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旅游资讯

大型交響史詩《趙佗》首演圓滿成功

2017-06-13
来源:香港商報網

  《趙佗》劇照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焦家志報道:6月11日,由廣東省河源市政協、中山市政協、廣東省音樂家協會、珠江交響樂團聯手打造的大型交響史詩《趙佗》(又名《南越王》)在河源市桃花水母大劇院首演獲得圓滿成功。整場演出將古曲風格與民歌風格巧妙搭配,將美聲唱法與民族唱腔完美融合,其形式和內容兼具觀賞性、專業性、地域性和時代性。

  據了解,廣東省一直致力於挖掘嶺南文化,打造文藝精品,而趙佗的人物形象與南越王朝曆史提供了難得的素材。挖掘趙佗和南越王朝曆史,講好嶺南曆史文化故事,趙佗是繞不開的重要曆史人物。他的國家和民族大義,對於今天維護國家和平統一,傳播中國文化,實施好“一帶一路”,講好“廣東故事”都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而結合文藝手段來重述這段曆史及人物,以期深入人心、寓教於藝,更是時代之需。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山市政協主席丘樹宏有感於時代的呼喚,在完成紀念百年辛亥革命的大型交響組歌《孫中山》系列海上絲路史詩作品的創作後,又於趙佗在龍川建縣2230年後,即2015年投入到《趙佗》的構思創作之中,以此紀念這位偉大的民族先賢。《趙佗》一經問世,立刻得到了文藝界和社會的高度關注,而作為南越王國的興王地,河源市委、市政府經過論證,決定將其搬上舞台。

  《趙佗》劇照

  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專職副主席金旭庚注意到了該作品後,立刻聯手省內著名作曲家劉長安、藍程寶、解承強、霍音等進行音樂創作,珠江交響樂團、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合唱團150多人也積極參加排練。憑借實力派的創作團隊曆經一年多的打磨,最終誕生了全新的舞台作品《趙佗》。 這是年初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之後,廣東省誕生的又一部精品力作,是深入挖掘嶺南文化的又一顆璀璨碩果,同時也是一部完全意義的廣東本土原創作品。

  據該作品總策劃、總撰稿丘樹宏介紹,《趙佗》從構思文學台本、啟動創作工作到排練合練成熟,曆經近兩年時間打磨。在此期間,主創人員先後到趙佗家鄉河北正定,再到河源龍川和廣州等地采風,拜訪民間藝人,吃透客家文化、廣府文化。總撰稿丘樹宏本人不計報酬,無償獻出舞台文學台本,並求精益求精多次對台本進行修改,使作品日臻完美。丘樹宏表示,《趙佗》糅合了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法,其音樂風格不僅結合其曆史特點運用了古典音樂,同時也融入客家音樂、廣東音樂等,整個作品雅俗共賞,不僅讓行家看得懂,老百姓也聽得懂。

  《趙佗》撰稿人丘樹宏在現場指導演出

  據悉,大型交響史詩《趙佗》共分序曲《大秦壯歌》、第一樂章《南疆開化》、第二樂章《嶺南統一》、第三樂章《和輯百越》、第四樂章《大義歸漢》、尾聲《漢風天下》等六大部分、10個小節。每一樂章都有不同主題,描述了趙佗在秦漢兩朝時期,為了保證嶺南地區的穩定與發展,曾自立為南越王;而作為嶺南的開拓先驅,他不僅將中原的中華文明和耕作技術帶到了百越,又將海洋文化傳輸給嶺南以至中原內地,同時推行“和輯百越”政策,使得嶺南地區一派文明祥和,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畫面。

  河北省石家莊新華區政協主席張彩珍率團前來觀摩,她表示作品確實太震撼了,大家一致認為不遠千裏來看演出太值了。來自美國洛杉磯的華僑梁女士對記者說,她在洛杉磯看過無數音樂劇和演唱會,從來沒有看過如此震撼的演出,無論從創意、策劃、歌詞、音樂,還是燈光、音響、畫面、表演等都十分精彩,希望可以將作品引到海外演出,讓全世界的華人都能欣賞到《趙佗》的魅力。

  據主辦方介紹,為了更好地紀念這位嶺南先賢,讓先賢遺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成為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力量,《趙佗》成功首演後,還將爭取在龍川縣、廣州市、石家莊市等地進行巡演。

[责任编辑:潘洁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