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商报专稿

轉型升級敢為天下先

2014-12-07
来源:香港商報

  轉型升級敢為天下先

  ——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改革創新發展紀實

  香港商報記者 龔舒斌

  不論是合肥大建設的保障者,還是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改革的先行者,還是長江經濟帶的市場弄潮兒,我們看到,公共資源交易的“合肥模式”一路奔跑向前,在轉型升級中開創公共資源交易事業發展的新格局。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從基礎性作用到決定性作用,這是歷史的重大演變。目前,合肥已經躋身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長三角地區正加強區域鐵路、水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規劃對接和項目建設,形成“多三角、放射狀”大交通聯動發展格局。在這樣的發展格局中,區域內將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而各種資源也將實現加速流動。

  時代賦予了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更多的發展契機和歷史使命。合肥經過不斷的探索實踐,形成了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獨具特色的品牌內涵,而隨著全國公共資源交易事業的全面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合肥模式”將會在體制、內涵和影響力、輻射帶動作用等方面引領著行業的發展。

  “合肥模式”:沖擊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國標

  提到公共資源交易“合肥模式”,首先得從8年前開始的合肥大建設說起。

  2006年3月,合肥市委、市政府以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為目標開展“合肥大建設”。與此同時,公共資源交易的“合肥模式”由此萌芽。8年時間,“合肥模式”兩個數據令人印象深刻:截至2014年10月,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累計完成各類公共資源交易項目28765個,總交易額達到5845億元,節約和增值資金1768億元。而在8年的時間里,在這龐大的交易金額中,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上下未發現一名干部因招投標發生違規違紀問題,也未發生一起因招投標引起的重大質量安全事故。

  合肥模式如此高效廉潔到底有著怎樣的創新故事?

  故事要從合肥市民紛紛拍手叫好的大建設入手。不同于歷次城市建設的是,本次建設以 “141”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為重點,按照“新區開發、老城提升、組團展開、整體推進”的建設思路,對城區路網、商業布局、綠化覆蓋,同步對“工業立市”落戶合肥的重點企業進行規劃、布局和興建,從而提升城市品質,促進城市跨越發展。

  大建設、大發展離不開資金保障和交易平臺支撐,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制度改革正是萌生于這種建設發展的宏偉背景下。2006年12月25日,“合肥市招標投標市場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合肥招標投標中心”掛牌,合肥市政府隨即以政府令的形式頒布決定,取消招標機構從事政府投資項目的代理權,取消多部門對招投標的執法權,取消工程建設、政府采購、產權交易、土地出讓的部門管轄權,公共資源交易“合肥模式”的改革序幕自此拉開。

  2011年3月,合肥招投標體制機制改革步入深水期,“合肥市招管辦”更名為“合肥市招管局”,成為合肥市主管招投標工作的市政府直屬部門,并重新確立了“一委一局一中心”新的工作管理模式,強化了“統一平臺、統一進場、統一規則、統一監管”的工作機制,合肥市原隸屬建設、財政、工商等7個不同部門設計招投標業務的114項執法權集中在合肥市招管局統一實施。由此開始,合肥真正形成了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管理的格局。

  2013年12月,為進一步順應公共資源交易事業發展趨勢,“合肥市招管局”更名為“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合肥招標投標中心”更名為“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全國首支公共資源交易專業執法隊伍——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執法監察支隊在這里誕生。由此,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逐步從注重標前、標中監管向標前、標中、標后監管并重轉變;從單部門執法向跨區域、全系統、多部門聯合執法監管轉變;從事后懲罰向事前預防、事中糾正、事后懲戒結合轉變。

  在對體制機制進行完善的同時,合肥將目光聚焦在公共資源交易的法律保障上。2013年5月1日,全國首部公共資源交易地方法規《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條例》正式頒布實施。什么是“公共資源”?公共資源的交易方式包括哪些?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機構的工作職責有哪些?這些問題都能在《條例》中找到明確的答案。

  這一條例填補了國內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地方立法的空白,合肥由此強化了對全市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的運作、監管和服務職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事業成功“轉型升級”——合肥市在國內率先建立起較為完備的公共資源交易法律制度體系,公共資源交易從制度化、規范化邁上了科學化、法制化的發展軌道。

