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本地新闻

"扶老人險"引熱議 江蘇顧客占十分之一

2015-10-20
来源:揚子晚報

  最近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支付寶裏低調上線了一款名為“扶老人險”的險種,保費僅有3元,保期為1年。投保之後,如果不幸發生“好心扶起受傷老人反而被訛”的狀況,最高可獲得兩萬元的法律訴訟費用賠償。據了解,“扶老人險”僅上線3天,就有2.6萬人參與投保,其中江蘇顧客占近十分之一,達2140人。

  雖然支付寶方面稱推出“扶老人險”是為了鼓勵善良,但依然有網友指出“如果真撞了老人豈不是也能獲賠”和“撞人和被撞的聯手騙保怎么辦”等問題。

  “扶老人險”

  這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保險?

  扶老人被訛 打官司最高能獲賠兩萬

  近年來,因為“扶老人”和“扶不扶”引發風波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引發不少社會討論。據《人民日報》的統計,截至今年10月前的149起因扶人引發爭議的案件,80%左右的案件真相最終被查明。最近兩年,隨著探頭等設備的普及,真相查明率已超過9成。

  此次支付寶方面推出的“扶老人險”,由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保,是保障因老人等摔傷撞傷等意外,被保險人提供幫助後反而被誤認為是肇事者,而訴諸法律所產生的法律訴訟費用,最高兩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扶老人險”除了賠償訴訟費用,還會無償贈送給投保人全年的法律咨詢服務,也就是說,如果投保人真的遇到了上述“被訛”或“碰瓷”的狀況,可以立刻向華安保險提供的法律咨詢服務商進行咨詢,尋求保障自身合法合理權益的方式。

  購買時,用戶只需要在“支付寶—財富—我的保障”裏點擊“扶老人險”,借助支付寶實名認證信息,無需額外填寫任何信息即可支付購買完成。理賠時,用戶只需撥打華安保險電話95556報案,並提交包括法院判決、裁定、或調解書以及訴訟費費用單據,華安保險在調查核實後,就會進行相應理賠,而且,理賠與否和訴訟輸贏無關,只要發生因扶起老人發生的訴訟,並產生相應的訴訟費用,無論訴訟輸贏都可以獲得理賠。

  這種保險究竟有沒有人買?

  江蘇2140人投保 近半來自南京

  “扶老人險”上線後,立馬引發網友熱議,支付寶官方微博在上線當日轉發就超過4000條,點贊數為3000。據支付寶方面透露,自10月15日晚間上線,該險種僅上線3天,就有2.6萬人參與投保。

  根據支付寶方面昨晚提供給揚子晚報記者的數據,江蘇省共2140名用戶購買,南京市有936名用戶購買。

  從已經購買的2.6萬名用戶來看,年齡段分布中80後和90後是絕對的主力,有2.4萬,其中25歲及以下的,也就是90後,占到所有投保用戶的57%。可以看出這些年輕人,對互聯網的接受程度比較深,願意嘗試這些互聯網保險,同時,他們在有愛心的同時維權的意識也比較強。還有個有趣的統計是,這些購買扶老人險的人群中,男性占到了絕對主力,占比達74%,女性只占到了26%。

  3大焦點

  如果真的撞了,只要打官司也能獲賠?

  針對“扶老人險”的賠付前提,昨天有網友吐槽說,“如果是撞了老人的人投了這個險,只要鬧到法院打官司,豈不是也能獲賠?”

  揚子晚報記者仔細研究了保險條款,發現雖然嚴格規定了只是保障因老人等摔傷撞傷等意外,被保險人提供幫助後導致被誤認為是肇事者,而需要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的法律訴訟費用,但確實難以排除“真撞人也能獲賠”的可能。

  支付寶方面表示,這些糾紛,都會根據各種證據、材料和法院裁決等進行核實判斷,不會縱容壞人。而且如果是輸了官司,首先肇事者就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還有網友表示,“這個保險多買幾份是不是可以累加賠付,這樣就再也不怕扶老人了。”不過,如果仔細看了條款就會發現也不成立,因為明確規定了“本保障計劃每名被保險人最多可投保1份,多投無效。”

  華安財產保險同時表示,該產品銷售區域包括了北上廣江蘇、浙江等26個省市自治區。對於其他未設分公司的地區,“您也可完成投保,但後續服務可能會受到影響。”

  串通制造訛人鬧劇騙保,怎么辦?

