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旅游改革大手笔 旅游大省迈旅游强省
---共建20个大景区 接待游客达到3.6亿人次
【香港商报讯】记者陈文智 陈宏岩报道:12月1日,甘肃省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培训班开班大会,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公司首席顾问刘锋博士,安徽省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王国银、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正高级工程师陶雪松就甘肃旅游业改革发展作了专题辅导报告。副省长李荣灿主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司令左凯少将出席会议。据了解,甘肃省将启动多项改革举措,实施六大旅游工程,把甘肃建成丝绸之路上的黄金旅游带和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计划到2020年全省接待游客达到3.6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500亿元。
【目标以及改革举措】
直接就业人数2020年达百万人以上
据悉,甘肃省确立今后几年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大景区建设为载体,强化旅游与文化等产业融合,推动旅游资源由多头管理、粗放开发向统筹整合、集约开发转变,推动旅游产品由传统游览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推动旅游服务由低层次、单一化向精细化、差异化优质服务转变,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转型升级。到2020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万人以上。
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
重点支持大景区开发
今后,甘肃省将以全省规划建设的20个大景区为重点,积极推进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各市(州)政府在现有管理机构的基础上,严格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整合组建大景区管理委员会,对景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科学管理,统筹开展景区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等工作。大景区管理委员会整合景区内林业、水利、文物等各类资源,按照分类管理要求,调动属地单位保护、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同时,设立省级旅游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大景区开发、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和旅游商品开发。
今后甘肃省将率先在敦煌市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在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景区、导游管理、旅游项目审批、规划管理等方面享有市(州)一级的旅游管理权限。支持敦煌开展低空飞行等特许旅游经营项目。加快敦煌国际航空口岸建设,争取旅游团过境免签政策及出入境免税和离境购物退税政策。同时推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周边省区旅游业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建、线路互联、节会互参、市场互动。推动建立“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合作联盟”,在中亚五国逐步设立商贸旅游代办机构,支持中西亚国家旅游机构在甘肃设立办事处、代表处,促进交流合作。
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
同时,甘肃省将打破区域限制和行业隐形壁垒,鼓励支持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引进国内外品牌旅行社、旅游饭店、景区管理公司、航空公司、汽车租赁公司,在全省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鼓励发展和引进旅游策划营销、装备制造、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演艺、旅游培训、户外运动等专业旅游经营机构,扶持发展旅游餐饮、旅游客栈、休闲农庄、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客运、游乐场所等特色中小微型旅游企业。
会议现场
【产业转型实施六大工程】
旅游发展环境优化工程:分段开发黄河水运旅游线路
甘肃省将加快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完善旅游交通运输规划,打造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规划省内高速公路线路时,最大程度靠近大景区并为其预留出口;在旅游旺季增开省内外旅游城市之间的旅游列车,优先办理旅游团队火车票预定,鼓励对旅游团队火车票价实行优惠政策。“十三五”期间,实现4A级及以上景区与依托城镇之间、景区连接高速公路之间二级以上公路贯通,新建或新改造通往大景区道路实现一级以上公路贯通。推进黄河风情线和黄河旅游航道建设,分段开发临夏—兰州—白银黄河水运旅游线路。
大景区建设工程:统筹规划、分步建设20个大景区
今年起,在全省范围内选择旅游资源特色独具、优势鲜明、基础较好的景区,统筹规划、分步建设20个大景区,在各市(州)布局建成30个精品景区,在县(市、区)布局建成50个特色景区。到2017年,率先初步建成百里黄河风情线—锦绣丝路园、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崆峒山、嘉峪关、麦积山、张掖丹霞、黄河三峡、敦煌阳关—玉门关等8个大景区;到2020年,建成大云寺—王母宫、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松鸣岩—古动物化石地质公园、马踏飞燕、紫金花城—神秘骊靬、黄河石林、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红色南梁、官鹅沟、渭河源、冶力关、兴隆山等12个大景区。
刘锋博士
旅游发展空间拓展工程:力争建成20个标准化自驾游基地
全省规划建设20个文化旅游园区,鼓励各类专业艺术院团在大景区及旅游城市创演高水准专业剧目,实现4A级以上景区和有条件的星级饭店有演艺团队和专场演出,重点旅游城市和大景区驻场演出常态化;全省统一规划自驾游基地、户外活动营地、旅居全挂车营地和露营地、汽车旅馆建设,加快针对散客、自驾游市场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一设计自驾游基地(营地)标志,到2020年力争建成20个标准化自驾游基地(营地);着力建设15个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深入挖掘南梁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策划打造华池“红色南梁”、两当“播撒火种”、腊子口“攻克天险”、会宁“胜利会师”、高台“祁连壮歌”等红色旅游产品品牌。
旅游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建设工程:居民收入有35%以上来自于旅游业
率先把敦煌建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按照国家旅游城市建设标准,把兰州、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天水、平凉7市打造成国内文化旅游名城;按照旅游综合收入达到相当于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以上,或达到50亿元以上的标准,每年创建命名一批旅游强县;到2020年各旅游名镇实现旅游人数超过常住人口的5倍,居民收入有35%以上来自于旅游业,旅游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超过20%。
旅游扶贫工程:乡村旅游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建一批全国和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大力实施“美丽乡村旅游扶贫”,优先扶持发展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乡村,对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偏远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和藏区农(牧)村给予政策倾斜;到2020年,全省建成专业旅游村600个,标准化农家乐20000户,整体带动农村就业40万人,乡村旅游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
旅游品牌提升工程:培育形成6条旅游品牌线路
培育形成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兰州-临夏-白银黄河风情旅游线、定西-天水-平凉-庆阳华夏文明寻根旅游线、临夏-甘南民族风情旅游线、陇东南五市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线、甘肃红色革命胜迹旅游线等6条旅游品牌线路;打造旅游节会品牌,联合国际旅游机构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城市,将“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办成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交流的国际性平台;举办文化旅游、体育赛事、极限挑战、户外休闲、寻根祭祖、美食美酒、影视展览、投资贸易等系列节会活动,形成对“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的有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