  厘清公共資源交易的“合肥模式”,首先要理解“四個維度”:以責是創新陽光效率為核心價值觀;以歸口統一、六位一體為關鍵措施;以生產服務型產品和標準化產品為重點目標;以相關利益主體可持續獲益為檢驗標準。核心價值觀、關鍵措施和檢驗標準三者相互支撐,圍繞重點目標展開,四者缺一不可,構成了完整的公共資源交易“合肥模式”。

  改革讓制度不斷釋放出活力,使合肥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的交易數量、業務范圍、管理手段、規則體系和信息化建設等全方位跨越性發展,公共資源交易“合肥模式”日益呈現出改革樣本的制度性價值。

  2014年11月12日,合肥市民期待已久的高鐵南站正式通車。圍繞高鐵南站投入使用,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集中力量完成了南站智能化系統、北廣場標識、燈飾、綠化等緊急采購項目,保障了南站如期運營。不僅高鐵南站,合肥的軌道交通建設也離不開交易中心的保障。今年合肥市軌道交通設備招標全面展開,由于該項目招標為合肥市首次,通過市場充分調查、科學設置技術參數、全國范圍抽選專家等做法,順利完成軌道1、2號線監控、調度等44個設備招標,中標金額11億元,招標效果顯著。

  另外,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還完成一大批復建點、公租房等重點民生工程招標,特別在產業化住宅招標方面進行了有效地探索,既保障了如期開工,也吸引了一大批特一級施工企業參與合肥建設。為保證土地市場健康穩定,今年1至11月成交經營性用地94宗,面積9265畝,總價達351億元。

  俗話說,栽好梧桐鳳自棲。規范的操作和透明的信息保證了市場的開放、促進了良性的競爭秩序,吸引了中建、中鐵、中交等一大批國內知名企業參與合肥城市建設。今年前10個月,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項目數4791個,交易金額1073.8億元。截至2014年10月,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累計完成各類公共資源交易項目28765個,總交易額達到5845億元,節約和增值資金1768億元。

  8年來,合肥公共資源交易的業務范圍已從本級政府投資項目的招投標拓展到公共資源交易的全領域,包括文化產權、環境能源、農村綜合產權、各類特許經營權轉讓、法院系統涉訴資產處置,吸引了大量外省市及國家、省部重點建設項目進場交易。

  經過8年的改革實踐,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改革成果已經走出合肥,打響了品牌,并且吸引了大批外地項目的進場交易,公共資源交易的區域綜合性市場格局基本形成。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伴隨著合肥大建設共同走過的8年中,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未發現一名干部因招投標發生違規違紀問題,未發生一起因招投標引起的重大質量安全事故。合肥公共資源交易的“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陽光平臺”也得到了中紀委、監察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法制辦、住建部等國家部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關注。2014年9月,“合肥模式”入選麻省理工、斯坦福、中科大三校創新教學計劃的經典案例。

  未來,“合肥模式”將進一步升格為新國標。2014年1月,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批首個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為合肥在兩年后取得首個公共資源交易行業“國家標準”提供了機遇。

  根據國家標準委要求,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制訂了35大類100小類投標人資格標準化文本,各類業務模板25個,開展產權項目全流程信息化系統研發,實現全流程網上報名、網上競價。今年9月,《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服務標準體系文件》經省標準化院審核通過并投入試運行,目前已開展兩輪內審,明年將如期完成標準化驗收工作。通過標準化建設,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工作不僅實現了與全國同行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也進一步提升了“合肥模式”的影響力。

  省市共建:區域性品牌熠熠發光

  到2014年底,隨著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省市共建的逐步推開,安徽省將基本形成規則統一、服務高效、監督規范的省級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2014年9月1日,安徽省發改委以皖發改政策〔2014〕436號文件下發了《關于印發規范全省公共資源交易集中推進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該《實施方案》要求,依托合肥市現有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共建省市合一的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統一制度規范、統一信息發布、統一交易平臺、統一專家資源、統一信用評價、統一監督管理,并逐步將“六統一”拓展到全省范圍。

