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本地新闻

广东省首个“国字号”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广州花都正式启动

2017-03-08
来源:香港商報網

  广东省首个“国字号”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广州花都正式启动

  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立联网信息平台

  国家级试点为国际商贸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赖小青、黄裕勇报道:曾经助推义乌批发市场外贸快速发展的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国家级政策,终于来到广东,近日,广州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花都圣地环球商品贸易港正式启动,广州花都皮革皮具贸易市场作为一个平台和载体,将有助于广东特色产品和专业市场都可以在此集聚发展,在广东形成更大影响力和辐射力。

  将促进批发市场发展转型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在经认定的市场集聚区采购商品,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采购地办理出口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实质是为专业市场“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外贸特点量身定做的贸易方式 。

  去年9月,商务部等国家八部委联合发文,批准广州花都皮革皮具市场实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该市场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一家纳入国家级试点的专业市场。

  此前,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先后于2013年4月、2015年9月分两批在浙江义乌、江苏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浙江海宁皮革城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三个试点单位在业务流程、监管方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实现了增值税免征不退、

  服务广东外贸发展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李贻伟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李贻伟在致辞中指出,希望广州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有效凝聚和统筹配置全省乃至华南区域各省市的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自身的外贸,加快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优势的技术、产品、品牌、企业和产业,在服务全省大局、促进全省外贸发展中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广州市副市长蔡朝林

  广州市副市长蔡朝林表示,广州在借鉴前两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全关通”的便利化通关模式,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广州特色的发展模式。未来,广州将努力扩大试点政策的惠及面,使试点服务于全省的市场采购贸易,将试点红利惠及到全市和广东省。

  作为全省乃至华南地区唯一试点,花都试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不只限于皮革皮具产业,只要有利于外贸出口、有助于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在广东乃至国内外的各行各业都可以入驻试点区域,开展自有产品的市场采购贸易。

花都区区长叶志良

  花都区区长叶志良表示,花都区将全力以赴加大试点创新力度,并加快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建设和联网信息平台功能,大力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引入供应链金融服务,建设一个真正开放、繁荣的商贸生态系统,为多品种、多批次、小规模的出口探索一条新路,为我省对外开放树立新的标杆。

  形成市场采购“广州模式”

  目前,广州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集聚区范围位于花都皮革皮具市场1-10期。国际贸易服务中心设在6期,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并以联网信息平台实现主题备案、组货装箱、查验/放行等环节的信息共享。

  相比起义乌等城市,广州有哪些独创的模式?记者了解到,在借鉴前两批试点的经验上,广州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搭建了便利、高效、共享、规范的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构建了以“划定、留存、认定”为特征的市场采购商品认定体系。

  广州市商务委有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广州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规范流程、有效监管的基础上,还突出了贸易和监管的便利性。首先是关、检、税、汇等部门都将针对市场采购贸易出台便利化的措施和政策,例如简化归类申报、分类监管、个人所得税定期定额征收、允许个体工商户开立个人外汇结算账户等。其次是各方经营主体通过联网信息平台进行备案、交易信息录入、联网申报、收结汇和免税管理,实现了贸易全流程的网络化和贸易信息的共享,大大减少了相关业务环节,为企业节约了时间。同时,也为关、检、税、汇等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提供了条件和便利。

  “通关的便利化也是一大特色。目前,广州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商品计划采用‘区域通关一体化’模式,市场采购商品可以有多种通关物流线路选择,有利于企业缩短物流时间和节约物流成本。”该负责人说。

  吸引广东省企业高度关注

批发市场批发企业认为,试点将有助于企业对外贸易业务增长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在经认定的市场集聚区采购商品,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采购地办理出口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实质是为专业市场“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外贸特点量身定做的贸易方式 。

  广东企业对市场采购贸易非常关注,特别是旅游购物企业希望能够尽快在花都皮革皮具市场开展市场采购贸易。广州市商务委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花都区已收到211家企业申请市场采购试点,并已为其中142家企业出具了营业执照,包括代理商61家、供货商81家。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将有助于广东忖业市场发展。据悉,专业市场的集聚成为试点城市共同的特点。去年发布的《广州专业市场行业发展报告》指出,广州单个专业市场数量共978个,平均每年成交额6000多亿元,其中具备国际影响力市场占16.3%;具备全国影响力市场占23.5%。广州专业市场厚重的资源为市场采购扩大规模奠定良好的基础。

  广东省商务厅厅长郑建荣则认为,“广州花都皮革皮具贸易市场是一大平台,未来包括增城牛仔、中山灯具、佛山家具等‘广货’都可以到这里进行市场采购贸易,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链接:高端访谈

  在当时启动仪式结束后,花都区区长叶志良、花都海关关长林青、花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王世晶、花都区商务局党委书记王耀均、花都区国税局第四税务分局局长黄顺开等接受了媒体的访问。

  助推花都产业转型升级

  花都区区长叶志良在分析花都的优势时表示,花都区是广州的交通枢纽优势,地处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核心区域,同时拥有广州北站、花都港,拥有完善发达的空、铁、水、陆立体交通网络,可有效辐射珠三角及东南亚地区。

  在产业集聚优势方面,花都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既拥有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又拥有“中国皮具之都”“中国音响之都”“中国化妆品之都”“中华珠宝之都”等美誉,产业链完整,配套完善,产业集聚度高,以小商品生产经营为主,比较适合开展市场采购贸易。

  花都辖区内有白云机场综保区、花都港、花都车检场,口岸监管设施完善,通关便利,并为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构建了完备的监管体系。

  叶志良认为,借助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启动的契机,结合即将获批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跨境电商示范区试点,花都将建立一个开放、繁荣的商贸生态系统,带动花都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助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构建花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叶志良认为,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试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具有贸易便利、允许拼箱组柜、通关便捷、免征增值税、外汇政策灵活等一系列独有的政策优势,通过试点改革创新,有助于花都打通国际贸易的“快车道”,推动市场成为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的重要示范性平台,探索出一条在全省、全市可复制推广的外贸发展改革新路子,带动广州各大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丰富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建设内涵,增强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发展动力。

  叶志良透露,未来,将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依托花都区内发展较为成熟的皮具产业、电子声频产业等外贸基地,以及阿里巴巴、“麦全球”等公共电商平台开展跨境出口业务,发挥机场保税区的进口优势,可以进一步推动传统内外贸的转型升级。

  此外,结合即将获批的广州花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跨境电商示范区试点,将引导包括电商、金融、物流、数据、旅游等多业态在花都集聚,形成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客流、物流等在花都的漩涡效应、规模效应和综合效应,有利于建立一个真正开放、繁荣的商贸生态系统,带动花都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助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构建花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责任编辑:肖静文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