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北 > 本地新闻

看長江經濟帶中的“鄂腰挺起”

2016-01-28
来源:香港商報網

  聚焦2016年湖北省”二會”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李石林 童惟喜 邱保華报道:十二五期間,湖北地區生產總值先後跨2萬億、逼近3萬億,年均增長10.7%,在全國的位次由第11位上升到第8位,實現5年前進3位的重大突破;人均GDP達8000美元,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地區行列;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先後邁過2千億、3千億兩個大台階,由全國第20位上升到第9位。

  1月26日上午,湖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武漢開幕。湖北省省長王國生向大會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工作時,王國生說:湖北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影響和經濟下行壓力中,克難奮進,穩步前行,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總量跨越、質效提升、位次前移”的競進態勢,勝利完成“十二五”主要目標任務,為“十三五”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數據顯示,民生福祉方面,湖北省新增城鎮就業五年累計超過400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達到1119.43萬人;353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2%和13.2%,達到27051元和11844元,農民人均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湖北省的“十二五”成績給湖北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值得慶賀,值得鼓與呼!在記者眼中,不僅是因為“十二五”期間,湖北社會、經濟、民生等各個領域發展成就鼓舞人心,更重要的是湖北的主政者在湖北省整體戰略規劃,戰略決策,戰略部署上的一盤旗下的精妙。

  請看記者梳理出的湖北戰略規劃1盤棋

  去年4月,國務院批複同意《長江中遊城市群發展規劃》。這意味著,長江中遊城市群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規劃》將長江中遊城市群定位為中國經濟新增長極、中西部新型城鎮化先行區、內陸開放合作示范區、“兩型”社會建設引領區。

  系列戰略機遇聚焦湖北

  去年6月,國務院發布《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大別山振興上升為國家戰略,涉及湖北五市;這也意味著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中遊城市群等國家戰略機遇之後,又一個國家級戰略惠及湖北。

  “一帶一路”引領湖北通江達海;南水北調受水區與水源地對口協作,湖北分享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長江經濟帶建設,激活中國第一黃金水道;長江中遊城市群,攜手打造第四極;大別山振興,掀起區域發展新篇章。

  五大戰略可謂各個精彩,布局合理,戰略規劃清晰,可操作性強,每一個與湖北都有關聯,更凸顯和提升了湖北在全國經濟空間格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

  百家央企湖北行

  去年9月 17日,湖北——中央企業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座談會在武漢舉行,百餘家央企主要負責人來湖北,圍繞共同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這一主題,與湖北共商合作大計。省內有關市縣、企業與央企現場簽署產業合作項目協議33個,投資總額6491億元。

  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開工

  去年10月22日,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全面建設啟動,將改寫鄂北地區幹旱缺水曆史。這是湖北省地方水利建設史上工程規模最大、覆蓋面積最廣、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工程,計劃總投資179.5億元,將惠及鄂北482萬人、363.5萬畝耕地,預計2018年建成通水。

  重大項目挺“龍腰”

  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開工、漢十高鐵全線開工、荊州長江公鐵特大橋主跨鋼梁合龍……一個個重大項目好戲連台,如火如荼,全省上下一片“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競進姿態。

  漢十高鐵,將串聯長江經濟帶和漢江生態經濟帶;荊州長江公鐵特大橋主跨合龍,將托起內蒙古至華中鐵路煤運大通道;全國第四、華中最大的天河機場T3航站樓雛形初顯,中部門戶機場優勢放大……重大項目帶來民生福祉、力促經濟轉型升級、凝聚起比學趕超的強大氣場,為荊楚跨越輸入強勁動力。

  率先在全國實現“村村通客車”

