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上海 > 特别报道

富有睿智的上海簡稱"滬" 究竟從何而來?

2015-10-21
来源:新民晚報

  青浦的崧澤文化是海派文化的源頭。而發端于唐代天寶五年(746年),繁華于宋代的青龍鎮是最早上海的古鎮,相傳因三國東吳孫權建青龍戰艦而得名。并由晉朝虞潭、袁崧鎮守的“滬瀆壘”演變而來。位于吳淞江畔(俗稱為蘇州河)出海口的青龍鎮,是上海最早的對外貿易港口。其下游村落多為漁民聚居。他們普遍使用一種叫做“滬”的竹制漁具,當地人稱之為“籪”。

  青浦地處太湖平原的水網地帶,境內水系發達,河流眾多。擁有十一個西湖之大的淀山湖等21個湖泊,水域面積占全區總面積的四分之一。青浦自古是人類宜居、宜業的魚米之鄉和風水寶地。從考古發現來看,早在六千年之前,上海先民已經在這里捕魚種稻,生活繁衍。水鄉處處“風吹蘆葦倒,湖上漁舟飄”。《章練小志》中曾記載:“瀕水之鄉民多業漁,取魚之術亦備……編竹而沉之,謂之橫簾。橫流而截之,謂之籪扣……”籪(滬),是青浦先民用智慧發明的一種專門捕撈魚、蟹的工具,其制作工藝科學而精細,它利用潮水的漲落原理,選擇在江河湖泊的岸邊,設置的一道道攔河竹壩。在“籪”(滬)中,漁民們巧妙地布下了各種陣形的回籠,并在竹簍內放上魚、蟹喜歡的誘餌,吸引它們順著竹簾一路前來,經過易進難出的“八”字形籪連,最后都逼走“華山一條路”,游到各個“庫”中去。為了避免螃蟹翻越竹簾逃脫,漁民們在籪(滬)的竹簍上,安裝上竹蓋子,真是漁網恢恢、疏而不漏。當地的漁民,往往會根據不同的魚種、潮汐的流速,制作特供的漁具,諸如捕蟹用的蟹籃、掛籃;捕鰻用的鰻橋;捕蝦用的蝦籠等。隨著當地漁民捕魚實踐的日趨豐富,傳統的“籪”,又衍生出硬籪和軟籪兩種漁具。兩端插到水底固定不動的籪,稱之為“硬籪”,多用于河道中。而在相對平靜的湖泊中,則使用潮來倒伏、潮去站立的軟籪。漁民們在夜晚捕蟹時,還會點盞煤油燈,引誘它們順著竹簾爬入籪中,成為甕中之“鱉”。

  “籪”富有水鄉人的智慧,從古到今,引無數文人墨客競相歌頌。南朝顧野王《輿地志》曰:“插竹列海中,以繩編之,向岸張兩翼,潮上而沒,潮落而出,魚蟹隨潮礙竹不得去,名之曰扈。”唐代生活于吳淞江畔的陸龜蒙在其《漁具詩序》中說:“網罟之流,列竹于海澨,曰滬。”陸游則詠道:“村村作蟹籪,處處起魚梁。”清代的魏秀仁在小說《花月痕》中,曾這樣描述“籪”道:“兩岸漁簾蟹籪,叢竹垂楊,或遠或近,或斷或續,尤覺得煙波無際……”好有詩詞的意象,現場的感受。

  在制“籪”的工藝上,當地的漁民,也很有講究,每年的春季為漁具制作期,采購一定規格的新竹,進行私人“訂制”。各顯神通、各領風騷,充分發揮各自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創新發展,涌現了“張家籪”、“李家籪”等漁具品牌。讓“甕中捉鱉”,效益最大化。讓“守株待兔”,捕魚科學化。據當地漁民回憶,一個“籪”,一天能捕捉到一千多斤魚,五百多斤蟹,收益十分可觀。“籪”的產生,帶來了當地漁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到籪上捉魚捉蟹去”,成為當地人經常會說的口頭禪。淀山湖地區的阿婆們,興起了邊做蝦籠,邊喝“阿婆茶”的民俗。青浦不少地名、路名,往往用“籪”來命名。諸如:陸家籪路、姚籪村等。民間還流傳著張良走訪吳淞江、淀山湖,向當地漁民借智慧,巧用竹籪捕魚的原理,炮制了“八卦圖陣勢”,協助劉邦大破楚軍的智慧故事,成為當地水鄉人的歷史記憶。

[责任编辑:李曉尚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