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商报专稿

瞄準“三區一極” 成都高新區升級梯形融資模式

2015-08-27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郭代勤報道:8月26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為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成都高新區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政策支撐”的思路,進一步升級梯形融資模式,完善融資服務體系,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有效助推企業自主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其打造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高端產業集聚區、開放創新示范區和西部地區發展新的增長極(簡稱“三區一極”定位)的進程。

  作為全國首批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地區,成都高新區近年來不斷加強金融服務模式創新,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特點和其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需求,探索出“內源融資+政府扶持資金+債權融資+股權融資+改制上市”梯形融資模式,出臺有效措施為企業發展提供多層次、多元化的資金支持。

  今年6月,成都高新區成功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制度創新、機制體制創新迫在眉睫。特別是作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支撐,金融體系的完善更是當務之急。

  據悉,在探索完善梯形融資模式的實踐過程中,成都高新區以金融產品鏈的打造為重點,聯合銀行、保險、擔保、金融平臺等各類機構,逐步試點推進“銀政保、擔保+期權、P2P、信用保證保險、企業互助擔保、去擔保、投貸聯動”等債權融資創新模式,大力推進中小企業貸款融資產品創新,從融資模式、貸款成本、抵質押物要求、貸款流程、貸款額度、服務企業階段等不同方面,打造一系列差異化又相互補位的系列債權融資創新產品。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已幫助3000余家區內企業獲得擔保貸款近130億元,發放貸款貼息和擔保費補貼資金1.62億元,有效緩解了輕資產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有力助推了區內企業創新創業、做大做強。

  據了解,自2007年以來,成都高新區通過長期探索,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特點和其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需求,探索出“內源融資+政府扶持資金+債權融資+股權融資+改制上市”梯形融資模式,出臺有效措施為企業發展提供多層次、多元化的資金支持。同時,“梯形融資模式”強調基層政府在完善金融市場、保障金融產品供給、完善金融服務體系中的主導作用,成都高新區成功推出了“統貸統還”和“成長貸”等制度化金融服務解決方案。

  “統貸統還”是成都高新區和國家開發銀行于2007年合作推出并持續至今的債權融資產品,由國家開發銀行統一對成都高新區盈創動力平臺進行授信及發放貸款,盈創動力平臺再通過委托貸款的形式逐一將貸款發放給申貸企業。由于采取打捆擔保的方式,銀行不再對單個企業進行審核和調查,減化了審核流程,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截至今年7月底,“統貸統還”產品已累計發放擔保貸款43.5億元。

  “成長貸”在“統貸統還”產品基礎上又往前走了一步,大幅效降低了對企業抵押物的要求,企業反擔保物主要以個人連帶責任、訂單、風投股權、知識產權等形式,實物資產原則上少于全部擔保責任額的50%,有效解決了輕資產科技企業的融資難題。通過政府引導擔保機構設立風險資金池,由銀行對風險資金池進行8倍放大,“成長貸”可為企業提供近2億元的貸款授信額度。貸款若形成最終損失,由風險準備金、擔保、銀行按約定比例進行風險分擔。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已累計為70家次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超過2億元。

  為撬動省市資金拓寬區內企業融資渠道,今年成都高新區經貿發展局又與成都市經信委、成都銀行、成都市中小擔、高投擔保聯合推出“壯大貸”信貸產品,通過市、區兩級政府和擔保機構按1:1:1比例分別出資2000萬元,共同構建首期6000萬元風險資金池,同時引導銀行對風險資金池10倍放大,授信總規模達到6億元。該模式下,單戶企業單筆最高貸款額度可達3000萬元,銀行和擔保機構降低審核標準,反擔保物包括訂單、應收賬款、存貨、股權、知識產權、機器設備、工業園區早期土地質押等,可有效解決輕資產企業實物資產抵押物不足的困難。同時,允許企業以“借新還舊”方式續貸,緩解企業轉貸資金壓力。“壯大貸”有效解決了成長期企業較高的貸款需求,同時市區兩級資金進行匹配,放大了財政資金使用的杠桿效應。

  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來,成都高新區結合企業發展多層次、多元化的資金支持要求,又創新推出了“高新創業貸”、“助保貸”、“科技通”等3款企業債權融資創新產品,有效助推企業自主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

  據悉,“高新創業貸”為計劃或正在創業及轉型升級的微型或小型企業提供最高1000萬元、最長5年期的類信用貸款,將有效填補成都高新區小微企業創業階段的融資需求,彌補市場上針對創業期企業的市場化債券融資的產品空白。

  “助保貸”引導企業互助互擔,由成都高新區財政出資作為助保資金池鋪底資金,省去擔保公司環節,由企業按照貸款金額一定比例繳納助保金并且提供40%有效抵質押物,創新設計的“企業互助互擔”模式,有效降低了企業的手續和成本。

