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陳獻春:運用戰略思維找準湖南旅游發展新坐標

2017-04-10
来源:香港商报网

 

  湖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把建設全域旅游基地作為推動落實的重要抓手,充分體現了省委對湖南省情和現代旅游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和科學把握。省黨代會召開以來,湖南省旅游系統倍感振奮、深受鼓舞,通過召開湖南全域旅游基地建設戰略研討會和全省旅游工作會議、舉辦全域旅游專題培訓班等方式,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思維定勢,用省黨代會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最近,湖南省旅發委黨組書記、主任陳獻春就全域旅游基地建設有關問題接受了記者采訪。

  記者:什么是全域旅游基地?

  陳獻春:先介紹一點背景,全域旅游是在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業發展面臨旅游產品供給跟不上消費升級的需求、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跟不上旅游業快速發展的形勢這“兩個跟不上”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項重大的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7月18-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寧夏時指出:“寧夏發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對的,要堅持走下去”。這既是對寧夏的肯定,更是對全國全域旅游工作的肯定。今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把“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寫入2017政府工作報告。這標志著全域旅游已進入國家戰略體系,將得到國家政策系統性保障。

  什么是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把一個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來建設的一種全新旅游發展理念;是發揮旅游業搭建平臺、促進共享、提升價值的特殊功能,推動旅游業與相關領域產業融合發展的全地域、全領域、全業態的一種旅游發展方式;是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提出的實行全域旅游規劃、全域資源整合和全域文明創建的一種區域旅游發展戰略。

  晚清學者陳澹然指出:“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這說的戰略思維。去年2月23日杜家毫同志帶隊到省旅發委調研時指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現代旅游發展規律,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找準發展短板,突出特色,打造亮點。今年1月16日,杜家毫同志參加張家界市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找準坐標、找到對標,在“錦繡瀟湘”全域旅游基地建設中發揮龍頭作用。杜家毫同志講的也是戰略思維,目的是讓領導者走出思維局限,打開工作思路,培養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

  那么,立足湖南省情,運用戰略思維謀劃思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全域旅游基地就是我省旅游發展的新坐標。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把握全域旅游基地建設的目標定位和基本內涵: 一是用世界眼光看湖南,建設全域旅游基地就是要提升“錦繡瀟湘”旅游品牌的國際影響力,把湖南建成國際著名旅游目的地;二是放眼全國看湖南,建設全域旅游基地就是要打造旅游萬億產業,建成旅游強省,在推進旅游強國建設中起到先導示范作用;三是從湖南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看旅游業這一重要抓手,建設全域旅游基地就是要發揮旅游業綜合性強、關聯度大、開放度高的特殊功能,在推動旅游業與相關領域產業融合創新、開放合作中走在前列。

  目前,湖南省旅發委聯合省委政研室組織完成了《全域旅游基地建設課題研究》,將結合《湖南省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和落實“十三五”旅游規劃目標任務,著力在明確戰略定位、完善旅游強省指標體系、堅持旅游市場營銷先行、統籌旅游空間布局、突出品質旅游、構建旅游創新發展平臺機制等重要方面謀求戰略突破,提出從旅游資源大省邁入全面小康型旅游經濟強省,進而跨入現代化旅游強省行列的戰略思路、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

  記者:為什么要建設全域旅游基地?

  陳獻春:黨代會報告將全域旅游基地作為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重要抓手,提出了明確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這是省委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們抓好旅游工作的行動指南。建設全域旅游基地,具有三方面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從湖南省情看,湖南是旅游資源大省,全省70個旅游資源重點縣占全省122個縣市區總數的57.38%,縣域旅游資源多、品位高、組合度好,發展全域旅游優勢得天獨厚,前景廣闊。建設全域旅游基地,是補齊縣域經濟短板的綜合抓手;

  第二,湖南省70%以上的優質旅游資源分布在武陵山、雪峰山、羅霄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建設全域旅游基地,是推進脫貧攻堅的有效途徑;

  第三、從投資角度來看,當前旅游業已進入大企業、大資本、大項目推動的“井噴式”發展階段。全域旅游投資需求旺、領域廣、潛力大,全域旅游跨界融合創新,撬動社會資本聚集投入,帶動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吸納和承接社會資本的重點領域,成為資本市場熱點。因此,建設全域旅游基地,是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的重點領域。

  記者:怎么推進全域旅游基地建設?

  陳獻春:推進全域旅游基地建設,主要應從如下三方面發力:

  第一、發揮比較優勢,聚焦縣域謀劃全域。旅游資源重點縣發展縣域經濟,關鍵是要立足縣域旅游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打造有競爭力的旅游產業。要把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抓手,努力在打造旅游核心吸引物、加強旅游目的地規劃建設、推動旅游業融合創新、區域旅游合作、全域旅游目的地社會治理和文明建設等方面實現新突破,為推進脫貧攻堅和補齊縣域經濟“短板”作出積極貢獻。

  第二、堅持品牌引領、營銷先行,從旅游客源地講旅游目的地的故事。貼近旅游市場需求,統籌推進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建設,實現旅游市場細分化、旅游產品特色化、旅游營銷專業化和旅游服務規范化。實施“錦繡瀟湘”旅游品牌建設工程,全面系統整體推進 “錦繡瀟湘”核心品牌建設。以錦繡瀟湘?天下洞庭、錦繡瀟湘?南國雪峰等區域旅游品牌為重點,按照區域聯合、資源整合、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健全完善區域旅游合作聯盟,堅持品牌引領,實施重點項目帶動,完善重大節會推進機制,做到統一旅游品牌、統一規劃線路、統一產品開發,統一宣傳促銷、統一監管服務,實現區域無障礙旅游。

  第三、以發展全域旅游為抓手,深入推進旅游扶貧工程。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來抓,發揚湖南旅游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積極主動作為,以武陵山、雪峰山、羅霄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為旅游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大力開展全域旅游示范縣與全省旅游扶貧示范縣創建工作。全面總結湖南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案例,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發動群眾實施旅游脫貧攻堅的重要作用,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http://wxhn.voc.com.cn/>]

[责任编辑:程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