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郭代勤報道:3月9日,在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成都高新區召開2016年度企業表彰大會,會議表彰優秀高新技術企業、優秀創業企業、創新創業人才,累計獎勵金額達9531萬元,440家(次)企業獲得表彰。引人注目的是,2016年,成都高新區累計為企業兌現政策資金30億元,為企業減負30億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花結果,取得階段性進展。
據悉,2016年,成都高新區實現產業增加值1436.5億元,全口徑工業總產值近3880.2億元;新登記各類型企業28650戶,各類企業數量破8萬大關;新增各類科技型初創企業5200家,在孵科技型企業累計達12700家。
在原有產業、科技創新、人才三大政策體系的基礎上,去年,成都高新區制定出台創新創業發展規劃,實施「菁蓉·高新人才計劃」,加快推進全面創新改革,不少企業因此受益而發展壯大。其中,全區2672家企業受益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補貼,補貼資金達2.19億元;幫助60餘家中小企業獲得風險投資5.6億元;幫助19個項目獲批國家專項建設基金54.08億元;幫助3500多家(次)科技型企業獲得低成本政策性擔保貸款173億元、信用貸款50億元;幫助區內企業獲得境外貸款11億美元。
從1988年籌建,到如今成為一大批國際明星企業的「誕生地」,成都高新區始終堅持服務企業發展,構建起載體孵化、投融資、人才支撐、科技創新、政務服務等五大全鏈條培育體系,為企業騰飛「保駕護航」。
在載體孵化方面,通過打造「大孵化」創業環境,搭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的多層級孵化體系,成都高新區孵化並培育出一大批明星企業。據成都高新區創新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成都高新區新增11家眾創空間和孵化器,新增孵化載體60萬平方米;區內439家企業獲得創業孵化專項資金支持,支持金額4237.12萬元;微軟雲加速基地、騰訊西部創新創業中心、樂視雲計算西部創新中心、阿裏百川等一批重點孵化器項目落戶。不僅如此,針對海外企業和人才,成都高新區專門打造了海外人才離岸雙創基地,聯合區內重點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依託其在美國矽穀、歐洲等地的研發中心,建立具有海外「預孵化」功能的國際化眾創空間、海外離岸孵化器,就地引進海外人才開展離岸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
在投融資方面,成都高新區在全國率先構建起盈創動力梯形融資體系,重點破解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惜貸心理」,破解企業「融資難」,助力132家企業成功上市掛牌。目前,該平台已形成集天使投資、創業投資(VC)、私募股權投資(PE)、融資擔保、小額貸款、融資顧問、改制輔導項目對接、上市路演、論壇沙龍等多種金融服務功能為一體的服務體系。
如今,成都高新區已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截至去年底,成都高新區聚集金融機構778家,包括銀行機構38家、證券期貨公司55家、保險及保險中介95家、股權投資機構444家,形成了從天使基金到VC、PE的股權投資基金產業鏈。
在人才引進方面,隨著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落戶成都高新區,對研發制造、管理類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去年,成都高新區實施了「菁蓉·高新人才計劃」,推動建設國際人才城、建立高層次人才禮聘制度,引全球人才「西南飛」。同時,伴隨人才的全球化趨勢,成都高新區創新實施「柔性引才」方式,引進4位諾貝爾獎得主,引入院士及世界500強高管5人進區創新創業;累計引進國家「千人計劃」人才102人,省「千人計劃」專家281人。成都高新區通過一系列創新人才引進方式,幫助企業滿足高技術人才需求,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探索科技成果轉化制度改革方面,成都高新區培育和推動高成長企業發展的重點聚焦在推動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主體」。去年,成都高新區在全國率先探索並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制度」改革,重點激勵科研院校科技成果(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轉移權「四權改革」,打通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企業的權益化和權益流通化「兩大通道」、激發創新創業內生原動力。2016年,成都高新區專利申請總量達24833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3087件;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已達到146.1件,位居全國國家高新區前列;新增國際、國家、行業標準131項,增長137%;新增國外專利申請量超過200件,約佔去年成都市國外專利申請量一半。
「作為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都高新區肩負國務院確定的建設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高端產業集聚區、開放創新示範區和西部地區發展新的增長極的發展使命,肩負推動區域發展、當好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主支撐的責任擔當。」成都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范毅表示,企業是推動創新、促進發展的主導力量,只有企業做大做強了,成都高新區發展才有源源不竭的活力和動力。
范毅透露,成都高新區近期將出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將以增強供給能力、優化供給結構、完善供給環境、擴大公共供給為方向,以促創新、優產業、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形成發展新動能。力爭到2020年,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適應的產業、科技、人才、土地、金融、環保等政策體系逐步健全,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
「今年成都高新區將發力供給側改革,落實『放管服』要求,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力爭再為企業減負50億元以上。」范毅說,成都高新區將繼續完善企業培育體系,形成從企業孵化到發展壯大的良性生態系統,助推企業做強做大,力爭培育出多個行業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從而引領中小企業創新、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助力成都高新區融入全球創新鏈,奮力打造國際創新創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