  2014年10月,在充分肯定合肥市改革成果的基礎上,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取消省本級交易平臺、省市共建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戰略部署。其中,省本級政府采購業務將于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委托合肥承擔。為此合肥公管局會同交易中心與省財政廳就監管分工、業務流程、操作接口等環節進行了多輪充分的溝通對接,基本形成了一套分工明確、流程清晰的工作機制,并計劃于12月10日開始試運行。此舉為今后承接省直各類項目樹立了模板、奠定了基礎。

  實施省市共建后,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為省級與合肥市級各類公共資源交易活動提供規范的場所、設施和服務,組織開展公共資源現場交易活動,負責進場交易項目受理、按規定發布和公開交易信息、組織開評標等;編制服務事項目錄并向社會公開;推進交易電子化;建立和保管交易檔案;協助調查違法違規行為等。

  按照國家關于公共資源交易“管辦分離”的要求,該交易中心直屬合肥市人民政府,由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負責業務指導。另外,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現有的交易代理只能應逐步與交易中心分離。

  為保障省市共建平臺的順利搭建,安徽正推進省級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改革,設立了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辦公室,主要職責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公共資源交易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牽頭擬定全省各類公共資源交易的管理制度、省級公共資源進場交易目錄、交易平臺運行和服務標準等,按程序報批后組織實施;建設、管理省公共資源交易綜合評標專家庫;指導和監管全省公共資源交易活動。

  法律法規也將成為安徽規范全省公共資源交易集中推進的重要手段。《安徽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已經2014年10月27日省人民政府第36次常務會議通過,將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這一《辦法》為全省公共資源交易改革提供法律支撐,加強頂層設計,從管理體制、進場目錄、交易程序、監督責任等方面,對全省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改革和平臺建設等問題作出具體規定。其中,升級層面重大問題報省政府常務會議審定,省公管辦加強對全省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指導和監督,市縣主要是進一步優化綜合監管機構、交易中心的職責,真正做到管辦分離。

  建立健全公共資源交易制度。按照“統一交易規則”的要求,制定全省公共資源交易法規、規章及綜合性規定、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制度、統一進場交易服務標準和各類業務操作規程。開展全省公共資源交易規范性文件清理,清除各種不合理的規定,統一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市場規則。

  按照“統一專家資源”要求,建設省公共資源交易綜合評標專家庫,滿足全省公共資源交易的專家需求。推進省公共資源交易綜合評標專家庫在全省的統一使用,公共資源交易項目的評審專家,須從省公共資源交易綜合評標專家庫中隨機抽取。

  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電子信息化建設。率先在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立全流程電子化公共資源交易信息服務系統,實現招標、投標、資格審查、遠程評標定標、中標等公共資源交易活動全流程電子化。

  根據《安徽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規范全省公共資源交易集中推進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合肥市公管局和合肥公共資源資源交易中心正加大中心構架調整完善,工作中心是建設建設綜合性區域交易服務平臺。

  根據省政府采購中心和省教育技術裝備中心近年操作的項目測算,省級政府集中采購項目年數量約1700個,金額近60億元,涉及省直124個一級預算單位和1000多個二級預算單位。

  從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來看,該中心目前有建設工程、政府采購、產權交易、土地出讓四個交易操作部門和業務管理部、交易服務部、綜合部、信息部、財務部五個平臺服務部門,以及安徽環境能源交易所、安徽文化產權交易所、安徽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所、安徽聯合技術產權交易所四個下屬交易所。按照《安徽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規范全省公共資源交易集中推進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自行代理操作職能應當從交易中心逐步分離。

  目前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已經將建設工程、政府采購、產權交易三個部門整合成立安徽誠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下一步將在該公司內部設立省直單位政府采購業務部門,專門為省級政府采購項目提供服務。同時進一步完善各服務部門職能,對各服務部門的職責進行調整和充實,細化分工和責任,為省級項目進場交易提前做好準備。

  隨著這一實施方案的逐步落實,安徽將加強對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監督管理,提高公共資源配置的質量和效益。