  12月15日,全省17個市州(直管市、林區)、100個縣市區、25989個村全部實現通客車,率先在全國實現“村村通客車”。

  湖北省委、省政府將“村村通客車”確定為当年的“一號工程”,組織省、市、縣、鄉四級十幾萬名幹部,組成1

  萬多個工作隊,下到全省所有村。經過一年努力,農民群眾得享“出家門、上車門、進城門”的便利。

  通過以上實例可以看出,湖北主政者的這盤棋下的四平八穩,布局精妙,步步為贏。既贏得了“十二五”,同時也為湖北的“十三五”可持續良好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而這盤棋中的重要戰略——“湖北長江經濟帶”則占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早在湖北省“二會”之前,記者應邀與武漢港務集團一位多年好友來到武漢新港陽邏集裝箱碼頭,當天上午雖然寒風凜冽,可映入記者眼簾的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只見“黃金水道”上途經該長江航道的船只來往有序,各大物流公司的集裝箱在港區碼頭堆放整齊、集散有序……日益繁榮的港口正在讓“黃金水道”充滿生機。而這僅僅是湖北省“十二五”規劃以來, 湖北經濟、社會、民生等各領域大踏步前進的一個生動縮影……

  有專家預測,長江經濟帶在未來15年經濟增長速度將超過全國經濟的平均增速,到2020年前後長江經濟帶的經濟總量將達到全國的50%。

  長江經濟帶是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轉型實施新區域開放開發戰略。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

  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11個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裏,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該經濟帶是國內長江流域最發達的地區,也是全國高密度的經濟走廊之一。該經濟帶國土面積約40萬平方公裏,1995年人口2億多,GDP總計1.4萬億元,分別占沿江九省市的27%、44%、62%和全國的4%、18%、25%,其人口密度、經濟密度和人均GDP分別為沿江九省市的1.6倍、2.3倍、1.4倍以及全國平均水平的4.5倍、6.2倍和1.4倍,在沿江九省市和全國的經濟地位及作用日益突出。

  如果把長江經濟帶比作成中國經濟版圖上的巨龍,目前,“龍頭”長三角已經躋身世界級城市群,“龍尾”成渝城市集群的發展活力與日俱增,而作為“龍腰”的長江中遊城市群,則肩負著盤活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特殊重要使命。而擁有長江幹線37%以上岸線的湖北省,占盡九省通渠地理優勢,交通區位優勢,產業轉型轉移輻射帶動優勢,搶抓長江經濟帶黃金發展機遇,湖北省勇擔建成“中部崛起”戰略支點使命當仁不讓。

  湖北省省長王國生所作的政府報告中形象的指出,“十二五”時期,湖北綜合實力實現大跨越。三大產業結構加快向更優形態邁進進,五大支柱產業加快向萬億元挺進,綜合實力實現大跨越,湖北省地區生產總值先後跨上2萬億、逼近3萬億,年均增長10.7%,在全國位次由第11位上升到第8位,實現5年前進3位的重大突破;人均GDP達8000美元,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地區行列;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先後邁過2千億、3千億,由全國第20位上升到第9位。

  經濟韌性大增強

  三次產業結構加快向更優形態演進;千億元以上產業由7個增加到17個,五大支柱產業加快向萬億元邁進;武漢進入GDP萬億元俱樂部,宜昌市、襄陽市雙雙超過3300億元,過千億元的市由3個增加到10個;新的增長動力加快孕育生成,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萬億元,居中部第1。 發展條件大改善 交通樞紐地位鞏固拓展,鐵路、高速公路、高等級航道營運裏程大幅增加,貫通全國全省的骨幹網基本形成,全省兩萬多個行政村開通客車;大通道、大平台、大通關建設實現突破,“漢新歐”“鄂滿俄”國際貨運班列常態化運營,武漢連接四大洲的國際客運航線達到39條。 民生福祉大提升 新增城鎮就業五年累計超過400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達到1119.43萬人;353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2%和

  13.2%,達到27051元和11844元,農村人均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數據很給力 看看湖北在全國到底“算老幾”? 政府工作報告,記者梳理發現,報告中,數據顯示:湖北糧食實現“十二連增”,總產超540億斤,創曆史最高紀錄。淡水水產品、菜籽油產量穩居全國第一。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超過65%,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到16.4萬家。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過萬億,居全國第5位。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始終保持在全國前列。

