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西 > 特别报道

赣西明珠宜春神采飞扬

2016-05-10
来源:香港商報

  亚洲锂都 禅宗圣地 温泉之乡

  赣西明珠宜春神采飞扬

  科技升级动力 创新决胜未来

  创新的制高点在科技,去年,在江西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中宜春上升了三位,是各个设区市中位次前移最多的市。在紧密结合自己的产业发展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科技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为宜春的发展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他们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手开展技术攻关,努力在全市锂电新能源、机电、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中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以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新产品推动企业新发展的路径。

  宜春市宜丰县的旭锂矿业有限公司,利用中南大学的技术与人才优势,实现了「从低品位锂矿石选出高品位锂云母精矿」的突破,技术经济指标全球领先。高安市与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合作,开展第三代移动半导体影院系统项目。与此相应,宜春在重点企业、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了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检测中心等项目,创建了一批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筑巢引凤,广泛聚集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改善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

  目前,宜春已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院士工作站6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专利申请量达到了3000件、授权1500件,均居全省前列。今年宜春还要力争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以上,完善和建设市级科技创新平台100个,力争全年实施200个以上产学研用科技合作项目,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大格局谋划旅游 强龙头带旺赣西

  旅游业是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的高成长的综合性产业,从经济影响看是动力产业,从社会影响看是民生产业,从生活影响看是幸福产业,从环境影响看是低碳产业,从前景和势头看是朝阳产业。宜春生态资源丰厚,历史文化灿烂,现有国家A级景区29个(1个5A、8个4A、15个3A、5个2A),省A级乡村旅游点37个(1个5A、11个4A、25个3A),4503处历史文化遗址星罗棋布,禅宗文化源远流长,月亮文化浪漫典雅,温泉文化独一无二,好人文化享誉全国,做大做强旅游的资源雄厚。

  近年来,宜春策应旅游强省战略,累计投入70多亿用於明月山旅游开发。其中由本土企业家投资4.3亿元的高山观光小火车项目,把赣西最精华的景点--羊狮慕串联起来;天沐集团投资打造的梦幻水城项目,突破了夏季旅游不旺的瓶颈;明月山缆车升级改造项目,使景区运量从每小时300人提高到1700人,日接待能力突破1.3万人;投入4.2亿元对温汤镇实施「六位一体」改造,赋予了更多的城市功能,使集镇品位显着提升,被誉为宜春的「上海小镇」,他们通过倾力打造「一区两镇」,力争把温汤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世界温泉健康名镇、中国温泉旅游名镇。

  每个人心中都有远方的期待,如何吸引游客来宜「春看花、夏避暑、秋赏月、冬泡泉」?去年以来,宜春全面唱响「一年四季在宜春」的主题,使宜春旅游呈现出旺季很旺,淡季不淡的喜人局面。目前,宜春正在推进奉新九仙温泉、铜鼓汤里温泉、万载田下古城综合开发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推进洪江禅意小镇建设,发展乡村体验游、禅宗文化游,丰富旅游业态。

  明月山旅游区成功晋升国家5A级景区,实现了赣西的零突破,龙头的高昂,使整个赣西旅游全局为之一振。下一步宜春将加快推进明月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温汤镇申报世界温泉健康名镇、靖安三爪仑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樟树筑卫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工作,及早谋划推动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智慧旅游等高级业态,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使宜春真正成为江西的旅游强市。

  「十二五」圆满收官 大宜春今非昔比

  「文德相宜,四海同春」。今天的宜春已是今非昔比了。与2010年相比,宜春经济社会实现了「五个翻番、六个突破」,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外贸出口五个翻番;生产总值突破1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明月山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0万人次,城镇化率突破45%,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00公里,实现了宜春发展史上的六大突破。

  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宜春摆脱「换挡焦虑」,化危为机、危中寻机、逆势而上。锂电、旅游、医药、酒、健康食品、机电等产业等产业还实现了精彩的逆势上扬,其中锂电产业在2013年还不到30亿,去年就已达到100个亿。旅游接待人次、综合收入分别接近和超过40%的增长。全市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数、境外上市企业数、中国驰名商标数均列全省第一,《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覆,成为全省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首个专项规划,宜春作为赣西大市的区域发展竞争力稳步提升。