  這項措施整合了交易規則和流程,實現了省級與合肥市級公共資源交易在一個平臺上運作。通過整合全省專家資源,建立完善安徽省公共資源交易綜合評標專家庫,為公共資源交易活動提供了專家支持。通過整合交易信息,創新電子化交易手段,逐步推進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交易信息的互聯共享。另外,通過整合現有各類交易場所,防止盲目追求擴大規模或者提高標準建設交易場所,避免簡單的以集中擴大交易場所代替資源整合共享。

  轉型升級:長江經濟帶上揚帆起航

  從市級平臺升格為省級平臺,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順利實現了提檔升級。但是,其定位并不簡單限于安徽,它還有個更大的夢想:建設綜合性區域交易服務平臺,在長江經濟帶踏浪前行。

  9月,國務院印發 《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明確,合肥與杭州、南京并駕齊驅,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在歷經多年東向戰略的磨礪后,安徽正式邁入長三角省份行列,在交通、創新驅動、生態環保等領域成為新一輪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示范及典型區域。

  長江經濟帶正在加緊建設,而互聯互通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今年9月22日,長江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率先在上海、南京、寧波、杭州、合肥5個海關啟動;12月1日起,長江中上游7個海關亦將加入,從而實現長江流域“12關如一關”。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不僅海關暢通,資源也將在這條黃金經濟帶上自由配置,定位為區域綜合性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合肥將迎來一輪的發展曙光。

  “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一個深刻轉型時期。我們在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確實迫切需要真正實現資源的更高效配置,通過深化改革,讓產業合理布局,讓資源自由流動,讓各地優勢充分發揮。”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吳存榮表示,在這個階段,提出新一輪長三角合作,加強區域聯動發展,正是解決當下發展要素受行政邊界壁壘制約矛盾的關鍵,要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面對廣闊的長江經濟帶市場,隨著合肥要素大市場的建成,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驕傲地向世人宣布:我們準備好了!

  在資源交易市場中,要素市場是市場體系中層次較高、對經濟運行有重大影響的市場。目前,合肥共有各類要素市場十多家,隸屬不同部門,缺乏統一監管,制度建設不健全。

  即將投入使用合肥要素大市場包括地下一層,地上七層,高35.92米,外立面層層疊挑,高空俯瞰呈“回”字形,酷似世博“中國館”,總建筑面積約21.5萬平方米。該項目主體不僅是合肥市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公共建筑,也是全國首個大型綜合型生產要素市場。

  合肥要素大市場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預留空間,逐步完善”的原則,將創造國內目前唯一的集金融證券交易、房地產買賣交易、環境能源市場、農村產權市場、人才資源市場,保險、社會中介、招標投標中心、知識產權交易、中高校招生、文化版權交易、藝術版權交易、動漫版權交易、等服務業為一體的特大中心市場,其中,招投標中心、人才勞動力資源中心、房地產交易中心、文化藝術版權交易中心、金融證券期貨交易中心等將首批進駐,并通過資產置換為老城區改造發展騰出空間。

  今后,合肥將利用省會中心城市的有利資源,推進要素流通,形成無縫對接,逐步整合省及合肥、蕪湖、蚌埠市要素交易載體,實時連接上海、天津等地產權交易市場,構建具有區域特色、帶動全省、輻射泛長三角、全國領先的區域性要素市場集聚平臺,將分屬不同行業、部門的要素市場通過整合納入平臺,統一監管。

  合肥要素大市場將努力打造全國“體制最新、效率最高、環境最優、制度最完善、交易最公平”的陽光招投標市場。這將是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事業發展的重要轉折,未來要積極做好公共資源交易的延伸發展,引導全社會各類資源市場化配置,保持合肥在全國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引領和標桿地位。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在前不久的北京APEC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關于改革創新的一席話,發人深思。在當前改革千帆競發的時代背景下,以改革創新的理念引領各項工作,以改革創新的方法破解各種難題,是一個值得深切思之的課題。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從合肥走向安徽全省,甚至在長江經濟帶上踏浪前行,正是得益于其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激情與魄力。未來,改革創新仍是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主題詞。

[责任编辑:李曉尚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