  湖北省工業總產值先後突破3萬億、4萬億;五年累計完成工業項目及技改投資超過4.5萬億元,增速居全國第6位;新增規上工業企業7000家左右。

  建築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由全國第9位進至第3位;全國行政審批事項最少的省份之一。市場主體總戶數達到412.8萬家,居全國第五、中部第一。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3978億元,居全國第6位;

  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27萬億元,年均增長10.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第二產業;十二五期間,進出口年均總量實現翻番,2015年出口增速居全國第三、中部第一。

  “走出去”企業數量增多,來鄂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由87家增加到241家。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2015年考評居全國第二。新增城鎮就業五年累計超過400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達到1119.43萬人。

  中央總書記赴湖北調研,長江經濟帶上升國家戰略

  2013年7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冒雨視察武漢陽邏港。站在長江邊的碼頭上,總書記作出了把長江“全流域打造成黃金水道”的重要指示。當年9月,長江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5年6月19日,湖北省政府關於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出台。這份作為湖北“落地”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行動指南的綱領性文件,明確了湖北在長江經濟帶中的發展戰略定位,以及提升長江中遊黃金水道功能、完善長江中遊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建設產業轉型升級支撐帶等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並明確了具體保障措施。

  主動對接長江經濟帶 大智慧融入

  2016年1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聽取有關省市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對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並對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提出新要求。

  會後,湖北省委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湖北貫徹意見。

  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表示,長江經濟帶橫貫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對於統籌全國區域協調發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具有全局性、戰略性重大意義。積極融入和對接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不僅是各級黨委、政府的應盡之責,也是地方經濟實現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重大機遇。

  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睿智的認識到,湖北作為長江經濟帶的上的“龍腰”,只有腰身挺立,長江經濟帶這條“黃金巨龍”才可以淩空飛舞!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曾分析說過,長江經濟帶的戰略定位,包括四方面內容:一是依托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二是做大上海、大武漢、重慶三大航運中心;三是推進長江中上遊腹地開發;四是促進“兩頭”開發開放,即上海及雲南。

  專家和領導的思路和意見不謀而合,2015年12月30日,經過近6個月緊張籌備,應運而生的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正式啟動。該基金由湖北省財政出資400億元作為引導基金,發起設立總規模達2000億元的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產業母基金,最終帶動約1萬億元的社會投資投向實體經濟。

  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等七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汽車、鋼鐵等傳統支柱產業的轉型升級,支持金融、“互聯網+”等現代服務業的突破發展,扶持綠色、科技、生態型農業及產業化。為體現國際化要求,將設立專項子基金、海外子基金,支持湖北企業“走出去、引進來”。

  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表示: “十三五”時期,湖北將深入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按照“繁榮經濟長江、涵養文化長江、建設生態長江”的思路,著力建設長江中遊發展的戰略支撐,著力建設內陸開放新高地,著力建設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

  長江經濟帶:目標定位很准

  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中國立交橋”。

  “十二五”期間,特別是近年來,湖北陸續建成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全國鐵路路網中心、全國高速公路路網重要樞紐、全國門戶樞紐機場和全國重要物流基地。

  推進武漢建設成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襄陽建設成為漢江流域綜合交通樞紐、宜昌建設成為長江中上遊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基本構建成為以武漢為龍頭,帶動襄陽、宜昌為“二翼”齊飛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十二五”期間,湖北加快武漢城市圈、宜荊荊城市群、襄十隨城市群發展,強化武漢在長江中遊城市群建設中的引

  領作用,逐年深化與“長三角”、成渝等地區合作,共建“中三角”,打造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

  在長江經濟帶這根“金腰帶”上,湖北省的戰略定位是: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中國立交橋”;長江中遊核心增長極;內陸開放新高地。“具體任務是建設"三大三帶"、實施六大工程。”目前,湖北省“綜合立體大交通、對外開放大通關、跨區域合作大平台”和“產業轉型升級支撐帶、新型城鎮連綿帶、生態文明示范帶”已布局成型。

