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云南 > 本地新闻

云南共有1329位百歲壽星 昭通市達184人

2015-11-02
来源:云南網

  

  王嘉瑜老人與老伴依偎看雜志

  日前,記者從省老齡委辦公室得到一組數據,截至今年9月,我省共有百歲老人1329人,相比去年(1393人)少了64人。其中,昭通市的百歲老人數量最多,達184人;昆明市位居第二,共有170人;迪慶的人數最少,只有7人。

  據省老齡委辦公室統計,今年122歲的怒江州貢山縣傈僳族老奶奶打蘭彎依然是其中最年長者。這些百歲老人中,100~104周歲的有1178人、占百歲老人總數的88.64%。在學歷方面,百歲老人中多為文盲,昆明市五華區的趙春谷老人(101歲),是其中唯一的研究生。

  如何關懷

  昆明5年發放高齡補貼近3億

  記者從昆明市民政局獲悉,近年來,昆明市逐步提高高齡保健補貼(以下簡稱高齡補貼)標準、規范高齡補貼發放工作。5年來共辦理老年優待證25.6萬本,全市每年有12萬多名80周歲以上老年人,150多名百歲老人領取了高齡、長壽補貼,5年共發放高齡補貼近3億元。今年發放補助標準為:80~89歲,每人每月50元;90~99歲,每人每月100元;100歲以上每人每月300元。

  對于60歲以上老年人持續開展優待服務,在醫院、商業網點、旅游景區、公廁、車站等主要服務窗口設置了老年人優先、優惠或免費的標志,老年人免費進公園、入公廁,免費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和免交普通掛號費等26項優待優惠政策得到較好的落實,5年來各級政府為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財政補助已超過10億元。

  我省百歲老人長壽補貼月均412元

  據了解,云南在全國率先建立健全高齡補貼制度,到“十二五”末,80~99周歲老年人保健補貼每人每月不少于50元、百歲老人長壽補貼每人每月不少于300元,并建立逐年提高的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今年6月底,全省近78萬80周歲以上老年人領取高齡補貼,80~99周歲老年人的保健補貼標準達月人均54元,百歲老人的長壽補貼標準達月人均412元。“十二五” 期間,全省已累計發放高齡補貼20億元。

  長壽秘訣

  101歲的王嘉瑜老人:“定點”生活 不沾煙酒 愛看外文書

  西山區金碧街道辦事處得勝橋社區住著一位百歲老人。他叫王嘉瑜,今年101歲。王爺爺一生不沾煙酒,過著偏差不足半小時的“定點”生活,平日里最大愛好就是看書,而且還是法文書、英文書。

  來到老人家時,王爺爺正和95歲的老伴趙鳳稚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當時播的是國內新聞,聲音開得很大。王爺爺聽力不太好,這種音量剛好能聽清。不大的兩室一廳里,到處能看到兩位老人的照片。趙奶奶說,老兩口幾乎每個10周年的結婚紀念日都會去合影留念。

  因為聽力原因,王爺爺的話不多。趙奶奶說,老伴一輩子不抽煙、不喝酒,平日生活非常簡單,也很規律。“尤其是退休后,我們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稍事活動后,8點左右吃早飯,12點左右吃午飯,下午6點左右吃晚飯,前后的時間不會偏差半小時。”

  在趙奶奶口中,老伴是個肉食動物,“現在年紀大了,只能吃些紅燒肉、千張肉等軟糯的菜,不過他也不貪多,一般幾口就會收筷!”

  王爺爺是我省百歲老人中少有的高學歷,1985年從云南大學外語系退休。“退休后他的最大愛好是看書,而且大多是外文書。”說話間,趙奶奶引著記者來到書房,幾個大書柜里裝的都是書,絕大多數是外文,還有不少字典。

  “這本書就是講緬甸的人文地理。”王爺爺向記者說起他正在看著的一本2009年7月號英文雜志《國家地理》。記者注意到,雖然年事已高,但老人的學習熱情不減,每遇到不懂的詞匯總會隨手翻查字典,并用筆標記下來。其中一頁就專門在“stoats”旁邊標上了“雪貂”,另一頁在“gruecome”旁標注“可怕”。“以前他最喜歡在書桌前看書,腰板坐得筆直,我最喜歡他這一點,你看多帥!”說起相伴71年的老伴,趙奶奶滿眼愛意。她告訴記者,這些雜志都是定居國外的孫子寄回來的,每次他們回國還會說幾句外文。

  老兩口也有磕磕絆絆的時候,“以前他脾氣特別好,現在固執多了。”趙奶奶說,兩人現在經常會為買東西的事拌嘴,“他一買就買很多,吃又吃不了多少。”

  春城晚報記者 宋金艷 蘇穎

[责任编辑:郭美红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