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做好主體功能規劃是搞活洞庭湖經濟的前提條件

2016-07-25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訊】記者唐學偉報道:研究“楚文化”,不可不懂“水經濟和湖經濟”。如何做?新動能在哪?在湖南益陽召開的第二屆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綠色發展與生態文化建設論壇”,將尋求“答案”。曾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與中央領導一起座談的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樊杰先生主講了“國土空間”。樊教授表示,“要做好洞庭湖經濟,必須先做好主體功能規劃”。對此,與會專家表示贊同。

  洞庭湖有多重要?可以這么說,洞庭湖是長江的胃,集調蓄湖、資源湖和生態湖于一體。該湖跨岳陽、汨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小支流,由岳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由此不難想象,如果洞庭湖“感冒”,長江就“不舒服”,長江流域的生態、經濟就“不好過”。

  洞庭湖曾號稱“八百里洞庭”。到20世紀90年代末,據水利部門測算,有面積2579.2平方公里。有研究資料表明,受全球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等多重因素影響,長江中下游江湖關系近年來發生了顯著變化,總體表現為:荊江河道沖刷加劇、中枯流量水位下降、三口分流分沙減少,上游水庫蓄水期洞庭湖出口水位降低,導致了洞庭湖生產生活時有缺水、水質惡化加劇、生態功能退化等問題。盡管近年來,湖南下了大力氣保護環境,使得生態、防洪等方面的壓力有了較大的緩解,但“隱患”并沒有根除。未來江湖關系的“矛盾”或還將會加劇,洞庭湖目前面臨的問題或將更加突出。

  其實,長期以來缺乏“江與湖”主體功能的規劃,是導致“江湖矛盾”和洞庭湖經濟“欠發達”的主要原因。因此國家在“十一五”規劃中就提出,要注重主體功能區的規劃和建設。而國家確立建設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正是從“國家戰略”上出發,考慮了洞庭湖的“生態功能”的定位,做出的戰略部署。因此必然對洞庭湖有長遠的、合理的規劃。用樊教授的話說,這樣的規劃不能只是五年,應該是30年,甚至50年。因此,應該針對洞庭湖的不同的主體功能區,進行具體而長期的規劃,從而進行合理的產業布局。環洞庭湖經濟區的規劃定位,應該是要建設成為一個生態經濟區,因此必須突出強調綠色、低碳、生態,基于本地的資源環境承載力、開發強度進行合理的規劃,從而在實踐中針對不同的主體功能區有重點,有針對性的開發,并在政策上予以相應的支持。

  事實上,生態文明已成為洞庭湖最稀缺的資源。例如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城市污染問題,必將成為未來鄉鎮的“翻版”,因此十三五規劃已將鄉鎮的污水處理,作為考核的指標。為此,洞庭湖沿岸區縣,完全可以率先在洞庭湖區域實現鄉鎮污水處理全“覆蓋”,用生態文明助力“美麗洞庭”的建設。

  但是,有了好的規劃,還必須做到“有規必行”。唯有如此,才能走活湖南國土空間開發的“一盤棋”。才能通過主體功能的規劃與執行,來改變以往的“走一步看一步”,國土空間開發模式單一,分類開發辦法不多,重局部不重全局,國土空間開發沒有形成互補優勢,“顧當前不顧長遠”等問題。從而推動洞庭湖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分類開發,避免國土空間開發的雷同模式,防止“拔苗助長”或開發的“泡沫”現象。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實現均衡發展,成為湖南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责任编辑:湖南管理员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