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地市简讯

狂風暴雨中詮釋合格黨員--記花都區江福秋、羅杰成二位優秀黨員

2017-05-24
来源:香港商报网

  5月7日,花都區局部出現大暴雨到特大暴雨,花山鎮、花東鎮遭遇20年一遇洪水,道路損毀、農房倒塌、群眾受困。災情重大,救災刻不容緩,在搶險救災過程中,花都區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哪里雨情、災情、險情危急,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的身影。他們不忘初心,用行動詮釋大寫的“責任”與“忠誠”,在狂風暴雨中詮釋合格黨員。

  險情面前,黨員出列!

  “求救求救!急需沖鋒舟轉移受災群眾!”花東鎮政府的微信工作群上收到鳳崗村村委會主任江福秋的求救信息、受災現場圖片和準確的位置定位。凌晨3點出現險情后,江福秋同志叫響了“黨員出列”的口號,組織鳳崗村的村、社干部成立救援小分隊,挨家挨戶拍門,開展地毯式轉移工作。

  “多虧了村里幾個干部”“太可怕了,要不是秋哥把我從睡夢中叫醒,我全家就會有生命危險。”被救村民回想起暴雨當時的情形,不禁一陣后怕。

  當時水深過腰,江福秋同志要求村、社干部要特別留意每戶的老人小孩和身處低洼地帶及危樓中的群眾,要求不論什么情況,背也要將群眾背到安全區域來。將群眾轉移出來后,江福秋同志又與消防官兵、政府工作人員聯系將受災群眾分批送到安置點花東鎮中心小學進行安置。下午4點,洪水退去后,又組織救災人員對受災房屋進行排查,確認房屋沒有倒塌危險后,才安排村民陸續回到自己的家中收拾東西,善后工作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1點多,江福秋同志才回到自己的家中。

  江福秋同志時刻心系群眾,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盡管自己的家也一定程度上受到暴雨的影響,但是他舍小家顧大家,將全村群眾的生命安全擺在第一位,將共產黨員的責任擺在第一位,他覺得,“任何災害困難面前,黨員必須義不容辭地站在最前線,因為這是一個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

  雨情、災情,就是號令!

  5月7日凌晨2時03分,花城街農村經營管理服務中心主任、街三防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羅杰成手機里收到花都區三防啟動花山、花東防暴雨內澇Ⅱ級應急響應。啟動Ⅱ級響應的區域雖然沒有花城街,但當時花城街轄區內也正在降暴雨。憑著豐富的業務經驗,他第一時間考慮到花山鎮雨水經抗美河、長崗排洪河流入轄區內的羅仙村、長崗村,可能會影響到兩村的安全。“今晚這場雨很大,來勢猛,估計持續時間長,防汛決不能有一點馬虎和松懈”,當時他這么想。危急關頭顯本色,雖然是深夜,羅杰成同志立即趕赴到羅仙村、長崗村了解水情,接著,他又冒雨趕到花城街其他水浸黑點進行巡查,特別是對大華村、東邊村的水浸黑點進行了重點查看。雖然當時花城街降雨強度中等,轄區內水浸情況不嚴重,但羅杰成同志懸著的一顆心始終未能放下來,進入汛期以來,他始終繃緊著防汛這根弦,一刻不敢放松。

  早上7時20分,當收到羅仙村反映農田、農房水浸后,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熟悉羅仙村片區情況的他,立即向區水務局、區三防指揮部反映水浸情況,分析水浸原因,建議區三防指揮部協調解決抗美河上游萬達項目周邊兩座橋存在的嚴重阻水問題,以及長崗排洪河接田美河處出水口較少排洪能力不足的問題,并向街道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匯報,請求領導協調解決問題。隨即趕赴羅仙村,靠前指揮,協同羅仙村黨員干部轉移相關受災人員,設置警示牌,安排人員守點,引導村民出行。整個災情防御工作反映迅速,指揮有序,情況判斷準確,各項措施得當,最終在花城街、區水務局、區三防指揮部的協調下,萬達項目部及時對中鐵二局項目部前的橋開挖排水口,增加排洪能力,保證了重點工程的施工安全。

  羅杰成同志作為三防工作人員,一直在本職崗位上兢兢業業,恪盡職守。面對汛期“大考”,他總能沉著應對,時時以人民群眾的安全為先,沖鋒在防汛抗災的第一線,為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奉獻出辛勞和汗水,在本職崗位上詮釋著一個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

  紅星閃耀,軍民一家親

  由于暴雨不斷,花山鎮東華村銅鼓坑河段出現大水漫堤,兩龍村銅鼓坑河段漫堤300米、決堤25米險情,附近村莊受浸,群眾受困。市三防輕舟大隊、花山派出所、花山專職消防隊、農技推廣站、安監中隊以及村民自發組織的搶險救援隊伍,面對災情,不等不靠,紛紛投入到搶險救援中。消防戰士從7日凌晨12點半開始救援,連續奮戰12小時,先后前往5個村落轉移被困群眾,一刻也沒有停歇,在齊腰深的水中艱難的推著沖鋒舟前進,解救被困群眾。凌晨4點,武警8730部隊官兵到達兩龍村銅鼓坑河段,奮戰在封堵堤圍缺口第一線,他們身背受困群眾,肩扛沉重沙包,在狂風暴雨、急流險阻中來回穿梭,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無畏無懼,奮戰在第一線。兩龍村十隊的村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八名村民立即行動,自發組織,拿出家里的姜和紅糖,為部隊官兵煲姜水祛寒。她們中最年長的阿婆已經87歲高齡,她說:“軍民一家親,看到他們這么辛苦,我們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們有人負責拍姜、有人負責燒水、有人負責運送、有人負責分發……她們一直堅守,直到下午四點多,部隊官兵成功將堤圍缺口封堵后才離開。正是有了群眾的支持,黨員干部和全體官兵才有了無窮的力量,在暴雨面前打贏了一場家園保衛戰。 (通信員:花宣)

[责任编辑:程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