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甘肃 > 商报专稿

甘肅隴南創新扶貧模式 “股份制”助村民領百萬“紅包”

2016-04-13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見習記者寇剛 李琳報道:過去的幾年,對于甘肅省康縣鳳凰谷村來說,可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昔日人均年收入僅有2800多元的小山村,一躍成為了甘肅省脫貧致富的典型代表。2015年底,在甘肅隴南市康縣鳳凰谷村召開的雙聯脫貧奔小康分紅及擴股大會上,18名股東和19名貧困戶以及100多戶村民分獲分紅和獎勵共計92萬余元。

  這份百萬“大紅包”,對于鳳凰谷村民來說,來的并不容易。據了解,鳳凰谷村原名史家溝, 雖然距離縣城只有2.5公里,卻因為山大溝深、基礎條件落后、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差,人均純收入僅有2800多元,是個典型的貧困村。由此,甘肅省委展開雙聯行動以及聯戶干部的幫扶行動來幫助鳳凰谷村民走上“脫貧之路”。

  脫貧致富的道路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簡單,隴南市委干部不僅與鳳凰谷村村民一起修路架橋,改造危舊房,發展致富產業。此外,還立足鳳凰谷山水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推動雙聯行動與發展鄉村旅游深度融合,探索貧困山區農民入股分紅、參與旅游景區建設、搞活旅游業的新路子。

  據了解,2014年11月,由隴南市委組織部資助15萬元,村民籌資35萬元成立了康縣第一家鄉村旅游度假公司。發展到目前,已建成9家農家客棧、3家農家樂、1個農特產品銷售中心以及280畝的農業觀光采摘園,形成了“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了100多戶群眾就地就業。此外,2015年9月,鳳凰谷村還組建了建筑工程隊,總盈利達22萬元。

  短短幾年,鳳凰谷村的經濟漸漸發展起來,農民的腰包也慢慢鼓了起來。在這次雙聯脫貧奔小康分紅及擴股大會上,入股鄉村旅游度假公司的18名股東和19名貧困戶以及100多戶村民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分紅和獎勵。其中,村集體股分紅15.5萬元,19戶貧困戶分別從集體股中分得3000元,有42戶人均收入超過1.2萬元的村民獲得“率先小康獎”,18戶獲得“精準脫貧獎”,88戶獲得“小康建設獎”。此外,村“兩委”還對全村49名黨員致富帶頭人、孝敬父母好兒女、勤勞致富好家庭、新農村建設帶頭人、環境衛生模范戶、遵紀守法光榮戶、鄰里和睦文明戶及最美家庭每戶獎勵600元。

  鳳凰谷村這樣“股份制”的脫貧試驗,使鳳凰谷村群眾持續增收,極大地鼓舞了村民干事創業的動力。其創建的鄉村旅游公司的成功經驗,不僅為康縣,也為隴南市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