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要把容縣建設成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嶺南區域健康養生中心、嶺南區域商貿物流中心、嶺南區域文化交流中心‘一名縣三中心’。與全國全區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地處廣西東南,廣西最大的僑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沙田柚之鄉、中國鐵皮石斛之鄉、中華詩詞之鄉的玉林市容縣擲地有聲。
香港商報記者 馨瑤 闕琳晶
“創特”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容縣山川秀麗,人文薈萃,名勝古跡眾多,素有“天下奇樓·千姿容州”美譽。它擁有—批高質量的旅遊資源,是廣西資源最豐富、最集中、品位最高的地區之—。2013年, 處於兩廣接合部的容縣被列為首批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創建縣。2014年,該縣按照廣西黨委書記彭清華蒞容調研時指出的“六個一”(一閣樓、一嶠山、一故裏、一貴妃、一繡水、一僑鄉)創建思路,突出抓好重點旅遊項目建設,健全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加大旅遊營銷力度,旅遊特色不斷凸顯,全縣旅遊產業高速發展。2015年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520.8萬人次,同比增長29.8%,旅遊總收入44.4億元,同比增長29.2%。
“創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是我縣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調整收入差距的重要舉措。2016年,我們要以創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為契機,全面打造容縣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容縣縣委書記葛國科表示。
據介紹,接下來容縣將把創特工作當作推動全縣經濟轉型發展的一項大事來抓好抓實,以旅遊資源的整合開發推進旅遊產業跨越發展。抓好容縣都嶠山-真武閣景區聯創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大力推進鄉村旅遊、休閑旅遊和健康養生旅遊發展;同時,加快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加強旅遊宣傳,加快華僑懇親大會、國際龍舟邀請賽等大型節慶的籌備。通過一批旅遊節慶活動有效提升容縣知名度和影響力,把容縣建設成為桂東南向外延伸至港澳台乃至東盟地區的重要旅遊目的地,從而為全縣的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依托優勢 發力建設“三中心”
容縣古稱容州,曆史上曾是嶺南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容縣毗鄰粵港澳,背靠大西南,洛湛鐵路、南廣高速公路、324國道橫貫境內,西江黃金水道的繡江複航工程起點就設在縣城區,交通十分方便快捷。容縣還是“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深呼吸小城”和“全國綠化模范縣”……
如何把這些區域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從而為實現小康夢添磚加瓦?容縣提出了要“全面建設嶺南區域健康養生中心、嶺南區域商貿物流中心以及嶺南區域文化交流中心。”
首先,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全面建設嶺南區域健康養生中心。在實施大生態戰略,強化森林資源保護,鞏固“中國深呼吸小城”和“全國綠化模范縣”成果,打造“山青水秀天蔚藍”的健康養生大環境的同時,發揮“中國長壽之鄉”健康品牌優勢,強化野生紅菇產地保護,發展鐵皮石斛、金線蓮等健康養生食品深加工,扶持黑芝麻食品發展壯大。挖掘和發展“富硒”有機農業,持續推進一批獨具容縣特色的健康食品種植,打造健康養生種植基地保護區。
此外,深入開展“美麗容縣”鄉村建設,打造集農產品種養、生產加工、旅遊觀光為一體的健康養生產業鏈。依托都嶠山等自然資源,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深入挖掘和發展田園文化,逐步建設一批集曆史人文、田園風情、健康養生於一體的大型養生中心,著力把容縣建設成為嶺南區域健康養生中心。
其次,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全面建設嶺南區域商貿物流中心。實施大產業戰略:把創新擺在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位置,推動健康食品、電子信息、林產化工、機械制造、日用陶瓷、皮革皮具六大傳統支柱產業轉型升級。持續開展園區建設攻堅,推動經濟開發區向創新型、特色型、生態型發展,夯實產業承接基礎、
實施大交通戰略:全面構建現代交通運輸體系,為建設商貿物流中心築牢基礎。城區圍繞“一江兩岸四新區”發展思路,拓展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創新城市管理體制和模式,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現“十三五”城鎮化率逐年有效提高。同時,堅持把城鎮化建設與發展現代商貿服務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任務,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容縣特色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與此同時,大力推進文化發展,全面建設嶺南區域文化交流中心。實施大文化戰略:深入挖掘容縣特色文化資源,策劃、包裝以儒佛道三教合一為特色的宗教旅遊文化、以詩詞楹聯為特色的傳統國學文化、以擁有150萬海外僑胞而著稱的僑鄉文化、以生態長壽為主的健康養生文化、以藥食同源為特色的美食文化、以龍舟競技和山歌比賽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沙田柚種植為代表的農耕文化等特色文化。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我們要全面落實“五大戰略”,深入實施“六大攻堅”,全力推進“一名縣三中心”建設,為加快實現同圓小康夢打下堅實基礎。”容縣縣長趙翔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