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商报专稿

成都高新區2014年投入108億改善民生

2015-01-23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郭代勤報道:22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2014年,成都高新區累計投入民生工程的資金達108.65億元,共實施264項民生工程項目,其中,四川省、成都市分解下達成都高新區的民生工程項目151項,成都高新區自主實施的民生工程項目113項,民生工程資金投入量占全區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高達67%。

  “產業和民生是一座天平的兩端,民生工程是成都高新區建設文明和諧首善區的重要載體。”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成都高新區一手抓產業發展、一手抓民生改善,連續多年開展為民辦實事工作,集中力量解決了一些人民群眾熱切期盼、急需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有力推動了成都高新區“三次創業”進程。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城市支撐力

  “交通先行”,是成都“五大興市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成都高新區首要的民生工程。據悉,由成都高新區規劃建設局負責實施的劍南大道三環路—繞城高速段快速路改造工程順利推進。該工程於2014年3月1日開工,8月份竣工通車。該道路全長約680米,寬度由原來的40米擴至58-65米,改造後成為雙向10車道。

  生態環境同樣是成都高新區極為重要的民生問題。2014年以來,成都高新區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取得了積極成效。成都高新區大源組團最大的城市公共綠地——大源公園全面建成。大力開展水環境和大氣環境綜合整治,在成都市率先完成火燒堰、高攀河、三吏堰、顏家溝、響水溝、馬河等六條黑臭河流治理,啟動中和及西區2個汙水處理廠建設,水環境考核位列中心城區第一。在配套設施方面,啟動了中和環城生態區80萬平方米濕地綠化建設,協調建成了一批變電站、天然氣門站和自來水輸水幹管,積極改善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新增公交線路23條,優化線路18條。

  提升文教體衛配套 提高群眾幸福指數

  在推進“三次創業”、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進程中,成都高新區於去年制定出台了《成都高新區“三次創業”社會事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著手解決“入園貴”、“入學難”、“就醫難”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

  在教育助學方面,成都高新區2014年實施了27個教育類項目,在建學校面積19萬平方米,新開辦蒙彼利埃等3所小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和2所公辦幼兒園,較大程度緩解了本地戶籍子女及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壓力。2014年的中、高考成績創曆史新高,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我們要推進成都高新區教育高位均衡、優質特色發展。”成都高新區社會事業局相關負責人說,成都高新區要對標全市、全省教育優秀典范,面向全國、全球彙聚優質教育資源,高標准規劃、高起點建設,用3年左右時間,投資28.6億元新建53所幼兒園、小學、中學,將成都高新區打造成為“優質教育示范區”、“特色教育創新區”、“現代教育引領區”、“成都市教育發展新領軍區”和“中國西部教育資源富集區”。

  在醫療衛生方面,成都高新區中和片區衛生服務中心工程實現年內開工,目前正在進行主體施工。“智慧健康社區”全科醫生服務模式在全區推廣,家庭醫生簽約率22.4%。“將高新科技的成果運用於醫療衛生服務,是成都高新區在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上的一項重大民生舉措,通過‘智慧健康社區’的建設,極大降低了居民們關注健康的成本和精力,使關注個人身體狀況變得更簡單,為居民的健康生活帶來了更大的便利。”成都高新區社會事業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文化體育方面,成都高新區2014年新建了益州社區、中海國際社區、和平片區三處圖書分館以及全民健身體育設施24套。豐富了文化體育活動,共組織開展了文化惠民活動600餘場,成功舉辦近60場大型賽事、參與群眾達10多萬人次。完成高新綠舟、高新文化中心和體育中心設計方案征集。開展了群眾性市民文化藝術節、道德模范基層巡講巡演等系列活動,引領了區域精神文明新風尚。

  實施就業拖底援助 促進百姓安居樂業

  2014年5月,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實現更高質量就業的相關精神,成都高新區建立了規范完善的困難家庭就業托底援助機制,制定下發了《成都高新區困難家庭就業托底援助實施辦法》,全年落實各類就業政策資金9477.38萬元,在全市率先建立起一套規范完整的具有高新特色的困難家庭就業托底援助制度。按照主動關懷、應助盡助、公平公正、自願參與的原則,對符合條件的低保家庭、臨時致困家庭等援助對象實施就業托底援助。同時,根據援助對象身體狀況、困難類型、家庭狀況等不同情況,按照“分層援助、一人一策、因人設崗、按勞取酬”的工作原則,量身定做援助方案,開展個性化就業托底援助。

  “成都高新區已構建起‘大救助’工作格局,創新建立重性精神病管理體系和服務網絡,這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成都高新區2014年共發放各類社會救助資金2422.539萬元,實現了對低保人群、優撫對象、殘疾人等各類困難群眾幫扶救助全覆蓋。

  在社會保障方面,成都高新區大力實施了全民社保工程,積極打造“15分鍾社保服務圈”,暢通咨詢服務平台,20個社保經辦服務點位覆蓋全區各街道、社區,已將86項社保公共服務下沉68項,方便企業居民就近就地辦理各項社保業務。

  在百姓安居方面,成都高新區中和片區共完成6個安置房小區約210萬平米建設,分房交房11850套,不少居民已入住新居。據介紹,該片區安置房小區增加了居民活動空間,並配置了獨立商業、底層商業、小區活動室及老年活動室、衛生用房、全民健身設施(場地)、廣播室及社區辦公、物管等配套用房,還特別配置了民俗壩壩宴場所,提升了群眾居住舒適度。“這些安置房小區配套很完善,有更多人性化的東西,生活在這裏很幸福。”成都高新區民生監督員陳立容說。

  此外,2014年,成都高新區還大力實施了肖家河、芳草等街道老舊社區、農遷小區、街巷店鋪更新改造。朝陽三期農貿市場等公建配套的建成投用,極大地方便了周邊群眾生活。順江、濱河春天小區內澇整治的完成,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小區居民汙水內澇問題。

  “民生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2015年,成都高新區將進一步體現‘視群眾為親人、為老師、為裁判’和‘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的民生發展理念,把關心百姓的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