  古今中外,凡有大境界者,必有大作为。近年来,宜春最显着的变化是极大地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三大指标」均跃入全省前三,工业增值税总量保持全省第二,工业用电量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突破3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70亿元。更有特色的是宜春县域经济崛起风景独好,财政总收入超20亿元县市区已达7个,其中丰城突破60亿元,在全国百强县中位列78位;樟树突破50亿元,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高安超35亿元,居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潜力79位。

  在新的一年里,宜春坚持优化存量与做大增量并重、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并重、资源利用与绿色发展并重,努力推进「8145」目标,使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800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000亿元、利税500亿元,聚焦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等10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加快打造一批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千亿园区,不断提升工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生态建设功在千秋 政务环境魅力难挡

  宜春的生态优势越来越为外界知晓,怎样化生态优势为现实生产力是宜春的大文章,特别是在雾霾肆虐的背景下,宜春的「幸福蓝」更加彰显出无穷的魅力。他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六字」方针,紧扣「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子」要求,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宜春样板,将「生态+」的理念融入产业发展中,积极招大引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打响「绿色生态」品牌,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协调并进,实现绿、富、美的有机统一。特别是以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家园,实现绿色富市、绿色惠民。同时加快形成丰樟高循环区、袁上万绿色区、昌铜四县生态区「三区」发展新格局。在坚定不移地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的过程中,他们扎实推进「金桥、金牌、金山」工程,进一步放大比较优势,蓄集发展动能。探索绿色工程,突出「净空、净水、净土」行动,加快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流域治理、森林质量提升等重大生态工程,全面实施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农村垃圾一体化处理,巩固提升宜春生态优势。努力把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打造成宜春的名片、江西的样板、全国的亮点。

  3月23日至25日,宜春市在深圳成功举办了全省第一个生态招商推介活动,这是宜春开启江西生态招商的破冰之旅;是宜春将「生态+」的理念融入产业发展,积极招大引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协调并进的积极探索。市委书记邓保生在招商推介会上强调,全市要加大生态招商力度,加快宜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步伐。此次活动围绕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生态旅游、有机食品等重点发展产业开展招商,精心组织和包装了202个重点招商项目。深圳及周边地区150余位知名客商应邀参会,现场签约重大项目20个,合同资金168.2亿元,其中世界500强2个,上市公司4个,国家高新技术项目8个。

  宜春是农业大省中的农业大市,近年来,宜春农业正逐渐改变分散经营的局面,推广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村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流转,形成集团作战优势,向产业化方向健康发展。高安引进的巴夫洛农业综合体项目,融农业生产、生态旅游、购物体验为一体,不仅让农民住上新房,摇身一变成了新型农民,同时拓宽了农业经营方式,实现收入多元化。

  宜春农产品天生丽质,绿色、有机、富硒等产品深受群众喜爱,价格大大高於普通农产品。丰城有机富硒优质米基地年加工富硒米10万吨,使当地农民收入实现翻番。宜春还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一批油茶精深加工企业,做响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精准扶贫工程中,宜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拓宽农业产业渠道,推进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手段,整合油茶、花卉苗木、中药材等基地,先后举办了栀子花节、茶花节,基地成为休镕观光旅游景点,人流高峰每天门票收入达3万元。

  良好的政务环境是宜春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道风景线,「用心服务」是宜春各级政府的庄严承诺,是宜春营造发展环境,形成「洼地」效应的保障。他们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巩固和扩大「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成果。推行行政审批零障碍、委托代办零收费、配套接入零负担、生产经营零干扰、各类服务零距离「五零」承诺,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开展降低企业成本行动,促进工商业用电用气同价,精简涉企收费项目,减轻失业保险缴费负担。推进「三单两制一网」建设,规范行政收费行为,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

  在加快推进法治宜春建设中,他们紧紧围绕「社会公正、社会诚信、社会秩序」三大关键任务,把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要求,贯穿服务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真正兑现「不让任何一个投资者在宜春受委屈」的承诺。通过优化法治环境,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到宜春来落户投资。香港商报记者 郭美勤

[责任编辑:陈明汉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