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内蒙古 > 本地新闻

致富不忘家乡 回乡建设新农村

2015-04-25
来源:

  

卓资县副县长吉雅图(左一)壕赖村书记乔屹基(左二)香港商报内蒙古办事处主任王思娜(右一)

  【香港商报讯】王思娜 王一伟报道:近日,卓资县副县长吉雅图带领记者一行走进卓资县梨花镇壕赖村,见到壕赖村联合党支部书记乔屹基,吉雅图讲:乔屹基他为人正直,憨厚朴实,心系村民,有思路,干实事,立项目,建园区,兴产业,团结带领全村各族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锐意创新,求真务实,把山旮旯里贫困村建设成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乔屹基向记者介绍:在六年前,壕赖村还处在贫困人口多、扶贫对象多、收入水平低、基础设施差、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健全、贫困问题凸显、经济发展滞后的落后状态。广大村民面对低矮的土房、贫困的日子一筹莫展。我从鄂尔多斯挣钱回来后就想为家乡做点事,想把乡亲们带领上共同致富,近年来,我们按照国家提出建设新农村,改造空心村、合并弱小村、培育特色村的方针,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全力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集中开展“三清”、“四改”、“四通”、“五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先后改造了中心村两个,危房改造286间,改厕58处,圈舍316间。通过向涉农部门争取项目,为全村新打机井16眼、整修旧机井2眼、安装变压器3台、修河坝2460延长米、扩大水浇地2100亩、修建通村水泥路18.3公里、通村砂石公路8公里、建沼气池76座。安装路灯76盏,对全村进行了美化、亮化、净化。修建了一处占地6600平方米的健身、娱乐广场。实现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全覆盖,进一步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为全村村民安装了自来水,一举解决了人畜安全饮水难题。新建了232亩采摘园一处,种植了桑树、桃树、杏树、礼品西瓜、火龙果、葡萄、草莓等,新建占地15亩的鱼塘一处、占地80亩的水上餐厅和农家旅馆。形成了采摘、观光垂钓、休闲娱乐、农家体验、民俗、文化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庄,在2011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600元的有189户,2013年底,人均纯收入低于2896元的有38户。2014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476元的有18户,让农民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再迈一大步。

  为了改变传统的种植业,彻底扭转广大村民因循守旧不想干、怕担风险不敢干、科技示范不会干的旧习惯,我们尽快实现一村一品、户户参与共同致富的总体目标,在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强化创新驱动上下功夫。坚持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方向,探索完善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科技人员+农户”的模式,率先注册成立了“富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到167户,入股资金470万元,发展设施农业种植面积522亩,每亩土地纯收入达到4800元,比传统种植的豆类亩增效几十倍。把村民从一家一户发展的“小舞台”推向带领群众致富的“大天地”,搭建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双赢”平台。为合作社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党建与富民的相融互动。引导党员带头调整产业结构、带头推广生产新技术、带头帮助农民致富。通过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路子。建设种植园区1782亩,其中大棚606亩、温室132亩、露天蔬菜444亩,打造了脱水蔬菜、大棚滴灌马铃薯、大棚青椒、红萝卜十大特色产业。注册了“乔大个”系列商标,并作了有机商品认证。园区内建起了占地16600平米的脱水蔬菜加工厂一处,设立了无公害检测中心和产品展销中心,与巴盟万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达成了订单协议,使大棚蔬菜从提篮小卖迈向了盛装远嫁。加长了走出去的腿,提升了产业品位。起到了内联群众、外联市场的作用。特别是大棚马铃薯销售不仅占领了呼包二市和集宁区的农贸市场,而且还打出品牌东进西突,远销北京、天津、太原、石家庄和国外市场,使农村经济融入了呼、包、鄂金三角经济圈中。凡是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人均增收6600余元,每个农户在合作社平均年收入达到11460元,其中女劳力年收入8000余元,住在二期幸福院64岁的刘粉粉老伴在合作社打工,她给合作社的工人做饭,二人一年收入5、6万元。农民刘来福,在党支部的帮助下,种植覆膜马铃薯50亩,纯收入达到12万元,一跃成为全村富裕户,刘来福逢人便说:全靠党支部的热力相助帮我刘来福走上了致富路,过上了好光景!