  六大工程中,樞紐建設工程、產業升級工程、沿江城鎮化推進工程、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合作交流工程和沿江大開放工程正緊鑼密鼓有序展開。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湖北在布局綜合立體大交通方面,在航運方面,已有“武漢-宜昌”深水航道的建設、漢江的季節開發等重點建設項目;鐵路上,已開工的“武漢-十堰”高鐵已被列入長江經濟帶規劃,現在正在謀劃“宜昌-荊門-襄陽”的城際鐵路,形成一主兩副快速客運通道。

  不僅如此,長江經濟帶的黃金機遇還在持續發酵,參加2016年“湖北二會“的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要謀劃好、頂層設計好,舉全省之力,聚全社會合力,卯足幹勁,利用好這個重大發展機遇。

  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首戰一手好牌爭贏。

  從本報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看,每天,武漢至上海“天天班”從陽邏港出發,滿載電子產品、汽車零部件、日用品、服裝等貨物,72小時後抵達上海洋山港,成為開行速度最快、開行頻率最穩定的貨運直達班輪。

  在大交通,大物流方面。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建設正積極推進,荊江、漢江航道整治工程火熱鋪開,三峽翻壩運輸體系漸入佳境,湖北正加速構建中部地區立體交通網絡和中國“立交橋”式樞紐。

  在大通關,大平台方面。武漢市積極申報內陸自貿區,建立各地區、多部門聯動的“大通關”制度,整合核心流程和相關物流商務服務信息,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效率大大提升。

  凝聚共識,先行先試。從2013年的“武漢共識”到2014年的“長沙宣言”,長江中遊城市群四省會城市集體發聲,武漢、南昌、長沙、合肥相互投資額超過100億元,黃金水道成色十足。

  湖北的專家們倍受鼓舞,倍感自豪,紛紛為湖北長江經濟帶謀篇布局叫好,他們認為,把握長江機遇,湖北奮力作為,黃金水道將迎來又一個“黃金期”。

  長江經濟帶展望:黃金航道出黃金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湖北省內航運建設投資超過188億元,連續3年居全國第二位。以2013年為例,湖北省集裝箱吞吐量107萬標箱,居長江中上遊第一;港口吞吐量2.6億噸、水路貨運量2.44億噸、貨物周轉量1791億噸公裏,均居長江中上遊第二。

  目前,湖北長江沿線的人口和經濟總量在全省的占比都達到60%。湖北將長江經濟帶建設視為最現實、最直接、最受益的機遇,這一理念以形成共識。大力吸引外來投資,加快航道、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黃金水道;立足新型城鎮化進一步推進沿江開放開發。呈現出“重視程度高、保障措施實、推動力度大、實施效果好”的良好態勢。

  以湖北省鄂州市燕磯鎮為例,去年10月,投資300億元的順豐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機場落戶到這個昔日相對僻靜的小鎮。目前,這個貨運樞紐機場正在進行緊張的前期工作。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機場最後定址鄂州,就是看中它得“中”獨厚、背靠長江,水路、公路、鐵路都很發達的區位優勢,以及國家大力建設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前景。

  借助長江經濟帶戰略的東風,湖北大力吸引外來投資,一批客商在長江沿線投資興業。去年9月,在武漢召開的“湖北——中央企業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座談會”上,兵器裝備集團、中國電信等9家央企與湖北簽約33項,投資總額6491億元,其中投資100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達到15個。

  據記者了解,目前,以“億噸大港,百萬標箱”為目標的黃石新港已開港運營兩個多月,已完工的一期工程投入資金5億餘元。嘉魚長江大橋、石首長江大橋等一批工程開工,長江中遊“645”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漢江雅口航運樞紐工程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

  近年來,湖北在省內積極推進沿江開發項目,如浠水縣散花鎮對接黃石市、洪湖對接武漢市、荊州“壯腰工程”,並積極推動省際跨江開發,支持黃梅小池與江西九江跨江合作,鼓勵監利白螺積極對接湖南嶽陽,探索建立臨江工業(物流)園區等。

  據了解,下一步湖北將充分發揮區位、科教、岸線等優勢,著力提升湖北長江黃金水道功能,加快培育對外開放新優勢,構建較為完備的現代產業新體系,努力提升湖北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樞紐功能。

[责任编辑:郑婵娟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