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吉林 > 本地新闻

中日学者吉大”论剑“跨文化交际主题沙龙

2016-06-14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网訊】實習記者馬力報道:6月13日,由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中華網、CRI日語部共同舉辦的,以“跨文化交際中的中日文化交流”為主題的第14期中華網“世界觀”文化沙龍,在吉林大學東榮會議中心舉辦,現場觀眾達300人。

  此次沙龍云集中日大腕,有學者、社會評論家、時尚潮人、中日交流媒體人。沙龍期間,集作家、媒體人、運動員、大學教師等多重身份于一體的加藤嘉一,與吉林大學教授傅羽弘、東北師大日語系教授林嵐、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日語部首席記者謝宏宇以及另一位日籍時尚男代表淺井悠佑,圍繞“跨文化交際中的中日文化交流”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度探討。

  眾所周知,動漫產業在日本國民經濟和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深深影響了亞洲乃至全球的動漫受眾。動漫產業是日本第三大產業,有關數據顯示,動漫產業年營業額達“幾百萬”萬億日元。在日本,動漫產業早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沙龍現場,加藤嘉一分享了他對日本流行文化中動漫元素的特殊理解,他說,動漫文化對人生狀態有著浪漫的釋放作用。另外,作為一個在美國生活過的、又對中國文化相當了解的日本人,就中日文化的文學異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只要文學作品自身的質量、品質不變,無論中日國別,這個作品也肯定是會影響幾代人的。

  流行并非年輕人專屬,談及中日流行文化,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副院長 傅羽弘教授也侃侃而談。他提及,日語中現在還保留著相當多的漢字,一部分原因就是隨著流行文化的普及,受到了動漫等文化的影響,所以派生出了大批的新文字,比如“居酒屋”等等。另外,傅教授講到,明治維新以后,日本大量翻譯西方著作,原來古漢語是單音節字,但是現在就成了雙音節文字,也是現在日本文字發展的一個軌跡。

  東北師大日語系教授林嵐,曾經在日本生活、學習、交流,對于日本動畫的強大魅力、對于日本動漫對青少年的影響,有著深切的體會,她表達了自己作為一名學者,對日本動漫是怎樣承載日本文化這一現象作了闡述。談及日本的話語符號,她提到當下年輕人喜愛的話語符號---表情包。

  沙龍會場觀眾爆滿,長達兩小時的沙龍,很多同學都全程站著聆聽并未離場,并積極參與互動提問,幾位嘉賓也很認真熱情的回答了學生們的高質量問題。

  

[责任编辑:程向明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