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本地新闻

吳元全:工美行業需要“工匠精神”

2016-03-10
来源:香港商報網

  人大代表吳元全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馬恒姝、王嫻、吳正豪報道:3月8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南陽市拓寶玉器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元全接受了《香港商報》記者的專訪,就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工匠精神”,結合玉雕行業發表了他的看法。

  玉是大自然的瑰寶,中華民族的玉雕文化源遠流長,人們的愛玉之情歷久彌新,“以玉比德”,“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小到手中把玩的配飾、玉雕,大到居住的房屋建筑,歷代匠人們憑借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和專注創造出無數巧奪天工的藝術珍品,令人嘆為觀止。“對于報告中首次提到與工藝美術行業相結合的‘工匠精神’我倍感親切與振奮,玉雕行業更應該弘揚工匠精神。”吳元全指出,“工匠精神”就是要求在產品具備個性化特色、在質量和檔次上下功夫,即“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要人無我有,而非千篇一律;要精雕細刻,而非粗制濫造,目前工藝美術行業倡導工匠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每塊玉石的色澤各異、紋理不同,玉憑的是天然質地,如果是同樣材料,還要憑大師的智慧創意和創新,俏色妙用,就會出現來自大自然的美,達到巧奪天工、妙手偶得的效果,提高了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支付價值。玉料上顏色運用得不好,價錢就有天壤之別,行話叫“色差一分,價差十倍”。因此,玉雕產品可以說是最需要個性定制的產品。一件優秀的藝術產品需要匠人對藝術抱有不斷追求完美和極致的理念,花費極大的心思和精力,通過俏色、巧雕等專業的設計創作方式方能造就,而這也是對玉石工匠自身素質的考驗。吳元全認為,從事玉雕設計與制作必須具備造型能力,再加上豐富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審美,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吳元全表示,在經歷了玉器行業起落后,近幾年玉雕產品的行情不如以前,生意難做,有的從業者甚至轉行。在這樣的時期,報告提出的個性化定制對于低迷的行業能夠起到很大的指導作用,根據顧客的要求設計生產特色化個性作品,使得路子更廣闊,產品更加獨一無二。十三五規劃草案中提出的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計劃,即在全國建成一批技能大師工作室,1200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計劃培養出一千萬名高技能人才,他感覺很有必要。結合工藝美術行業,這些年由于部分從業者自身專業水平不高,導致了很多玉石材料沒有充分利用,發揮它的價值。高技能人才培訓將助力“工匠精神”的傳承和發揚,使工藝美術行業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

  吳元全計劃今年在公司旗下的拓寶玉器廣場設立專門的玉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玉文化博物館、玉雕大師工作室等,消費者在這里不僅可以學習如何辨別玉石真假,還能現場參觀大師制作玉雕,更有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由玉制成系列民族樂器組成的玉石樂器演播廳帶來的視聽盛宴,他的目標就是將拓寶玉器廣場打造成集參觀、學習、購物、玉樂器欣賞、旅游、餐飲為一體的玉文化體驗園。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