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甘肃 > 商报专稿

蘇童 張清華《金城講堂》共話當代文學

2016-04-20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見習記者寇剛報道:當蘭州市民還沉浸在賈平凹的鄉土文學中細細品味時,16日,“文化蘭州·全民共享”公益項目系列活動--“金城講堂”第二講在甘肅大劇院再度開講。我國當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蘇童,著名評論家、北京師范大學莫言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清華來到蘭州,為蘭州市民帶來了又一場文學盛宴。

  “金城講堂”本期的題目是“中國當代文學在通往世界性的路上”。在當日的講堂中,蘇童在幽默的語言中和觀眾打著招呼。他說“中國當代文學在通往世界性的路上,這個話題好像是為莫言準備的,他成功地走向了斯德哥爾摩,而我成功地走進了蘭州。”隨后,蘇童為現場觀眾們分享了他在文學方面的經驗。蘇童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我對世界的想象全部通過文學,那時候,薩特、卡夫卡、福克納等外國文學家及文學信息的轟炸,炸開了我作為一個作家的懵懂……”他回憶道:上世紀80年代是個文學的時代,沒有股票沒有網絡沒有這么多的影視劇可追,所以那時候大家的業余生活幾乎全給了文學。那時候討論文學氛圍很濃,在討論某個文學家的作品好壞時,好朋友們可以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掀桌子”的地步。

  記者了解到,此次還是蘇童第一次來蘭州。他說,沒來蘭州之前,我腦海當中的蘭州就是一條黃河穿越的城市,黃河把它分成了兩半,它其中勢必帶著某種隱喻,這種隱喻就是這座城市生活在古老與現代之中。蘭州這座城市有一種特別大的城市形象,她印刻有歷史的、時代的烙印。蘇童擅長寫女性,并且細膩入微。蘇童談到他文章中的女性題材,對于他被稱為“描寫女性最好的作家”感覺有點承蒙錯愛,他說,自己沒有寫過都市白領或者知識女性,小說中塑造的基本都是一些平常的市井婦女,對于這些女性的刻畫,緣于他童年的生長環境,母親的職業類似于現在的婦女主任,每天都可以聽到那些女性在他家跟他媽媽聊天,所以描寫女性的細膩心理對他來說就比較容易。

  蘇童精彩的演講結束后,張清華從學者的專業角度講述了自己關于文學的看法。他首先幽默地點評了蘇童小說的特點,稱他是個“自戀”的作家。他說,世界文學時代來臨后,人們從中發現了人類共同性,中國作家在知道了什么是世界性后,他們的本土性才有了更多的自覺性。這就是所謂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西方人喜歡的莫言太豐富,本土性含量特別大,地方性、民族性的東西太多太豐富;喜歡余華是因為他的單純性,而蘇童的風格正好介于他們倆之間。”

[责任编辑:董慧林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