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將農村住宅產業化做為精準扶貧的“推動器”

2016-02-24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訊】記者蔣劍、張延超報道:做為湖南省政府的的首席智庫,湖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經過深入調研,提出了推進農業住宅產業化建議,獲得了省政府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并要求先試點再穩步推廣。負責此項課題研究的省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粟志遠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常言道先安居后樂業,如何解決貧困農戶的住房問題是實現精準扶貧要解決的首要問題。而推進農村住宅產業化是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從貧困農村住宅的供給和生產端入手,通過研發適合貧困農戶需求的產業化住宅,既能有效提高貧困農村住宅的供給質量,助推貧困農戶易地搬遷,解決無房危房農戶住房難題,達到推進精準扶貧、建設美麗鄉村的目的,還能有效去除我省鋼鐵產能過剩,促進我省經濟轉型發展。

  一、農村住宅產業化與推進精準扶貧相結合意義重大

  粟志遠表示,產業化住宅是推動貧困農戶易地搬遷的有效手段。易地扶貧搬遷是一項從根本上幫助農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綜合性工程,是破解脫貧攻堅難題的重大舉措。根據省易地扶貧搬遷聯席會議辦公室的數據,“十三五”期間,我省需要易地扶貧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80萬人,23.0216萬戶。2016年計劃搬遷20萬人,58435戶。“十三五”期間,采取集中安置的54.57萬人、15.6萬戶,如果全部采取住宅產業化方式建造,農房建設及村莊配套設施建設資金按每戶20萬元計算,可以帶動投資300余億元。住宅產業化采用工廠生產構件,現場拼裝的建筑方式,可以實現住宅生產“六化”,即建筑標準化,構件生產工廠化,住宅部品系列化,現場施工裝配化,土建裝修一體化,生產經營信息化,尤其是標準化和規模化的生產,有利于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整體科學規劃、標準設計、裝配施工、精細管理,減少施工勞動力,既能提高房屋整體質量和貧困農戶居住水平,又能加快易地搬遷整體推進進度。粟志遠說,產業化住宅是解決無房危房農戶難題的最佳渠道。據初步統計,目前我省農村存量危房達198萬戶,其中8000個貧困村中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危房數量26.2萬戶,解決無房危房農戶難題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是實現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而目前我國農房建設大多采用半手工半機械的傳統方式進行建造,工期長、效率低、價格高,質量安全隱患很多。住宅產業化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建設周期短,質量可靠。從成本來看,目前我省東方紅建設集團等幾家企業開發出來“標準扶貧型”戶型:混凝土(PC)結構建設成本費800元/㎡左右(簡裝修),輕鋼結構建設成本為1169-1246元/㎡(簡裝修),如果能大規模推開,成本還有壓縮空間。而目前我省對無房或危房農戶住房補貼標準為最高5萬元每戶(住建部門每戶最高補助4萬元,扶貧部門每戶跟進補助1萬元),足夠貧困農戶建造一棟45㎡左右的住房。由此可見,產業化住宅是解決農村無房危房農戶難題的最佳渠道。粟志遠認為,產業化住宅是貧困地區美麗鄉村建設的有力保證。

  目前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農村,住宅建設缺乏整體意識和全局觀念,住宅結構松散,布局零亂,建房地點隨意,濫占耕地,資源浪費現象較為嚴重。產業化住宅采用符合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等標準的技術,以輕鋼結構產業化住宅為例,相關數據顯示,其能有效提高房屋使用面積6-8%,縮短施工周期50%,可減少40%的沙石、水泥使用量,使用時實現建筑節能75%以上,80%建筑材料可循環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建筑垃圾和碳排放量。同時,通過科學規劃相對集中建設農村住房,能夠騰出大量土地,促進節約集約用地,加快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粟志遠說,產業化住宅體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要求。當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成為經濟新常態下引領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基本政策。“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創造新供給,提高有效供給能力,提高供給質量,擴大消費需求,促進經濟發展。而落到精準扶貧上,推動農村住宅產業化正好體現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要求,一方面,從農村住宅的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研發適合貧困農戶需求的產業化住宅,組織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有效提高農村住宅供給質量,從而達到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精準扶貧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推動包括輕鋼結構房屋在內的農村住宅產業化,還能有效去除我省鋼鐵、水泥等行業過剩產能,促進我省經濟社會轉型發展。

