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福建 > 商报专稿

福建自貿區要大膽試、大膽創 加速開放 倒逼深化改革

2014-11-25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訊記者許國璽、實習記者鄭靜秋報道: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經驗復制推廣節點,國家推出第二批自貿區的消息不斷傳出。中國新一輪開放程度更大的貿易窗口正漸漸打開,大力快速推動自貿區的建設,也蘊含著通過“再開放”來倒逼中國國內改革紅利的出現,通過改革紅利的釋放來維持中國各方面的可持續發展。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8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應記者關于天津、廣東、福建自貿區即將獲批問題時表示,商務部將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選擇一些地區開展自貿區試點。

  10月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強調,對上海自貿區取得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能在其他地區推廣的要盡快推廣,能在全國推廣的要推廣到全國。從目前來看,天津、廣東、福建是最有可能獲批的,天津自貿區發展立足東亞,廣東自貿區著眼于中國港澳、南亞,而福建自貿區應該主要針對中國臺灣,三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特色。

  福建省委書記尤權指出,福建在對外開放尤其是閩臺合作方面有巨大潛力,也有獨特優勢。特別是閩臺合作,有很多方面可以優勢互補。如何進一步推動閩臺合作,關鍵就是要營造一個好的互利共贏的開放環境。

  福建作為中國對臺戰略的重要省份,不甘落后。上海自貿區獲批后,福建當地學者和媒體先后拋出了“廈門自貿區”、“平潭自由港”、“海西自貿區”等構想和方案。作為福建省政府層面,也一直也在結合學者積極申報推動自貿區,以分享改革紅利,經過權衡和兼顧各地方的利益,最后正式向商務部呈交“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方案。

  18日,福州自貿區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福州市委書記楊岳表示,自貿區建設要找準定位,突出區域特色,要以兩岸經貿合作為核心,發揮福州獨特的對臺優勢,加強對臺投資、貿易、航空、金融、旅游、農業等方面的先行先試。

  上海獲批自貿區后,廈門就積極申報自貿園區,提出了“立足綜改、借鑒上海、對接臺灣、敢行敢試”的改革思路,想以此對應臺灣地區正在規劃建設的以“六海一空”為核心的自由經濟示范區。該方案獲得了國家相關部委的支持。廈門自貿區方案于2013年12月12日經由福建省委、省政府上報至國務院。

  上海自貿區只有28.8平方公里,而計劃中的福建自貿區僅平潭就392.92平方公里,加上廈門的150平方公里及福州新區11平方公里,是所有申報的自貿區中面積跨度最大的。中央會批復嗎?如今各方都有不同的意見。目前有專家表示,自貿區有足夠的區域空間,采納容納多種多樣的企業和產業,自貿區的發展成效才能更好。“自貿區”如果只在傳統的減免關稅層面運作,很難有大的作為。

  從福建的角度來說,全省整體的范圍都成為自貿區,有了區域規模,才能容納更多的企業,從四個層面(貨貿自由化、服貿自由化、產投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努力,這樣福建的經濟就能上一個新的臺階,而且通過經濟聯系能夠帶動周邊區域協同發展,并更好地與臺灣產業經濟對接合作,促進閩臺融合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福建省政府提出,由福建省統一申報。早在去年12月12日,廈門就已上報廈門自貿園區方案,該方案包括廈門本島以及島外的海滄保稅港區和大嶝島,面積大約150平方公里。除了廈門,福建其他城市也在積極申報自貿區。今年1月福州市兩會期間,就提出與平潭聯合申報自貿區的構想。

  今年2月,廈門撤回了原有的方案。撤回方案后,5月,福建省商務廳再次上報的新的方案,新方案中,不僅包括了廈門、平潭和福州,還加入了泉州的一部分。作為福建自貿區的新成員,泉州出口加工區、泉州臺商投資區有望納入自貿區范圍。作為對臺合作的前沿,泉州在吸引臺灣人才和資金方面具有天然和無可替代的優勢。

  福建先行先試,搶先取得開放制高點

  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深化發展,經貿活動自由化已提上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議事日程。建設自由經貿區有助于推進中國大陸經貿活動自由化、經濟體制國際化、產業結構服務化、區域發展協同化。

  根據福建省商務廳上報的申請方案,自貿區暫定名為中國(福建)自由貿易園區,范圍涉及廈門、平潭、福州、泉州四地,在功能定位上各有分工,其中,福州探索全方位開放、積累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廈門立足于現代服務業等新型業態,平潭綜合實驗區重在對臺,泉州定位生產性服務業合作。

