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王娜報道:4月18日下午,寶安工程管理提升行動啟動,據悉,此行動是進一步貫徹落實深圳市“城市質量提升年”和寶安區“基層治理質量年”總體工作部署,全力實施黃敏書記提出的“創品質工程,安全工程;建智慧工地,人文工地”18字發展戰略,以“制度+科技+責任”為方法論,全面提升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水平,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助力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據悉,寶安區工程管理提升行動打響後,將以“制度+科技+責任”為方法論,堅持問題導向,堅持質量引領,全面落實工程管理提升行動十大舉措。打造國優省優精品工程,確保質量管理精准達標。以實物樣板作為質量控制和驗收的標杆,兩年內力爭實現大中型工程樣板引路覆蓋率達到90%以上。在政府公共建築、重大市政基礎設施中推動BIM(建築信息模型)應用,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一定的激勵措施。推動“智慧工地”質量安全監管平台建設,利用移動通訊、GIS(地理信息系統)地圖、物聯網、智能感知、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對施工現場人、機、料的信息化管控,對工程質量管理各環節的智能監管。推廣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等適應工業化生產的結構體系和新型建造方式,制定工作方案,推進項目實施。爭建具有國際一流水平、全國標杆性地下綜合管廊工程。通過剛性執法頂格處罰強化安全生產嚴抓嚴管制度體系,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堅決處理。倒逼各方主體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確保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實現“人事合一、事人捆綁”,形成環環相扣的主體責任閉環效應。
針對事故特點和規律,定期開展風險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對危險性較大、治理難度較高、可能造成嚴重後果或較大社會影響的重大隱患實行掛牌督辦。落實重大危險源周報、月報制度,對重大項目,推行風險評估。在項目決策前期階段深化質量風險防范,實施生產過程安全風險管控。建立統一的預警監控平台,逐步將地下工程、深基坑工程納入檢測預警系統,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第一時間解決。將每月22日設立為全區建築施工“安全教育日”,實施“每月一課”制度;試點工地“安全教育體驗區”;打造“寶安住建”微信平台,定期推送安全常識,多管齊下督促從業人員在實踐中切實掌握安全防范技能,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對住宅室內裝修、原村民自有住宅修建、大型活動臨時搭建、展會布展、充電裝置安裝、光伏發電設備安裝、機械式停車庫安裝、管道燃氣入戶改造等未納入工程報建的小微零散工程,實行屬地化、網格化管理,納入街道建設管理和綜合執法范圍。加大對街道城建部門的業務指導,加強與區安監局、土地規劃監察局和街道辦聯動,理順管理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