  二、我省農村住宅產業化與推進精準扶貧相結合有基礎有困難

  粟志遠認為,農村住宅產業化與推進精準扶貧相結合其時已至。一方面推進精準扶貧力度空前,關于農村住宅產業化的扶持政策也力度空前。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對扶貧攻堅作出全面部署。湖南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將其擺在突出位置來抓,推進精準扶貧力度空前。同時,2015年以來,我省推進農村住宅產業化的力度也不斷加大,家毫省長、劍飛副省長親自就農村住宅產業化扶貧試點工作做出批示,劍飛副省長還專門組織召開省農村住宅產業化樣板房建設現場會,強調各級各相關部門要統一認識,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來推動這項工作。另一方面我省農村住宅產業化建造能力已有較好的基礎。當前,國內外產業化住宅主要包括裝配式混凝土(PC)結構、輕鋼結構和木結構三種。我省遠大住工、東方紅建設集團、沙坪建筑、航凱建材等企業都具備較強的產業化建造能力,同時也針對精準扶貧開發出系列產品。由省住建廳組織,省住宅產業化聯盟湖南東方紅建設集團、湖南北鑫、北京天創智業等企業在長沙市望城區白箬鋪鎮建設的湖南省農村住宅產業化樣板房展示區,為我省農村住宅產業化提供了觀摩展示的樣板示范,也為我省以推廣農村住宅產業化推進精準扶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已計劃在吉首市矮寨鎮坪年村、鳳凰縣山江鎮雄龍村先行開展農村住宅產業化扶貧試點。粟志遠說,農村住宅產業化與推進精準扶貧相結合其勢待成。一方面推進機制和支持政策體系仍有待完善和細化。目前結合中央精準扶貧和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的要求,地方各級主管部門還缺乏推動農村地區尤其是廣大貧困地區住宅產業化發展的統籌規劃和專門的支持政策體系,部門間的統籌協調難度很大,現行政策在農村落地較難,尚需進一步細化和明確。另一方面適合精準扶貧需要的建設主體、產品體系等有待多元化發展。我省貧困地區涉及范圍廣,各地地形、氣候、運輸條件等差別都較大,這就要求產業化住宅也要根據各地不同需要有多元化發展。但目前我省全省在建或已建成的近10個住宅產業化生產基地建設主體僅限5家企業,且生產均采用PC構件結構,木結構、輕鋼結構等涉足較少,未形成多元化市場競爭主體。粟志遠分析說,農村住宅產業化與推進精準扶貧相結合其風待鼓。一方面各級政府通過推廣產業化住宅來推進精準扶貧的認識有待統一。住宅產業化在我國尚屬新興事物,這兩年才漸成趨勢,在我省各區域的發展也不平衡,省會長沙市發展最快,勢頭最好,部分市州主管部門對住宅產業化工作認識不到位,對農村住宅產業化工作更是知之甚少。另一方面社會公眾,尤其是貧困農戶對產業化住宅的認知度和接納度有待提高。目前我省住宅產業化試點示范項目在中心城市區域內、保障性住房項目中居多,在農村尤其是貧困農村中很少,這就使得廣大貧困農戶對住宅產業化缺乏基本的了解,直接影響其對住宅產業化的接納度。

  三、下階段以推進農村住宅產業化助推精準扶貧要有思路有行動

  粟志遠經調研后認為,當前我省推進精準扶貧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任務重、時間緊、難度大。為此粟志遠提出了如下建議:

  (一)突出以健全推進機制為核心。一是省級層面在現有住宅產業化聯席會議機制基礎上,建議將省扶貧辦增加為成員單位,盡快組織專題研究以農村住宅產業化助推精準扶貧的問題。住宅產業化扶貧試點市縣也要建立相應機制,明確工作重點和責任,建立健全考評機制,確保工作順利推進。二是結合產業化住宅的建造方式,研究健全農村產業化住宅的實施機制,以經濟激勵政策優先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優先試行。三是建立全省住宅產業化扶貧考評機制,對推進快的地區給予獎勵,及時總結經驗并加以推廣,全面提高我省住宅產業化精準扶貧水平。

  (二)突出以完善支持政策為支撐。一是針對農村發展住宅產業化的特點,在與現有農村土地整理規劃充分銜接的基礎上,明確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和標準,制定住宅產業化扶貧財政資金投入、稅費減免、土地或補助資金獎勵、基礎設施建設、農房流轉等扶持政策,確保住宅產業化扶貧項目的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同步跟進。二是針對試點項目農戶,各部門整合扶貧資金、涉農資金,在農村危房改造、貧困地區特困戶補助、搬遷、避險、地質災害防治等資金予以重點傾斜。三是簡化農村產業化住宅報建手續和流程,免收扶貧型產業化住宅企業稅費,降低建設成本,減少扶貧資金壓力,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四是加大銀行信貸支持力度,建議對住宅產業化扶貧項目銀行貸款給予政府貼息。

  (三)突出以推進試點示范為抓手。一是按照“政策主導、規劃領引、市場運作、農民參與、共同發展”的原則,2016年上半年,在全省選擇2-3個易地扶貧搬遷、成片農村危房改造或整村改造的村莊,作為農村住宅產業化改善型、扶貧型項目,先行先試。在此基礎上,51個扶貧開發重點縣盡快選擇1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的村莊作為示范村,由政府出資建樣板房(包括改善型和貧困型),通過示范推廣農房建設樣板房。二是組織住宅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參與農村住宅產業化扶貧試點和示范建設,統籌布局、建設住宅產業化生產基地。

  (四)突出以推進技術突破為重點。一是整合包含規劃設計、部品部件生產、建筑建材、園林環保、智能商務、生態休閑農業和金融機構在內的大型企業,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和設備,組成農村住宅產業發展集團或聯盟。二是大力發展農村住宅產業化生產基地,以解決貧困農戶住房需求為目的,引導各生產企業立足自身優勢,開展新產品新材料的研發,以技術創新改進產品質量,降低建設成本,重點解決農宅建筑造價和質量安全問題。三是優化產品結構,采用便于在農村組建的結構體系,構件盡可能小型化,根據市場需求,推動PC結構、鋼結構、木結構多元發展。四是產品研發要以“記住鄉愁”為原則,根據當地生活習慣,因地制宜,充分體現當地民居特色,吸收地方傳統建筑形式優點。

[责任编辑:湖南管理员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