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经济动态

企業得實惠 發展添活力

2015-06-04
来源:河南日報

  6月2日,國網淮濱縣供電公司員工走進川大紡織有限公司,與企業負責人就電價政策、負荷變化情況交換意見,確定電量計費方式。呂玲攝

  本報記者 陳學樺 實習生 張曉琪 通訊員 張潔

  雖近在咫尺,因分屬不同的行政區域,同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內的企業卻執行著迥異的用電價格。承包村民流轉出來的土地,在土坷垃里尋找商機,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對種植(養殖)戶來說,電價多一分少一厘都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賠賺。

  城鄉不同價,同網不同價等一直以來廣受詬病。

  4月20日,省發改委一紙通知消除“城鄉差別”:自即日起,河南省全面實行城鄉各類用電同價。

  值新政實施一月之際,記者進工廠車間,鉆種植大棚,看城鄉同價帶來的新變化,聽廣大用戶說說心里話。

  加工制造業獲動力

  5月22日,長葛市老城鎮村頭的公路上,不時有人開著“電三輪”快速駛過。作為全國三輪車生產基地之一,三輪車一度成為長葛城市“符號”。

  在月產電動車2000多臺的中邦車業,大量的機械加工使得他們的月用電量達5萬多度。作為一般工商業,此次城鄉同價后,2.7分/度的電價降價幅度,也為他們在市場競爭中增添了新的砝碼。

  “現在制造業利潤低,同質化嚴重。在不影響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成本控制幾乎到了嚴苛的地步。這次電價調整,等于給我們送來了純利潤。”公司副總經理陳磊稍稍松了一口氣。

  位于長葛市的黃河旋風是亞洲最大的金剛石生產基地。2014年,其電費支出高達1.36億元,同網同價后,縣域一般大工業電價為0.7092元/度,降幅是0.08元,這樣一年可以節省電費約1280余萬元,用電成本下降了近9%。

  “城鄉同價,讓我們這些布局在縣(市)里的制造企業甩掉了電價包袱,省下的這些費用后,可以在科研或其他項目多進行一些投入。”黃河旋風有關負責人說。

  剛邁入新鄭市河南吉祥實業公司的園區,隆隆的機械聲便擊打著耳膜。盡管電價高于上海分公司,該集團還是在綜合成本更低的河南開設了園區。作為全球最大的鋁塑板生產集團,在實施同網同價的當月,10天時間就節省電費5萬余元。

  “我們是粗加工行業,也是熱能大戶,主要使用電磁加熱技術進行生產。如果滿負荷生產,一個月預估要節省電費16萬多。但我們要通過賣產品賺16萬元眼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公司周經理說。

  受經濟下行和成本上升影響,近年來鋁塑板行業利潤越來越薄,已經降至原來的20%以下。“電價下調8分,讓生產鏈的各個環節成本都下降了。整個生產鏈能賺一塊就是一塊的純利潤。下一步,我們還將進行二期擴建,光廠房就占6萬平方米。”周經理說。

  種植養殖業得實惠

  “在確保糧食穩定增產的前提下,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河南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積極實施都市生態農業發展工程,重點扶持建設8個示范園區。

  5月21日,在南水北調干渠以北新鄭中心城區,河南華安都市農業有限公司園區的智能大棚中,一個個小甜瓜已經長到拳頭大小。該公司副總經理周留周介紹說:“作為河南省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我們的定位就是都市農業,總規劃面積5278畝,其中,850畝核心區已經初具規模。”

  目前該園區仍在建設中,用電量較小,每度電降價0.109元后,每月減少1200多元電費,但周留周對未來的成本節約很看好:“農業就是投資大,見效慢。調整電價,確實對農業企業幫助很大。將來在智能聯動大棚采用地源熱泵智能控溫控濕后,用電量將會大幅提升,到時候每月就能省下1萬多元了。”

  相對于周留周的“著眼未來”,長葛市銀發菌果科技有限公司的張銀枝則已經得到了實惠。

  “我們種植的金針菇,從培養菌種到培植到采摘儲藏都有嚴格的室溫要求。任何一個環節都離不開電。”張銀枝說,正是因為對電的依賴,所以對電價也十分敏感。“我粗略地算了一下,原來每個月需要12萬左右的電費,電費下來后,每個月估計能省個兩萬多。”

  都市生態農業,歸根結底還是以“農”字為根基。此次同網同價,農業受惠最大。

  永林種植專業合作社用的是商丘永城市侯嶺鄉的一片流轉土地,這個占地500多畝的合作社種植著一般作物和大棚蔬菜,同時也負責存欄1200頭母豬的養殖廠。

  在合作社法人代表成亮的眼里,豬仔是很嬌貴的,冬天要保溫,夏天要防暑降溫。因此,養殖廠的電費就占了合作社總電費的2/3。在同網同價后,合作社一年節約電費將近30%。“這回電價下調可應了我們養殖廠的名字‘惠民’!”成亮說。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