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商报专稿

追溯非遺之美 賡續別樣民俗:徽州“鬧元宵”

2017-02-13
来源:香港商報網

魚燈閃閃遊農家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吳敏 通訊員吳建平報道:元宵節,安徽歙縣北岸鎮瞻淇村魚燈閃閃游走古街到農家,通過這種特別的方式為新年祈福,讓游客感受濃郁鄉村年味。瞻淇村是有1300多年歷史的傳統古村落,歷來在正月初七到十八都要嬉魚燈,祈盼全村人一年內都能平安幸福。今年魚燈有6只3米長的大魚燈和60只小魚燈,意味著六六大順風調雨順。當地農民在臘月就開始扎魚燈,嬉魚燈不僅有打工歸來的年青人,更多的老人和小孩,魚燈游到那家門口都會放鞭炮迎接,迎福接福討個好兆頭。

  徽州,一個年味兒十足的地方

  徽州,一個年味兒十足的地方。不同的村子都有著不同的年俗,上九廟會、疊羅漢、打秋千、嬉魚燈、板凳龍……每一個習俗,都異常精彩、異常珍貴。

  徽州,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稱歙州,又名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從此歷宋元明清四代,統一府六縣(歙縣、黟縣、休寧、婺源、績溪、祁門),轄境為今黃山市、績溪縣及江西婺源縣,行政版圖相對穩定。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余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徽文化也成為中外學者重點研究的中華三大地域文化之一。1987年,國務院批準改徽州地區為黃山市。

  徽州--不止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以徽商、徽劇、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藝術形式共同構成的徽學,更是博大精深。

  假期已結束,年味卻依然不減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年」,是流年歲月里難忘的「鄉情」,是小時候最純最真的「感動」,是千百年落葉歸根的「情愫」……任時光催化打磨依舊熠熠生輝。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正月十五鬧元宵,這元宵要怎么個鬧法?除卻看花燈、吃元宵這些全國通用版不提,在徽州,那還真是鬧出了花樣、鬧出了精彩呢。

  徽州 "過年",一般從"臘八"(農歷十二月初八日)開始。十五為元宵節,家家吃湯圓(元宵),晚間舉行燈會,開展民間游藝活動。到正月十八日,"過年"基本結束。

  記者從黃山市旅委通過官方微信公布的黃山春節民俗文娛活動安排表顯示,很多地方的春節民俗文娛活動一直持續至正月十五元宵節。

傳統的舞龍

  春節前后,一則網絡消息正在預熱著古徽州百姓的雞年元宵節期盼:黃山市屯溪區黎陽老街將以“民俗文化大巡游”的形式,歡度元宵節。這些參與大巡游的民俗文化有:徽州花燈、黎陽仗鼓、隆阜抬閣、跳和合、舞蚌殼、舞布龍、舞獅等。這是黎陽老街大年初一的年俗文化通過央視與網絡向全國成功直播之后的又一新春歡訊。

  2月10日,正月十四,屯溪老街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黃山市中心城區大型民俗踩街活動正在屯溪老街、黎陽in巷精彩上演,色彩鮮艷的滾龍、獅子、蚌殼,鏗鏘熱鬧的鑼聲、鼓聲,從屯溪老街牌坊一路前行,走過老大橋,直至黎陽老街歡慶廣場,舞獅、仗鼓、抬閣、旱船蚌殼舞、舞龍、舞和合等一個個極具徽州特色的民俗表演沿途輪番上演,為元宵佳節增添了濃濃的喜慶氣氛。

  徽州區春節前就開始的“燈彩徽州吉祥年”首屆迎春燈會也一直持續至元宵節,游客除了可以前往欣賞各種精美花燈,還可以參加迎春燈會主題攝影大賽;巖寺老街上舉辦的徽州浪漫紅年貨節將持續至2月15日,游客可前往選購各色年貨,尋找記憶中的年味。

