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全國百家名編名記赴湘聚焦“崀山模式”

2016-09-26
来源:香港商報

  (9月22日晚,新寧縣崀山國際會展中心,演員在表演歌舞《崀山歡迎您》。當天,由湖南日報報業集團組織、發起的“全國媒體精準扶貧(湖南)崀山行”大型采訪活動正式啟動。童迪 李健 攝影報道)

  【香港商報訊】記者伍均哲報道:22-24日,“全國媒體精準扶貧(湖南)崀山行”大型采訪活動在湖南崀山進行。來自全國的近100家媒體記者將全方位解讀旅游精準扶貧的“崀山模式”。

  “山之良也,浪也,崀也!”崀山景區以丹霞和丹霞—喀斯特混合地貌的峰、巒、谷景觀為主要特征,以雄、奇、險、秀、幽、雅為主要特色,具有極高的地質科學研究價值和美學價值。被中國丹霞地貌學創始人、中科院院士陳國達先生譽為“國之瑰寶、丹霞之魂”。

  “借得崀山云錦意,寫就旅游扶貧篇。崀山是世界自然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明景區和全球首個'世界外交官旅游休閑基地'。”在旅游推介會上,新寧縣委副書記佘芝云介紹。

  記者了解到,多年來,當地政府通過實施“旅游立縣”的發展戰略,突出旅游龍頭地位,創新了“旅游﹢”的發展路徑,以旅游業的大發展助推縣域經濟的大發展,旅游富民效應十分顯著,開創了旅游精準扶貧的“崀山模式”。今年7月,崀山景區被列入全國“景區帶村”旅游扶貧示范項目。

  六大經驗助力精準扶貧

  “春花秋色景色嫣”——通過土地流轉助推脫貧

  隨著崀山游客的增加,農業觀光游、生態體驗游等旅游新產品越來越受到游客的歡迎,窯市戴先生酒莊、窯市滿師傅生態園、崀山蔣家灘花海等用地規模相對較大的旅游休閑基地市場反響較好。崀山全鎮共流轉土地1340畝,3000多名群眾因此受益,既彌補了崀山景區以爬山為主之不足,又使部分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和在基地務工獲得雙重收入。

  “美麗鄉村仙草奇”——通過產業發展助推脫貧

  崀山因其獨特的氣候和地質條件,生長野生鐵皮石斛,且品質優良。為利用這一獨特優質資源,縣委、縣政府指導崀山當地群眾實現了大棚式、規模化種植。由于藥用價值高、市場行情好,鐵皮石斛已成為助推貧困群眾脫貧的致富產業。

  “門前淘金樂開顏”——通過就業助推脫貧

  通過就業增加貧困人員的收入是最有效、最直接、最持久的扶貧,也是幫助貧困人口脫貧的根本之策。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崀山景區共幫助群眾就業740人,其中排工60人、保潔員60人、護林員40人,景區工作人員80人,擺攤設點200人,農家樂服務人員300人,有80名貧困人口因此脫貧。

  “青磚碧瓦煥異彩”——通過危房改建和風貌改造助推脫貧

  今年來,縣委、縣政府投入資金3800萬元,對崀山鎮境內928座危房實施改建,1852座不是危房的普通民居進行了風貌改造。改建后的房屋呈現規范統一的“白墻抱紅柱,青瓦染素云”的風格。

  “綠水青山勝金山”——通過生態補償助推脫貧

  崀山景區大部分山林劃為國家生態保護林后,國家設有專門的補償金。縣財政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又每年安排資金100萬元用于景區生態林補助,使眾多的貧困人口享受更多的實惠,從而實現助推脫貧。

  “愛心助學匯暖流”——通過助學助推脫貧

  助學包括政府助學和社會助學兩個方面。浙江愛心人士陸關祥先生捐資420萬元,幫助修建崀山鎮中、小學校,并資助了60名貧困學生。新寧籍愛心人士、懷仁藥業董事長林承雄先生出資100萬,成立了懷仁美德教育扶貧助學基金會,將崀山景區的貧寒學子作為重點扶助對象。

[责任编辑:湖南管理员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