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商报专稿

打造甘孜州全域旅游先行区 努力实现“五个好”

2016-09-15
来源:香港商报

  大渡河畔第一城——丹巴縣

  打造甘孜州全域旅游先行區 努力實現“五個好”

  ——訪中共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委書記何文才

  【香港商報訊】記者金山報道:丹巴是四川旅游西環線的重要節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旅游圈的一級支撐點,是嘉絨文化核心區和重要發祥地之一,享有“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古碉·藏寨·美人谷”和“東女國故都”等美譽。近年來,中共丹巴縣委、縣政府在中央、四川省、甘孜州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堅持一個優先,突出兩個重點,培育三大產業,強化四個提升,做好五篇文章”的“12345”經濟社會發展思路,團結帶領全縣人民圍繞打造甘孜州全域旅游先行區的目標,努力實現“五個好”,大力提高藏區群眾生活水平。

  近日,記者就走進丹巴,走進這座大渡河畔第一城,領略到了她奇異壯麗的自然景觀,旖旎瑰麗的民族風情,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歷史文化,日臻完善的投資環境以及極具魅力的發展前景,同時又有幸采訪到了康巴漢子、中共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委書記何文才。

  丹巴縣委書記何文才【前排左一】到聶呷鄉調研鄉村旅游

  群眾增收致富好

  “丹巴縣始終把帶領群眾致富作為全域旅游的根本點,從編制旅游規劃、提升民居接待、優化基礎設施等方面入手,著力打造全域旅游精品工程。”何文才眼中,丹巴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惠民的責任。他告訴記者,“當前丹巴縣有54個貧困村,2465戶,9286人,堅持優先發展旅游業,就是要讓旅游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

  據了解,近年來,因發展旅游業,丹巴縣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了,生活也越來越好。其中,“甲居三姐妹接待站”這個聲名遠揚的民居接待點品牌,正是丹巴旅游發展的一個縮影。如今,“甲居三姐妹”每年接待游客萬余人,純利潤突破60萬元,全村旅游接待戶達60余戶,輻射帶動甲居二村、三村等周邊兄弟村搞起了旅游民居接待,接待游客10萬余人次,就近解決就業1000余人,人均純收入從原來不到600元發展到現在突破上萬元。甲居藏寨的成功,為該縣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提供了成功的經驗,吸引了更多游客前來旅游,鄉村旅游已經成為該縣旅游產業發展的主力軍,為全面脫貧奔康目標的最終實現打下了堅實基礎。

  丹巴古碉

  縣域經濟發展好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丹巴縣以建設中國最美鄉村旅游目的地為目標,用全域旅游引領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努力提升旅游設施與服務能力水平。編制完成了《丹巴縣旅游發展規劃》及黨嶺、甲居、中路景區詳規,整合政府類、企業類項目資金15159.417萬元,集中打造甲居景區,啟動中路、黨嶺等景區開發建設,完成甲居景區主干道、環線道、邛山旅游公路和梭坡蒲角頂旅游公路等建設和公路沿線標示標牌、旅游廁所、觀景平臺、停車場等旅游服務設施建設。加快鄉村民居提檔升級,大力發展鄉村精品民宿和特色主題酒店。2015年丹巴縣接待游客75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7.43億元,是2011年的3.35倍。旅游業已成為丹巴縣最具優勢和帶動發展的富民支柱產業,財政增收、企業增效、農戶受益的“三贏”局面日益形成。

  “丹巴縣將著力構建以‘一個支撐中心、四條精品路線、六個重點景區’為特色的旅游產品體系,形成‘春看花、夏避暑、秋賞葉、冬沐陽光’的全時多元旅游格局,為游客提供不同的體驗和感受。”向記者勾勒描繪丹巴旅游發展的宏偉藍圖和美好前景時,何文才滿懷激情。

  生態環境保護好

  中路藏寨美景

  “綠色是丹巴的‘天然底色’,是發展的希望所在。”對此,何文才書記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告訴記者,近年來,丹巴著力打造嘉絨藏寨旅游村寨,實施新村建設項目65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按照“山植樹、路種花”構建綠色生態格局的總體要求,五里牌植被恢復、太平橋至東谷綠色長廊、聶呷片區森林植被恢復、巴郎人工造林等一個個項目全面落地竣工。丹巴縣還把“農旅結合”作為“全域旅游”的切入點,按照“一溝一品”“一村一品”產業布局,積極發展休閑農業、森林生態旅游,境內盛產蟲草、貝母、天麻等名貴藥材,出產花椒、核桃、蘋果等優質產品,釀酒葡萄品質極佳,藏香豬腿、生態土雞等特色農副產品落戶成都紅旗超市,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獲得整體認證。

  如今,一幢幢藏寨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環境中,遠遠看去,在青草綠樹之中,一幅幅絕美山寨畫卷展示在世人眼前。

  社會和諧穩定好

  “當前,丹巴縣面臨著改善民生任務繁重和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的雙重壓力。旅游業作為丹巴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具有覆蓋面廣、帶動作用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特殊優勢。”何文才一語破解丹巴發展之困。他告訴記者,丹巴縣有旅游民居接待戶160余戶,當地80%的農戶參與旅游服務行業,就業機會的增加,為群眾實現脫貧奔康的提供了更多的路子。同時,旅游業的興起,還更新了群眾的思想觀念,形成了對嘉絨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通過開發旅游文化紀念品26類上萬件,實現綜合收益120萬元。2015年以來,丹巴縣積極開展“五進+三”、“三亂一差”集中整治、法治宣講進景區以及鄉村治理法治宣傳等普法教育活動,建立公開接訪、聯動調處制度,暢通了群眾信訪渠道,連續兩年實現零非訪。

  如今,在丹巴的村村寨寨,全民法治意識不斷提升,社會和諧穩定繁榮。

  丹巴美景之黨嶺葫蘆海

  民族團結融合好

  何文才告訴記者,丹巴縣是以藏民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區,歷史上至少有5支民族在這里相互融合。長期以來,多民族和諧共融,多元文化相互交流,教育事業起步早,群眾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便捷暢通的語言交流、和諧包容的文化氛圍為實施“全域旅游”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隨著“古碉·藏寨·美人谷”等旅游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丹巴已成為自駕旅游的熱門之地,香港、臺灣、陜西、云南、貴州等地旅行社組團、自駕游等散客以及來自美國、法國、英國的入境游客大幅增加,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們不斷交流、交往、交融,在增進互信和共識的同時,對推動民族團結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如今,藏地第一所森林學校‘登龍云合’入駐該縣中路鄉,一種新的集‘體驗式’學習和‘認識鄉土’與當地融合互動的深度體驗式旅行方式,開啟了鄉村旅游的全新模式。”談及此,何文才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责任编辑:邓煜闽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