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商报专稿

貴安新區大數據產業吸金超160億

2016-03-03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 許入介、黃慶松:3 月2 日,2016云上貴州·大數據招商引智推介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這是貴州省繼2014年來,再次進京舉行大數據招商活動。貴安新區隨后舉行專場簽約儀式,云計算綠色IDC基地建設項目、貴安新區合利智能精密制造項目、聯影醫療影像大數據中心及設備制造項目、新浪網游戲產品開發項目、中國教育卡試點示范及教育卡備份中心項目等17個項目現場完成簽約,落戶貴安新區,簽約資金共161.03億。

  貴安新區管委會主任馬長青致辭.

  作為獲準設立的第八個國家級新區,國家賦予了貴安新區建設西部地區重要經濟增長極、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生態文明示范區三大戰略使命。白手起家的貴安新區,擺脫傳統發展的束縛,借天時、地利、人和,選擇了以大數據引領高新產業城市建設。

  而作為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制高點和創新創業首選地,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大數據信息產業投資者扎根貴安新區,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集聚在此,自2014年1月6日貴安新區批復設立以來,電信、移動、聯通、富士康、美國高通、華為、騰訊、浪潮、東軟、賽飛科技等百余家大數據及關聯企業紛紛落戶,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僅中國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通訊運營商在新區建設的全國性云計算中心,就將形成共10萬個機架、200萬臺服務器的巨大存儲和服務能力,在中國獨一無二。截至2015年底,貴安新區已注冊大數據及關聯產業企業超300家,園區大數據產業就業人數超過1.2萬人。

  2016貴安新區大數據招商引智項目簽約儀式現場.

  選擇貴安新區,大數據企業紛紛表示是被貴安新區的“硬”優勢和“軟”實力所吸引。

  貴安新區適合大數據發展的五大“硬”優勢,指天然的生態氣候優勢、顯著的要素保障優勢、突出的政策支持優勢、明顯的人才支撐優勢和強大的產業集聚優勢。貴安新區氣候涼爽、空氣清新,年均氣溫15℃,同時遠離地震帶,地質結構穩定,處于大數據中心建設的最佳溫度區間和地理位置,且位于黔中水利樞紐區域內,水量豐富,供電資源也十分充足,可滿足項目的用電需求,同時,勞務、土地等要素成本較低。突出的政策支持優勢方面,貴安新區在財稅、投資、金融、產業、土地、人才等方面享有國家賦予的廣泛改革試驗權和優惠產業政策,享受西部大開發和國家支持貴州大數據創新發展等先行先試開放政策,加之貴州省舉全省之力加快新區建設,能夠有效整合和集成全省數字資源加快建設貴安新區大數據基地。貴安新區人才支撐優勢明顯,在貴安新區規劃建設的花溪大學城、職教城建設初具規模,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中國創客聯盟總部基地和微軟IT學院、IBM大數據學院等落戶大學城,這里正快速成為創業城、科技城,為大數據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保障。

  貴安新區有適合大數據發展的“軟”實力。開拓創新是實現大數據在貴安新區生根發芽的源動力,為大數據產業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創新服務環境,在行政審批事項從700多項精簡到149項、實施“先照后證”和“三證合一”工商注冊登記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圍繞“放”、“管”、“服”,進一步壓縮行政審批環節、推行“一站式”服務,成立了行政審批局、市場監管局和綜合執法局,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創新人才隊伍,在與貴陽市、貴州大學合辦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研究院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東軟、中軟、浪潮、微軟等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定向培養跨學科的大數據工程師、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聚集優秀人才,加快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創新帶動創業,新區依托花溪大學城和清鎮職教城的建設和發展,以大學生創業和全民創業為重點,圍繞大數據及其關聯產業,制定“眾創大空間”戰略規劃、三年行動計劃和支持政策,設立總規模1億元的創客投資基金,推動新區成為創業基地、創新高地。

  為了更好地促進大數據發展,依托建設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發展集聚區等重要載體,貴安新區將與貴陽一起推動協同創新,融合創新、制度創新,為全國其他地區和各行業領域發展大數據提供有益嘗試和探索。

  目前,貴安新區正依托規劃面積為32平方公里的貴安電子信息產業園,布局建設了11.47平方公里的貴安大數據產業基地,同步規劃“貴安云谷”產業體系,全力加快已落戶的重大項目建設。

[责任编辑:董慧林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