  休寧縣各色春節舞龍民俗活動豐富多彩,右龍和榆村村民于正月十五舞板凳龍,富溪、藏溪、鄭灣村民分別于正月十六、十七、十八3天舞滾龍,慶祝豐收、祈福新年;齊云山景區舉辦的上元天官賜福大法會,將持續至正月十五。

  黟縣宏村景區元宵節當天舉辦傳統的賽鳥活動,宏村賽鳥最早可以上溯到清朝,是一項傳統的春節民俗活動,從解放后到現在也已經連續舉辦了30余屆,近幾年隨著影響的越來越大,每年都會吸引不少海內外的人來參加賽鳥。

  每年元宵節,歙縣許村村民們都會表演著流傳1000多年的傳統民俗“舞大刀”。長錢燈、園蓋傘燈、各式花燈游舞十里長街,場面熱鬧壯觀。

  元宵節是徽州人的狂歡節

  對徽州人來說,元宵節也是個非常熱鬧的日子。

  正月十五鬧元宵,家家戶戶吃元宵。晚上還要送祖宗回山,在祖宗畫像前擺上酒菜,焚香祭拜,家家戶戶還要張掛彩燈,徽州區巖寺鎮的元宵戲燈最為盛行。元宵夜,城鄉村鎮張燈結彩,舉行各式各樣的鬧花燈活動,并有采蓮船、蚌殼精、抬閣、舞龍、鳳舞、地戲等游藝。

  元宵夜要鬧元宵,一些宗族祠堂如巖寺廣惠祠每年元宵節都要舉辦燈會,由各分支輪流主辦。巖寺燈會場景十分壯觀,有‘燈市’之譽,在徽州相當有名氣。明代巖寺人、狀元唐皋有‘六街燈火無雙鎮,十里笙歌第一橋’的聯語盛贊之。各分支制作的花燈各具特色,精彩紛呈,沿街懸掛的彩燈更是花樣繁多,有獅子滾繡球、鯉魚跳龍門、丹鳳朝陽、八仙過海、駿馬輕騎等。節前一日,主辦方還要從附近的汪公廟迎來汪越國公神像,供奉于廣惠祠內,并張燈五夜,演戲酬神,熱鬧非凡。潛口元宵日白天舞獅,晚上嬉‘痘王燭’(又稱梅花燭)。嬉龍燭時,前有鑼鼓、火籃開道,后跟嗩吶、細鑼鼓、菩薩轎等,‘火龍’在中間上下左右盤舞,場面十分熱鬧。巖寺、潛口等地還舉辦唱燈棚(即清唱,不化妝、不表演、不登臺,俗稱文武場)、猜燈謎等活動,以增添節日氣氛。

  呈坎村“擠饅頭”最有趣。在眾多的元宵民俗活動中,最有趣的當屬呈坎村的“擠饅頭”了。元宵日清晨,前、后羅氏宗族分別將長春社、永興社的神像用神轎抬到羅氏世祠和羅氏文獻家廟內的享堂,隨后將祠堂大門關上大半,留下僅容一人通過的縫隙。然后在喧天的鼓樂聲中,全宗族男女老幼各執樂器一件,拼命往祠堂大門里擠,擠進祠堂者,發給面粉制作的壽桃一對,每個約半斤,俗稱“擠饅頭”。活動時,祠堂內外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當天晚上,村中還要舉行盛大的燈會、舞龍燈、游神活動。游神隊伍要游遍全村主要街道,凡路過當年娶了媳婦或生了兒子的人家門前

  ,神轎要停下來,新媳婦將管轎人員點燃的一雙紅蠟燭接進閨房,然后贈送抬轎人一個紅包;生兒子人家,除了贈送神轎紅蠟燭三十四支外,還要設便宴招待抬轎人和宗族成員,并贈送雞蛋和紅包。游神活動直至下半夜結束,最后將神像抬回社屋內。