  为了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我将村内有技术特长和青壮劳力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了51人参与的工程队,购置各种机械18台,常年在村内外搞房屋建筑,修建道路。两年收入2350万元,实现利润520万元,每名务工人员年收入10万余元。并从利润中拿出50万元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建设。有效地解决了村内公益事业资金短缺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新农村。新建的富民农庄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2382亩,总投资5800万元,以山水庄园、绿色家园、民俗乐园、农耕庄园为主题,规划为餐饮接待中心、观光采摘基地、生态养殖基地、传统农家作坊、民俗文化广场五大区域,建成集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为一体的农家山庄。

  农庄餐饮接待中心,由餐饮中心和垂钓中心构成。餐饮中心占地面积600平方米,餐厅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可供300人同时就餐。垂钓中心由100延长米的吊桥和7000平方米的鱼池构成,可供游客休闲垂钓。餐饮接待中心按照“北地南风”的建筑风格设计,风景优美别致,建筑设计精巧,游客在此可充分体验“用餐观景、现场垂钓”的无穷乐趣,领略回归自然、怡情山水、北国江南的别样风情。

  农庄民俗文化广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设了茅屋农舍、小桥流水、秋千翘板等多种设施,游客到此可体验农舍做客的淳朴、小桥流水的雅致、游乐嬉戏的惬意。

  农家传统作坊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按照仿古风格设计,建有碾磨坊、豆腐坊、烧酒坊、酱醋坊、榨油坊等各种作坊12间,作坊所有原料均选用农庄基地所产的杂粮杂豆,是地道的纯天然、无污染食品。游客到此可在手工坊里亲身体验农事活动的独特乐趣,可实地品尝农家食品的醇厚风味。

  农庄观光采摘基地,由水果采摘园和蔬菜采摘园组成。水果采摘园共建成高标准温室90栋,面积108亩,栽种了草莓、葡萄、鲜桃、李子等10多种水果;蔬菜采摘园共建成高标准温室93栋,面积132亩,栽种了圣女西红柿、水果黄瓜等多种蔬菜。

  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可吸纳当地村民、民间艺人和无业人员300多人就业,间接带动社会相关产业就业1500人左右,拉动本村农民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按近期规划每年接待3万人次,每年可实现利润420万元,可以达到村组织、合作社、农庄、村民多赢的效果,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村民安居乐业的梦想,先争取项目,争取资金2000万元新建一处建筑面积9760平米,容纳286户村民(已入住 220户,每户住房面积为33平米),集超市、医务室、活动室、浴池、餐厅、休闲六位一体的互助幸福院,院内全部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安装路灯33盏,使全村年老体弱、孤寡老人全部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安居梦。住在一期幸福院64岁的李恩叶除了参加新农合,还有高龄补贴和低保,每年领取4000元的补贴。她说:“现在政策好了,这好政策就得有好人来执行,我们村有了好干部,真给我们村民办了不少好事”!

  除了为村民拓展发展项目外,还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去年,从北京引进了一项新能源项目,与一家太阳能合作,村里专门为企业提供场地,引进投资,进行产品组装,不仅为村里安排60—70人就业,而且还为村创造相当可观的税收。

  2009年,党支部通过自筹垫资12万元建成占地700平方米的“八位一体”多功能“两委”办公场所。配备了新的办公桌椅,安装了现代远程教育,并配有电视机、DVD等,设立了“草原书屋”阅览室,藏书6000余册,整合了卫生、计生、文化等各项内容,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每逢“七一”、“春节”期间,党支部筹措资金,为困难党员、孤寡老人送米、送面、送煤和发放慰问品,累计折合人民币10万余元。

  现在的壕赖村的各项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村村通电、通路、通水、广播、电视、通讯全覆盖。1751人常住人口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农村最低保障全覆盖。全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年前2890元一跃增长到16600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一跃建成了小康示范村。

  据了解,乔屹基受到了国务院、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誉。先后被市团委授予“十大创业青年”称号,被市政府授予“新农村新牧区双文明建设带头人”,“全市劳动模范”、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全区劳动模范”、“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区感动人物”,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扶贫先进个人”。他所在的党支部被县委、市委、自治区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等多项殊荣。

  随着乔屹基和壕赖村在县、市、自治区影响力的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参观团(其中有韩国参观团)纷纷走进壕赖村感受农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责任编辑:徐瑩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