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福建 > 商报专稿

福建:搶抓機遇 逆勢而上

2014-11-25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訊記者許國璽 鄔眉、李昌杰、鄭靜秋報道:福建長期扮演對臺前沿的角色,改革開放以前,國家在福建基本沒有布置大的工業項目,國家投資歷史欠賬太多,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福建考察時指出:“福建是我的第二故鄉”,“中央支持福建進一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希望福建抓住機遇,著力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努力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曾在福建工作長達17年半的習近平再返福建,令外界對福建的發展充滿想象空間、對未來福建的發展頗為期待。

  近段時間,資本市場上,“福建板塊”特別搶眼,先是一則福建自貿區有望與廣東、天津自貿區一起獲批的新聞,引發了廈門國貿等福建板塊股票大漲,其后就是“習近平福建考察”效應的顯現。連日來,福建自貿區概念股飆漲,土地價值提升、貿易物流發展成為自貿區概念炒作的兩條投資主線。

  今年以來,受外部環境收縮和內部經營成本上升等因素共同作用,福建經濟下行壓力也不斷加大。面對各種不利局面,福建省委省政府抓住關鍵,突破重點,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的政策措施,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重點抓好重大項目、抓好基礎設施、抓好要素保障,強化“龍頭”帶動促進結構調整。在國家戰略中的福建如何把握發展,日前尤權書記表示:福建只有搶抓機遇、用好機遇,將潛在優勢變成現實優勢,在產業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上邁出新步伐,保持較快而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速度,增大總量,壯大實力。

  龍巖機械逆風飛揚穩步發展

  逆風飛揚,是龍巖機械企業呈現出的頑強姿態。今年,龍巖機械企業通過加強內部管理、科技創新、開拓市場等多項舉措苦練“內功”,提升自我,初步形成工程機械、環保設備、汽車制造業三大產業集群。今年1—9月,全市規模以上機械產業實現產值219.7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4%。這在全國機械行業整體下行的宏觀背景下,顯得彌足珍貴,為龍巖機械產業發展增添了一抹耀眼的亮色,更是為第五屆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獻上了一份厚禮。

  龍巖是福建規劃建設的三大汽車產業基地之一,是福建載貨車和專用車門類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制造基地。汽車產業也是龍巖重點打造千億級機械產業的核心產業集群之一。

  作為龍巖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的領頭羊,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企劃部部長歐賢東表示,雖然受國內外復雜經濟形勢和國家宏觀調控雙重影響,工程機械行業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持續下滑,但龍工穩中有進,在銷售收入、凈利潤、經營性現金流等方面的表現均大幅優于國內同行,全球工程機械行業排行也穩定在25位之前。

  作為龍巖機械產業集群的龍頭企業,龍凈、龍工、新龍馬等發展勢頭持續升溫,為龍巖機械產業的發展注入了一股強心劑。按照“龍頭企業-產業鏈條-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路子,龍巖向“十二五”末實現工程機械產業年產值破千億加速前進。

  據了解,本屆大會擬上臺簽約項目55項,總投資43.45億美元;其中涉臺項目8個,總投資1.2億美元。所上臺簽約的項目主要特點為投資規模較大,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13個,且簽約項目以機械制造、光電、化工、紡織等生產性項目為主。

  中共龍巖市委書記梁建勇在在接受記者采訪中表示,“希望和海內外的客商一起,把‘好牌’打成‘好局’,把‘好局’打成‘勝局’。”

  龍頭企業帶動工程機械走出低谷

  以龍工為龍頭的工程機械產業是龍巖最具發展基礎的優勢產業。按照“龍頭企業—產業鏈條—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路子,龍巖依托龍工等龍頭企業擴大生產規模、通過技術改造提升大項目,通過產業鏈延伸、產業關鍵技術研發等途徑,推進工程機械產業集聚發展。

  龍工集團是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第24強,裝載機產銷量居國內第一。為進一步發揮龍工在工程機械行業的引領作用,培育發展工程機械零部件配套企業,提高龍巖工程機械零部件的生產制造水平,形成比較完整的工程機械制造產業鏈,龍巖在高新園區設立了龍工配件工業園,以培植一批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機械裝備企業,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基地。

  在龍工的帶動下,龍巖工程機械產業快速發展,海博工程機械、津虎油缸、海特叉車等一批工程機械及配件生產企業迅速成長起來,并在國內外市場擁有一定的占有率。今年以來,面對整體機械行業的不景氣,以龍工為首的龍巖工程機械各企業正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業務,創新產品銷售渠道。同時,加大科研投入,尋求品牌合作,實現從單一的產品制造向研發“一機多能,一機多用,節能降耗,低碳環保”的高品質自主產品過渡。據統計,龍工龍巖基地今年前三季度完成產值26.85億元,同比增長68%;出口額7650萬美元,同比增長46.9%,這表明龍巖工程機械行業正從困境中逐步走出。

  此外,以發展機械裝備為主導的廈門龍巖山海協作經濟區亦開始動工建設,龍雁新區首期600畝的啟動區已完成了土地平整工作。龍雁新區管委會主任蘇建華告訴記者,今年“9·8”投洽會期間,經濟區招商推介會吸引了50家意向意向企業參與,其中9家企業與經濟區簽約,意向投資總額達64.5億元。

  民企逆勢而上抱團發展

  面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等困難,福建省民企探索出“走出去”發展、創新驅動發展、借助電子商務創新商業模式、孵化中小企業、提升品牌價值、引進高層次人才、抱團發展等逆勢增長的做法,成為福建省經濟發展新亮點。

  福建省大中型制造企業通過與海外合作伙伴資源對接,實施“走出去”戰略。據福建調查總隊對我省762家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企業調查顯示,91.2%的企業去年通過“走出去”取得良好業績。如,福耀集團堅持走“立足福建-跳出福建-海外基地-轉型升級”路徑,借助在海外的基地獲取大量訂單,2011年至今對外投資達6億美元。恒安集團與IBM合作,運用IBM的大數據改善供應鏈,上半年國際業績近121億港元,同比增長16.2%。

  創新驅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少傳統制造企業實施“差異化”戰略,走出一條“立足傳統產業-工藝和產品升級-創新創意升級”的路子。如,安踏集團有國內體育用品行業唯一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40多項專利技術,上半年營業收入41.2億元,同比增長22.4%,成為國內體育用品行業率先實現營收轉正的上市企業。安踏體育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認為,這主要歸功于從“品牌批發”向“品牌零售”的戰略轉型。今年安踏毛利率的上升,很大一部分來自新產品的貢獻。“過去安踏的產品研發費用只占銷售成本的百分之一點多,今年上半年達到百分之四點多,近1億元人民幣。”

  形成合力抱團發展,廈門在打造特區經濟升級版中提出發展目標,力爭到2018年進入中國500強企業超過6家,營收超過100億元的龍頭企業超過30家。然而,在“2014年中國民營500強企業”榜單中,福建共有10家民企上榜,但廈企無一上榜。為破解這一困局,日前在廈門總商會成立110周年之際成立廈門市民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改變之前模式,力爭將通過聯合投資,對接廈門重大經營性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及產業轉型升級項目,參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造。

  此外,福建省不少民企通過提升品牌影響力、引進高層次人才,為發展注入動力。如,萬利達集團今年收購廈華品牌和研發團隊,研發出IFP交互式職能一體機新產品;推出股權激勵制度,每家子公司針對核心優秀員工實施20%至30%的股權激勵,為公司逆勢增長提供了人才支撐。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