、核桃、柿子。
看着外面的世界越来越好,古镇村民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愿:望水古镇能够再现往日繁荣景象。去年6月,王长林给村民送来一个大喜讯:望水古镇成功入选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今年初,忠县开始投入100万元资金对望水古镇进行整体打造。目前,古镇消防设施、基层设施、停车场等建设即将动工。
“以后,我要开一家客栈,将古镇传统的民俗展现给游客。”祖辈世代经商的秦初东对记者说,古镇居民至今保留着做望水茶、石磨豆腐等传统美食的手艺,一旦这里人气旺了,他还要把自家做的茶叶、对米粑等卖给游客。
对此,忠县建委主任李彬认为:“望水古镇、吊钟坝温泉、天池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可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金三角’旅游景区,可以打造出一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不过,作为传统古村落的整体,保护老房子与保护好民风一样重要。”李彬说,现在,那些原汁原味的风光与民俗是游客最向往的地方,望水古镇的发展光靠百年老宅支撑还不够,关键还要保护好古镇村民的淳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