  據了解,在徽州各地,元宵節的燈會活動不只限于正月十五這一天。如西溪南自正月十三夜起至十六夜止。元宵前一日晚上十一點和元宵日傍晚,西溪南社廟里要舉行隆重的“發燈”儀式,凡吳氏宗族的新婚夫婦,均要邀請幾位有德有福的族人一同前往社內領燈一盞,“以兆多男”。陪同領燈的還有護燈的、提堂燈照明的、沿途燃放爆竹的,據《豐南志》記載,每年村里有數十戶領燈,每戶請四五人,約有二三百人之眾。雖在深夜,也非常熱鬧。

  可以說,元宵節是徽州人的狂歡節,也把整個春節歡樂、祥和、喜慶的氣氛推上了最高潮。過完元宵節就代表這年真正地過好了。

  徽州過年之別樣年俗

  徽州元宵樂趣多,近年來,黃山市注重非遺文化的傳承保護,每年在重大節慶活動上,都要將傳統民俗活動端出亮相,獻映廣大市民和游客觀賞,進而也使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社會發展中更好地發揮應有保護作用。包括央視等眾多海內外媒體紛紛聚焦報道,村民精彩的表演,向世人展示古徽州獨特的地方文化。以下都是充滿趣味性、精彩紛呈的民俗文化盛事,千百年來,祖祖輩輩,世代延傳,通過村民精彩的表演,向世人展示古徽州獨特的地方文化。

  汪滿田魚燈

  汪滿田嬉魚燈鬧元宵至今已有800多年,相傳在一個深夜,村莊被不明烈火籠罩,大家從睡夢中被濃煙嗆醒,發現身處火海無處脫身。當大家驚恐哭喊的時候,村里的溪水竟神奇的匯攏,托起一只碩大的靈魚和成千條小魚兒朝著大火的方向游去,面對火海,靈魚仰頭一躍,吐出一條水柱,很快澆滅了大火,村民得救。從此,汪滿田村的老老小小都奉靈魚為神明,為了感謝當年的救命之恩,每年元宵前后,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十六,連續四天,全村出動舞著紙扎的透亮魚燈,舉行浩大祭祀之禮。

  葉村疊羅漢

  葉村的疊羅漢起源于明末,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據傳明末年間,座落在三陽葉村西有一寺院。內有一位叫惠安的和尚,愛其寺環境清幽,便“掛單”在本寺院扎根,后金榜題名,位居“解元”。“解元寺”也由此而來。太平天國殘兵敗將潰退至葉村時,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僧人奮起抵抗,敵方敗退。后因寺衛疏忽,被敵方偷襲,團團圍住“解元寺”,縱火焚燒,40多位寺僧,無一逃脫,“解元寺”毀于一旦。葉村人為祭祀惠安法師及眾僧英魂在天之靈,保佑葉村百姓平安吉祥,每逢大年(閏月)的元宵節,以疊羅漢的民間雜技游街形式表示紀念,從而代代相傳。

  徽州板凳龍

  徽州板凳龍以“一丁一凳一小龍”,連成“一村一姓一長龍”,慶佳節、盼興旺、求發達的民俗意義一直流傳至今。因其龍身由一條條改良的長板凳首尾相接而成,故名徽州板凳龍,迄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2009年入選安徽省非遺名錄。夜幕降臨,伴隨陣陣鞭炮聲和兩千余人的歡聲笑語,一條巨型板龍在夜晚的風里和燈籠照耀下來回舞動,以鑼鼓伴奏,激情四射。

  三陽打秋千

  秋千架高丈余,成十字狀,可前后自由旋轉,地盤有四個大木輪。高達兩人多高的秋千架上端做4個小女孩,由6個大人推著秋千架前行,4位秋千姑都是八九歲的小女孩,是從村里挑選出來的,長相端莊甜美。打秋千的表演呢是以鑼鼓開道,舞龍助興。