  自貿區不僅意味著不僅在產業、稅收等政策上面放的更開,而且還將會獲得國家更充分的簡政放權,甚至存在“洼地”。據了解,目前包括泉州、平潭在內的多地已參照上海自貿區經驗開展先行先試,例如,泉州海關已在泉州出口加工區實施“區內自行運輸”“保稅展示交易”“簡化統一進出境備案清單”“批次進出、集中申報”“集中匯總納稅”“簡化無紙通關隨附單證”等六項制度。

  平潭綜合實驗區位于福建東南沿海,是大陸距臺灣本島最近的地區,目前擁有臺資企業261家。在實施“一線放寬、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的對臺優惠政策模式基礎上,福州海關將在平潭綜合實驗區全面復制推廣上海自貿區的創新機制,實施“批次進出、集中申報”和“先進區、后報關”、保稅展示交易、內銷選擇性征稅、智能化卡口驗放等制度,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

  日前,福州市市長楊益民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中表示,福建、廣東、天津自貿區有望近期獲批,中央不會再給特殊優惠政策,地方有關政策結合當地實際自行探索,福建的福州、平潭、廈門、泉州在“一區多園”中將扮演各自不同的角色,福州自貿區要積極借鑒上海自貿區以及國際成功經驗和普遍做法,充分挖掘福州的特色優勢,大膽闖,大膽試,并結合國際自貿區模式探索適合當地發展的運營新模式。

  福建潛力巨大 借勢揚帆起航

  福建既有生態、臺港澳僑、海洋、民營經濟等歷史文化與自然地緣的獨特優勢,也有中央賦予的“三規劃兩方案”等政策優勢。這些優勢,是發展的潛力,也是進一步挖掘空間、提升競爭力的一張張“好牌”。把“好牌”打成“好局”,需要我們抓住全面深化改革這一良好機遇,下大功夫,將這些優勢在更大程度、更高層次上轉化為現實優勢,使其成為發展的內生動力與核心競爭力。

  福建省委九屆十次全會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若干領域走在全國改革前列,若干區域成為全國改革“排頭兵”和“試驗田”,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把福建建設成為富有創造力、充滿活力的先行省份。在全面貫徹中央改革部署過程中,要充分體現福建特色,必須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把福建的潛力和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必須堅持先行先試、大膽創新,把福建真正打造成為全國綜合改革試驗區。

  回顧35年的改革開放歷程,福建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做法,探索了許多新鮮的經驗,如廈門特區建設的“特區速度”、國有企業的“松綁放權”、民營經濟的“晉江模式”、林權制度改革、機關效能建設等,這些都是在全國率先推行的改革措施,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二批自貿區最終名單尚未確定,福建自貿區同樣還在等待中央的最后批復。根據現階段工作部署,福建正在努力為自貿區培養外部環境,例如著力提升外資效益,加快改革,完善涉外投資體制機制,優化投資環境,依托特區、 各類開發區等載體平臺,吸引“海絲”沿線國家企業以增資擴產、股權并購、綠地投資等方式到福建投資興業。其次,積極擴大雙向貿易,爭取福建與東盟貿易往來 在1億美元以上,尚未實現零關稅的8類大宗商品列入降稅安排;以及大力發展海洋合作等。

  建立自貿區 將成福建經濟新增長極

  建立自貿區,不但能滿足“一區多園”,還能對整個福建經濟和體制改革產生巨大的推動力。自貿園區作為新時期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新高地,是福建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的新載體,倘若能以自貿園區為新抓手,全面拓展與“海絲”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將有利于帶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

  福建省副省長鄭曉松稱,自貿園區是福建省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的新載體,福建應以自貿園區為新抓手,全面拓展與“海絲”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探索新途徑。

  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比較優勢差異明顯,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大,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普遍處于經濟上升期,蘊藏巨大商機。福建省是“海絲”的重要起點和發祥地,與“海絲”沿線國家歷史淵源深厚,人文優勢突出,合作基礎扎實。我們要抓住中央支持福建加快發展的機遇,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企業為主體,以東南亞為重點,積極擴大雙向投資、雙向貿易、海洋合作,加快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貿合作的前沿平臺。

  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國家發展戰略布局中,福建擁有巨大的潛力和現實優勢,福建的優勢:一是僑鄉的優勢,福建省是東盟華僑的主要祖籍地,經濟發展與發揮僑的優勢分不開;二是海洋文化優勢,這是福建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績,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動力;三是福建與東盟的經貿交流合作快速增長的優勢。福建省的潛力:一是福建省生態旅游前景廣闊,福建與東盟合作發展旅游產業的潛力很大;二是福建省民營經濟發達,制造業與東盟國家的產業可優勢互補,合作雙贏的潛力很大;三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文化交流潛力很大;四是建設海洋強省。福建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明鄭和七下西洋多次從福建省經過,第五次下西洋在泉州停留。福建與東盟的海洋經濟開發與合作潛力很大。

