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本地新闻

合肥地鐵票價或按裏程計費

2015-02-13
来源:安徽商報

  即將和省城市民見面的地鐵一號線和二號線,其地鐵價格如何計費,成為昨日合肥市物價局2015年價格工作會議熱議的話題。合肥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根據調查,省城地鐵按“裏程”計費的可能性最大,票價或將高於公交車,低於出租車,他們將於今年上半年制定票價方案,下半年舉行聽證會。

  [地鐵票價]

  合肥傾向按裏程計價

  據合肥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縱觀周邊已開通地鐵票價政策,主要分為一票制、以裏程計費制、區間計費制三類主要形式。而從目前來看,省城采用裏程計費制的可能性最大。“省城地鐵票價定價的首要原則,是公益優先,綜合考慮合肥整體公共交通水平等因素。”合肥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說,“其次,還要考慮地鐵運營成本合理分攤原則,將具體地鐵運營企業、市民消費承受能力等相關利益主體,都納入收費考慮因素之列。此外,兼顧城鄉統籌的遞遠遞減原則,乘坐距離越遠,單位票價越低。”“同時,還必須遵循底價合理原則,以武漢為例,武漢軌道交通平均票價為2.45元/人次,單位公裏運價為0.25元。客流以中短距離為主,乘距多在14公裏以內,平均乘距9.80公裏。而公汽平均乘距為7.67公裏,單位公裏運價為0.21元;出租車平均乘距為6.70公裏,單位公裏運價為1.49元。軌道交通票價略高於公汽,遠低於出租車,比價關系比較合理。”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區間計價制是指乘坐地鐵以站點為標准定價,例如每6站為一區間;裏程計價制則是以裏程為標准定價,例如每6公裏為一區間。從對軌道交通成本的監審角度看,沿用一票制票價,軌道交通企業將處於虧損經營狀況,采取此種計費的企業,只能通過多種經營增加其他收入,並以財政補貼的方式維持軌道交通正常運營。因此,我們將在裏程計價和區間計價選擇,而結合省城目前地鐵規劃,裏程計價制現在處於領跑。”該負責人稱。

  [記者調查]

  七成市民希望一票通

  針對市民最關心的地鐵票價問題,記者隨機對省城市民展開調查,有70%的受訪者表示,希望省城地鐵可以實行通票制。“如今,除夏季、冬季公交車票價基本維持在1元票價標准,地鐵也是公共交通的一種,公交車可享的各種優惠措施,應該同樣適用於地鐵。”這部分人認為,定價低一些,地鐵的魅力才能充分體現,客流量也會隨之成倍增加,運行成本也能收回,才能實現雙贏。

  不過在調查中,也有市民表示,一票制在省城推行的現實可能性很小,“目前,我國只有北京實行通票制,因為政府給予強大的財政補貼,合肥難以效仿北京。較為可行的是向有的城市那樣按照公裏收費,但是他們都有最高票價限制,希望省城也有個‘封頂價’。”

  調查中還有市民表示,地鐵和公交車換乘希望有優惠政策,“根據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理念,最好的方式是乘坐公交車到地鐵站,然後換乘地鐵到目的地,在不停的換乘中,也無疑增加了出行的成本。在考慮地鐵票價的同時,能否給予換乘一定優惠?目前,有的一線城市90分鍾內換乘,可優惠一元,省城架構沒有限,能否60分鍾內換乘有優惠?將公交進入免費換乘體系,1元就可以解決出行問題。”

  周邊城市地鐵票價一覽

  A、按區間計費城市

  ◎天津:2元起步5元封頂,實行分段計程票制,1號線全程票價5元:乘坐5站以內(含5站)2元,乘坐5站以上10站以下(含10站)票價3元,乘坐10站以上16站以下(含16站)票價4元,乘坐16站以上的票價為5元。

  ◎成都:起價2元可乘坐6個區間,3元可乘坐10個區間,4元可乘坐16個區間,5元可乘坐24個區間,6元可乘坐32個區間,7元可乘坐40個區間,以後每加價一元可多乘坐8個區間。

  ◎西安:區間計價制,相鄰兩站之間為1個區間,6個區間以內為起步價2元,7—10個區間3元,11—16個區間4元,17個及以上區間5元。

  ◎哈爾濱:采用“階梯票價制”,即票價隨著運距的增長而增加,將地鐵一號線分3個區段:1-8站內為初始票價2元,9-12站為3元,13站以上為4元,全程最高票價為4元。

  B、按裏程計費城市

  ◎蘇州:實行“遞遠遞增”,起步價2元可乘6公裏,6至16公裏每1元可乘5公裏,16至30公裏每1元可乘7公裏,30公裏以上每1元可乘9公裏。

  ◎鄭州:實行“遞遠遞減”原則,2元(6公裏以內),3元(6~13公裏),4元(13~21公裏),5元(21公裏~30公裏)。

  ◎長沙:步價2元可乘6公裏,超過6公裏采用“遞遠遞減”的計價原則,6—16公裏范圍內每遞增5公裏加1元,16—30公裏范圍內每遞增7公裏加1元,30公裏以上每遞增9公裏加1元。

  ◎南京:隨著新線的開通,南京地鐵票制已進行調整,2014年7月1日起,起步價2元可乘10公裏,10公裏以上部分,每1元晉級裏程為6、6、8、8、10、10、12、14公裏。

  注:以上數據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及各地方統計局公報等

[责任编辑:郑婵娟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