  身穿古裝,臉帶彩妝的少男少女稱為地興,跟在秋千姑后面保駕護航。4位秋千姑坐在可以轉動的秋千架上,繞著三陽村走一圈,每到一個人口集中的地方,秋千姑們還要敞開嗓子歌唱,堪稱古徽州民間藝術中的“活化石”。

  雄村跳鐘馗

  歙縣雄村鄉的元宵夜,村民們是通過跳鐘馗來鬧元宵的。“跳鐘馗”民俗活動需要的演員眾多,有噴火,有撒紙,有撐傘,演員們的妝容很是嚇人,就是為了鎮住各路妖鬼。宰相故里雄村表演的是“鐘馗出巡”,以壯觀威武的氣勢取勝,原始古樸,寒氣逼人的殺氣震懾各路妖鬼。

  有關鐘馗的神話和故事歷代不衰,鐘馗的身世也被演繹得豐富多彩。民間常掛鐘馗的像賜福鎮宅,跳鐘馗舞祈福祛邪。

  綿潭村綿戲

  砍不完的九沙柴,打不完的漳潭魚,看不完的綿潭戲。青山秀水的深度鎮綿潭村坐落于新安山水畫廊中斷,是游覽新安山水畫廊的必經之地,其2145名村民多半姓汪。綿潭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民俗文化活動,尤其以“綿戲”最為盛名。

  相傳,明朝時期有一位驍勇善戰的將軍清明回鄉祭祖,而他的老家就在綿潭村。為了歡迎將軍榮歸家鄉,當地百姓興建了一座“將軍埠”,同時挑選能歌善唱的村民精心準備了一場戲劇表演,將軍回到家鄉祭祖后,看完這場精彩的戲,深受感動。于是,綿潭唱戲得以聲名遠播,并被命名為“綿戲”。

  “跳竹馬”和“軒轅車會”

  每到春節前后,在黃山區鄉村,人們自發把老祖宗留下的傳統民俗傳承并展示出來,像耿城鎮的“跳竹馬”、仙源鎮的“軒轅車會”、湯口鎮的“舞龍獅”、永豐鄉的“五福神會”等歷史傳承下來的民俗文化活動,充滿著人們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希冀。

  徽州的元宵習俗還有很多,只有過完元宵春節才算是圓滿。

  記者手記:作為“我們的節日”中的重頭戲,“正月十五鬧元宵”的元宵節,其悠久性、喜慶性、鬧熱性、草根性、平民百姓的喜聞樂見性,都是無以替代的傳統節日之一。雖說是,“鬧元宵”既可“傳統”也可“潮”;然而,若要追根究底的話,終究還是其民俗文化的賡續的“傳統為王”是個硬道理。

  “鬧元宵”的“民俗文化大巡游”,是“非遺”保護的成功經驗。這些個民俗文化,大多已經成為“非遺”代表性項目。而通過“鬧元宵”的“民俗文化大巡游”的方式,來賡續民俗文化、活化“古老非遺”,走出的是一條“在演繹中保護、在保護中傳承”的“非遺”成功保護之路。

  “鬧元宵”的“民俗文化大巡游”,是文化自信的物化表現。沒有紅頭文件,沒有強迫命令,“鬧元宵”卻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地“鬧”到了今天、肯定還會一直“鬧”到明天,這就是一種強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的物化表現的“文化自信”。這種“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離不開文化興盛的支撐”;這就是“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動文化發展、實現自信,才能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不竭精神動力和強大文化保障”。這是因為,“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相較,則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鬧元宵”的“民俗文化大巡游”,是民族之根的鄉愁滿足。現在正大踏步走在小康之眼上的人們,過年過節,再也不滿足于吃好穿好了,更需求還要玩好、樂好與鄉愁的慰籍好。而“鬧元宵”的“民俗文化大巡游”,恰恰正中下懷地走了百姓的心,如了百姓的愿,供其所需,奉其所愛,因此皆大歡喜、萬事如意。

  “正月十五鬧元宵”,還是要重在民俗文化的賡續。

[责任编辑:肖静文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