  “扶老人險”問世後,有人點贊“這款產品是為正能量保駕護航”,也有人質疑賠付上限和方式不解決的話,只能是噱頭。甚至還有人擔憂,“如果有個年輕人跟一位老人串通好,先花3塊錢投保,再去訛保險公司怎么辦?”

  南京首批外資保險代理人、第三方保險機構負責人熊勇分析,實際操作上可能性不大。因為財產險的原則之一是用於彌補被保險人的損失,但不能為其盈利。舉例來說,如果一戶人家投保了一款財產險產品,家裏陽台掉下的花盆砸到了路人,由此導致的賠償損失可在保險限額內賠付,但所賠數目不能超過實際損失。“比如投保‘扶老人險’後真出險,法律咨詢費是3000元,雖然承保的上限是2萬元,也只可能賠3000而不是2萬。”

  熊勇表示,“扶老人險”最終賠付的是法律訴訟費用,會導致“騙保”難度增加。如果有人投保後出險,第一方是老人,第二方是投保人,第三方是法律機構。因為賠償是給第三方法律機構的,因此要想“騙”過保險公司必須三方都有“默契”,這樣的成本將遠遠大於獲利。

  保費才收了6萬,這產品能成功嗎?

  熊勇分析,3元保最高2萬,這意味著其費率為萬分之1.5,跟常規的財產險費率差不多。“目前聽說2萬多人購買了該保險,聽起來不少,但保費一共不過6萬多元,這很難形成規模保費。”從保險角度講,規模保費達不到,保險公司就很難盈利。

  在熊勇印象中,早些年也曾有家公司“試水”過類似險種:如果發揚愛心扶老人被訛詐,由保險公司賠付,但最終叫好不叫座。他個人認為,此次說不定也會像“賞月險”等一樣,熱鬧一陣後沉寂。不過對保險本身而言,這次被熱議是好事:一方面有助於宣傳正能量,對願意堅持愛心的人士給了一份肯定。另一方面,也是保險更走進生活的一種方式。

  “社會意義大於產品意義。只要大家議論這個產品,形成話題,其使命就達成了。”他個人認為,不排除保險公司將其作為營銷類產品的可能,或者有些社區、團體說不定會出於鼓勵正能量的角度用於贈送、引導先進。

  2點爭議

  扶人都要投保了 社會道德有裂痕?

  南京市社科院唐啟國教授昨晚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於扶助老人這種美德和社會正能量的東西肯定是應該弘揚,推出扶老人險,其實沒有必要像有些人那樣憂心忡忡,認為是顯示了社會公共道德裂痕的悲哀。扶老人險通過一種經濟手段,去刺激和促進一種善舉,這種經濟手段無疑在短期是有效的,但從長期來看,肯定是不夠且短暫的。

  結語:最終要實現善舉的自發性和廣泛性,要靠整個社會法制制度和道德規范的完善、人群整體素質的提高等等,而非一個企業一個商業企劃所能完成。

  商家“劍走偏鋒”

  是商業化炒作嗎?

  有網友認為,“扶老人險”純粹是保險公司一種吸引眼球的商業手段,扶老人是社會問題,不該如此商業化。

  江蘇彰信律師事務所徐駿律師認為,這件事應該分兩方面看,首先這是個商業行為,商家有自己的商業目的。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其中也是有正面的社會效益的。大部分民眾在訴諸法律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或者擔心可能產生的高額訴訟費。這時候這種保險對人們的心理安慰和正面暗示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善舉。

  結語:對於任何一種鼓勵善舉的商業形式,大可不必急於從道德角度抨擊,重要的是能推動社會幸福度和道德感的提升。

  從這一點上來說,這與重獎拾金不昧,見義勇為是一個道理,也是開啟了一種新的“道德治理”思路和有效嘗試。(徐曉風 馬燕)

[责任编辑:郑婵娟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