  “科技通”則采取完全去擔保化模式,采用純信用或知識產權質押,無需任何實物抵押物,貸款成本僅有利息一項,由成都高新區設立政府性風險補償金資金池,引導銀行按政府風險補償金匹配相同額度的風險敞口,共同構成風險補償金。“科技通”大大降低了企業的貸款成本,優化簡化了企業申請貸款的程序流程,是優化信用貸款模式的一大創新,也是當前市場上極具競爭力的信用貸款產品之一。

  建立“四個一”風險緩釋機制

  解決企業融資困難 緩解銀行貸款風險

  “地方政府在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上,不能將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簡單歸結為銀行惜貸。地方政府要在這當中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只有真正把企業情況摸透了,把工作做實了,才能真正緩解銀行貸款風險,銀行也才樂意發放貸款,從而有效解決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成都高新區經貿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結合企業梯度培育、信用信息平臺建設等工作,可以為金融機構產品創新提供‘靶子’,為中小微企業和銀行間嫁接橋梁。

  “成都高新區的實踐表明,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本質上是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信息不對稱,導致了相互之間的不信任,地方政府在此處就大有可為。”該負責人表示,“成都高新區的做法是在建立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庫一池一辦一會’的‘四個一’四層風險緩釋機制,有效緩解銀行的貸款風險,幫助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的過程中放開手腳,大膽創新與突破。同時,加快構建成都高新區企業信用信息示范平臺,著力改善銀行和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

  據悉,成都高新區“一庫一池一辦一會”四層風險緩釋機制中的“一庫”即企業庫,由地方政府建立小微企業培育庫,既改善企業與金融機構間的信息不對稱狀況,又能夠為資本市場源源不斷地輸送具有持續增長潛力的科技創新型優勢企業和項目。“一池”即風險分擔資金池,由政府拿出一部分資金與銀行、擔保公司共同建立風險補償資金池,分擔金融機構的貸款風險。銀行在風險資金池的額度上,按一定放大倍數對小微企業貸款,有效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杠桿率。“一辦”即管理辦公室,由小微企業培育主管部門、擔保(保險)、銀行、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等共同組建,實現貸款審批的聯動機制,有效提高企業在貸款申請中的效率。“一會”即項目專家評議會,當企業庫里面的創新型科技中小企業提出貸款申請后,成都高新區金融辦將組織專家對企業的技術、市場、信用方面作出評價,并將專家意見提供金融機構作為決策依據。

  “對于企業而言是‘四重貸款增信’,對于銀行而言則是‘四重風險緩釋’。”該負責人說,“通過建立‘四個一’機制,成都高新區有效嫁接了融資企業與貸款銀行間的橋梁,極大地緩解了區內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

  政策聯動和服務支撐“雙管齊下”

  提升財政資金引導作用 形成梯度培育的創新發展格局

  據悉,2014年,成都高新區幫助156家企業獲得貸款貼息和擔保費補貼資金3266萬元。截至目前,已累計幫助1300多家次企業獲得貸款貼息和擔保費補貼資金1.62億元,顯著降低了企業信貸融資成本。

  “目前,成都高新區債權融資補貼政策已成為全國各地區中補貼時間最長、補貼范圍最廣、補貼資金量最大的降低融資成本政策之一。”成都高新區經貿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2008年起就制定實施的貸款利息和擔保費補貼政策為例,經過幾次延期和修訂,政策扶持范圍不斷擴大和拓展,對科技中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債務類工具直接融資、融資租賃方式融資給予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40%的利息補貼、擔保費40%的保費補貼,對于增速較快或承擔國家級重大專項的企業,利息補貼和擔保費補貼比例提高到70%。”

  在確保政策聯動發揮頂層效能的基礎上,成都高新區同時把融資服務水平的提升納入工作重點:銀企對接行業化,針對主導產業不同行業特點和融資需求,開展系列專場銀企對接會,例如針對節能環保行業組織開展“節能融易貸”、“綠色金融”產品對接,針對軟件行業組織開展“軟件著作權質押”等產品對接;銀企對接園區化,根據專業園區行業集中度高、生產場地集中、企業協作度高的特點,制定針對園區的專場銀企對接會,通過園區管理方協助銀行做好盡職調查,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銀企對接階段化,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的融資需求特點開展銀企對接會,例如針對初創期小微企業對接擔保方式靈活、貸款額度小、審批流程快的產品,針對成熟期的企業對接貸款期限長、貸款額度高的產品,針對擬掛牌上市企業對接股權質押類融資產品。

  “在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過程中,我們將圍繞成都高新區‘三次創業’確定的‘4+1’主導產業體系構建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圍繞企業梯度培育進一步完善政策扶持和金融扶持體系。” 成都高新區經貿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高新區將進一步促進科技和金融的結合,通過不斷深化金融服務政策、打造金融服務平臺、完善金融創新產品鏈,進一步實現財政扶持資金的市場化、金融化和杠桿化,有效提升財政資金的引導放大作用,增強政策扶持的精準度和有效性,使金融服務在國務院關于成都高新區‘三區一極’的定位中發揮更大的支撐、保障和推動作用。”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