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西 > 商报专稿

中俄專家聚鄱陽湖共商白鶴保護機制

2014-12-18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郭美勤、黃穎報道:12月16日-18日,江西省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第一屆年會暨首屆國際白鶴論壇在鄱陽湖畔的共青城召開,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專家學者圍繞白鶴的保護、白鶴的人工繁殖、白鶴的遷徙追蹤方法、棲息地保護和管理等多方面進行交流和實地考察。

  白鶴被列為世界極危物種,也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目前僅存4000千只左右,其中每年約98%在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越冬。白鶴是一種遷徙的鳥,每年六至八月在俄羅斯境內的西伯利亞繁殖,九十月份,在中國東北吉林境內的莫莫格濕地停歇一個月左右,再啟程南下至江西鄱陽湖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又開始遷飛回到北方。

  作為長期從事江西候鳥保護的專家紀偉濤研究發現,鄱陽湖區分布著穩定的越冬白鶴種群,1998年至2013年越冬白鶴種群平均大小為3184±772只。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江西省采取了一系列濕地及候鳥保護措施,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近年來到鄱陽湖越冬的候鳥數量穩定在六七十萬只。”江西省生態文明研促會會長胡振鵬說,“但受鄱陽湖枯水期持續低水位影響,白鶴等越冬候鳥重要食料的生長受到較大影響,研究和保護白鶴工作迫在眉睫。”

  “我們對保護白鶴都負有重任。”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苔原帶生物問題研究所副所長尼古拉·科爾馬戈諾夫說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苔原帶生物問題研究所副所長尼古拉·科爾馬戈諾夫博士是第五次造訪江西,首次來鄱陽湖考察西伯利亞白鶴的越冬地是在1994年,至今已建立了20年的友誼和合作。同樣的,中國專家也多次到訪雅庫特,來了解西伯利亞白鶴的筑巢條件,考察這一世界珍稀瀕危物種的生存狀況以及調查中俄在其保護上所采取的措施。 “在多年的合作中,我們建立了珍稀鶴類棲息地的全球保護網,并建立了西伯利亞白鶴種群監測系統。”

  尼古拉說:“西伯利亞白鶴的數量已上升并穩定在約4千只,這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巨大成就,中國所做的科研和環保方面的投入不可估量。”

  據了解,首屆國際白鶴論壇由江西省水利科學研究院、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和共青城市政府承辦。期間還舉辦了白鶴攝影展,是新聞工作者、國際鶴類基金會全球唯一簽約的公益攝影師鄭忠杰跟蹤拍攝白鶴十三年的結晶,也是世界上首次完整記錄白鶴生命歷程的攝影集合。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