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陳宏巖 實習記者寇剛報道:甘肅省張掖市借助雙聯行動,推出搭建“三大平臺”、激發“三大活力”、破解“三大難題”、樹立“三大樣板”“四個三”推動農村社會經濟發展。據了解,2014年全市農業增加值達到97.13億元,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1年的6467元增加到2014年的9489元,凈增3022元。并整合各類項目資金3.09億元,將50個新一輪新農村“四化”示范村、150個萬村整潔村、11個美麗鄉村示范村打造成了新農村建設的靚點工程和樣板工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三大平臺”即輿論導向平臺、政策扶持平臺、民意暢通平臺。通過宣傳培訓、入戶宣講等方式,扎實、持續地把雙聯行動引向深入;全面落實國家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進一步加大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扶持力度,甘州區、臨澤縣、山丹縣、民樂縣分別籌資3200萬元、5000萬元、3000萬元、9000萬元支持現代農業發展;探索推出黨的方針政策暨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宣講、民意反映、科技培訓和疏導情緒等四項報告單,隨時掌握工作進度,反映民聲民情。
“三大活力”即堅持聯動推進,激發整體活力;突出群眾主體,激發創業活力;引導社會參與,激發外在活力。張掖市篩選出20個重點貧困村,傾斜幫扶力量,其他770個聯系村繼續按照市、縣原確定的幫扶關系做好工作,統籌加強對各級各部門雙聯及扶貧開發工作的督促指導力度;實施村干部創業工程和村級集體經濟增收行動為契機,加大對基礎好、有意向、能力強農戶的扶持力度,形成全民創業、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鼓勵倡導有幫扶意愿的商會和民營企業聯縣、聯鄉、聯村,開展扶貧工作,同時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干部、民營企業家、宗教界人士等參與扶貧濟困,形成了動員市內外力量參與扶貧攻堅的新機制。
“三大難題”即能力不足、資金短缺、基礎設施薄弱。為解決能力不足,張掖市實施素質能力提升工程,開展各種技術、技能培訓,舉辦現代設施農業、蔬菜種植、畜禽病防治、勞務經濟等實用技術培訓班623期;設立互助資金社40個,探索“六權”抵押與村擔保機構、商業銀行之間擔保和反擔保抵押的運行管理機制,有效解決了資金短缺問題;集中開展農村危房改造、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業生態環境建設,有效改善了農村發展條件和貧困群眾的生活條件。
“三大樣板”即產業帶動樣板、扶貧攻堅樣板、美麗鄉村建設樣板。張掖市新建設施農業面積16019畝,其中日光溫室7949畝,鋼架大棚8070畝;全市建成綠色有機農產品示范基地39個,示范面積8.38萬畝,輻射帶動全市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面積達到21.2萬畝;食用菌大棚達到4778座,新建各類畜禽養殖場(小區)19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