  發展存在短板 亟需“先行先試”的專業隊伍

  記者多年在福建采訪,在采訪中了解到,福建本地的企業家、經濟學者、臺灣企業老板,對福建獲批自貿區并不是太看好,當記者問及原因時?他們很多人認為:福建不是缺政策、福建缺的是投資的環境及一批能用好福建“先行先試”的專業隊伍。

  尤其一些臺灣企業家,到過大陸很多地區投資,他們很敏銳的發現福建部分官員和公務員,缺乏像廣東、浙江、上海和江蘇等發達地區的行政水準和專業度,包括在國家政策的解讀和認識上面,總體思想意識較為保守和落后。盡管,這似乎是和自貿區沒什么直接關系,但它代表了投資者對于福建的觀感和信心。一位臺灣企業家說得很直接,國家給予的政策再好、再多,如果沒有配套的公務員執行團隊,再好的政策到最后也會大打折扣,而且很多會被政策給捆綁住。現在福建唯有擁有了一只過硬的隊伍,才能把福建的“先行先試”的政策用的好,做到“放得開”與“防得住”。

  當年,國家給予了廣東和福建相同的開放政策,很顯然廣東更能體現“先行先試”,即便是對臺招商工作,浙江、江蘇和上海都表現得更加突出,這些也確實需要福建反思和借鑒。

  福建機遇仍在對臺優勢

  福建作為中國重要的對臺交流省份,在整體的區域經濟格局中,中央對福建賦予了新的任務和角色——到了2020年,福建經濟總量將超過臺灣。福建現時與全國一樣,正處于“三期疊加”的時期,經濟發展面臨一定壓力。所謂“三期”,一是經濟增速的“換檔期”;二是經濟結構的調整期,主要是壓縮過剩產能;三是經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如今改革動力不斷衰竭,再次面臨艱難的十字路口,以開放倒逼改革正是福建發展的新動力。

  如何把福建的潛力和優勢變成現實的競爭力?尤權早前已做出表示,福建省委已全面部署了到2020年要完成的16個方面66項改革任務。其中,今年將確定完成14個領域的44項任務。尤權認為,營造一個公平、高效、充滿活力的市場環境,是改革的首要任務。在他看來,應該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讓要素資源在經濟領域中合理流動,讓市場更具投資吸引力。

  1979年,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廣東、福建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并決定在深圳、珠海、廈門、汕頭試辦經濟特區,福建省和廣東省成為全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然而,福建作為沿海地區山地最多、平原最少的省份,無論是自然地理還是經濟基礎條件,在沿海各省份中算是較差的。再加上過去臺海關系緊張的緣故,福建的發展一度受到不少制約。

  近年來隨著兩岸經貿交流的日益深入,地處對臺前沿的福建經濟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福建省對外開放由點及面、由淺入深、從沿海到山區不斷推進。這幾年福建經濟增速在沿海主要省份僅次于天津,位居沿海第二。今年前三季度福建GDP增長9.5%,明顯高于廣東及江浙等省份。

  有專家提出,臺灣有一個“自由經濟示范區”,大陸也建立一個“福建自貿區”,就有利于和它實現對接合作。這兩個自由經濟區可以相互給對方一些更加開放的政策,也可能存在競爭,競爭與合作并存。福建自貿區的設想倘若能夠實現,它的功能定位更為廣泛,除了深化改革開放的試點之外,還肩負著促進海峽兩岸經濟融合、和平發展的重任。

  日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福建習近平指出,福建近20年來的迅速發展,得益于改革開放。福建今后的發展,既要具有世界眼光,又要注意從國家發展的全局找準自己的位置,體現出福建的特色。視察平潭綜合實驗區,同部分臺資企業負責人交談,臨別叮囑:“實驗區是全國獨創,要繼續探索。”

  中國正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全方位的開放新格局初顯輪廓,這不僅有利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開放紅利,同時也將為相關地區乃至世界經濟增添新的發展動力。

  在新一輪改革大潮中,用足用好中央賦予的先行先試優惠政策,充分發揮各種優勢,充分挖掘潛力,積極開拓空間,福建省發展方能取得新突破、積累新經驗,實現后發趕超、科學跨越。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