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福建 > 特別報道

我的思明故事之思明味道

2017-09-02
來源:香港商報網

  導讀: 不知為何從小就對廈門就有着別樣的情結,細細算來,到廈門讀大學至今已有五年了。都說思明區是最有廈門味道的老城區,曾經的我對思明區的印象不過停留在環島路、白鷺洲這些小時候游玩過的地方。然而隨着不斷的探索和尋味,我漸漸發現,美食成了這個城區的招牌之一,每一條巷子,每一家店都有着不同的口味和特色,令人驚豔的是美味的背後藏着的那些耐人尋味的故事,而正是這些故事,賦予了美食和這個城區傳承傳統而又不失時尚的靈魂。(文/胡薇 白宇琳 圖/謝一智)

  里尋來一碗沙茶面

  我叫Jake,第一次來廈門,带着女朋友來的。來之前我們做了好多攻略,推薦的行程中有申遺成功的鼓浪嶼、洋溢青春的廈大、還有文藝青年一定要去的沙坡尾。除此以外,我們還很希望融入當地,尋找最地道的廈門風味。終于跟着美食地圖我們找到了“月華沙茶面”,據說這是廈門馳名沙茶面館之一。這是一家很不起眼的小店鋪,坐落在老街區里,這小小一間店鋪,卻大排長龍,三個阿姨熟練的打着面加着料,用很濃的廈門口音問我“加什麼?”我和女友一人點了沙茶,一人點了清湯分享着吃,二十來塊錢。這是一碗混着葷菜、海鮮和蔬菜的面,沙沙的口感带着微微的辣,吃完發了一身汗,走了半天的暑氣瞬間緩和不少。這一碗普通的面,卻充斥着濃濃的廈門風情,濃濃的本地特色,原來這才是沙茶面的味道。

  局口街的一張薄餅

  我叫雨菲,是一名記者。來廈門前後八年了,都說談戀愛有七年之癢,而我與廈門卻越來越甜膩,越來越喜歡這座城。我住在思明區,離中山路不近。但是我卻會因為一個美食,從城尾來到城頭,給我這個動力的正是局口街的那張薄餅。于我而言,這個薄餅是誠意滿滿的家常味,如果到廈門人家做客的話會發現做薄餅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比如備料,切菜很是費工費時。這是一個味道復合的美食,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春天的時候萬物生長,所有的蔬菜都呈現最好的狀態,采摘下來混合上海蠣啊肉啊、海苔和貢唐之類的,是一種很包容的味道,如同廈門的特性一般,是一個非常包容的城市。吃上薄餅傳遞出來的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這座城市獨有的味道,那就是包容。

  用玩樂致敬這世界的美好

  我是王東,許多人習慣在我的名字前面加上“胡桃里老板”或“楽house創始人”的頭銜,而我的員工更喜歡叫我東哥,也許對于他們來說我更像一個带領他們一起實現夢想的大哥。

  大概在三年前我開始接觸餐飲業,和幾個朋友一起創辦了廈門第一家胡桃里,胡桃里改變了很多人的消費方式,提升了從晚餐到酒吧的模式。如今,我們在中航紫金廣場開辦了第二家分店。

  雖然胡桃里逐漸成為廈門餐飲業中重要的一角,然而心里還是有着一絲遺憾,我覺得自己還有許多想法未能完全實現。我最想做的是一個空間,在我看來,現在年輕人最看重的,一個是時間一個是空間,倘若可以將它們結合到一起,那將是最完美的商業模式,再通過玩樂的方式將這一理念分享出去。如今,我更多的是在思考怎樣在玩樂中打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用玩樂致敬這世界的美好,也是一直以來貫穿整個生活玩家的企業文化,我想带領我的員工用玩的心態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也將這些美好带給廈門。

  廈門是一個非常小資非常幸福的城市,是一個聚會不斷的地方,廈門很好玩的一點就是最近哪個地方人氣旺,大家就會往那邊擠,是一個信息匯集地,這也是我所需要的業態。

  于是,在今年,楽house中華城店誕生了。

  如果說胡桃里是一個走文藝風的音樂餐吧,那麼楽house應該聯合時尚和潮流的一個新平台。他們曾說以前中國大陸美女最多的地方是成都的春熙路,重慶的解放碑,後來我們開玩笑說現在廈門的中華城才是最多美女出沒的地方。

  我個人希望楽house不僅僅是一家餐廳,也不是一家書店,不是一家潮牌店,它就是一個全新的生活方式。一個客人願意來,會待得住,還想再來的地方,這就是一個全新的生活方式,一個可以用玩樂來分享美好的地方。

  百年老樓里的一杯咖啡

  我叫阿輝,從小住在大同路口。朋友以前在天一樓里做花藝教室,後來換了地方,這里便閑置下來。我很喜歡這房子里老老的感覺,很安靜,走出十幾米卻是很繁華的地方,這種鬧中取靜的差異有一種特別的味道,我希望留住這種味道,便毫不猶豫的接手過來,在充滿着人文氣息的百年老樓里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精品咖啡小店——有天咖啡。

  思明區是一個人文環境蠻好的地方,街坊鄰居都挺互相關照的。閑來無事的時候我也常出去和門口的阿婆們聊聊天泡泡茶,有時遇到不經意撞進來的客人,就坐在一起天南地北瞎侃,可能無意間就交到一個朋友。

  有天咖啡應該算是我開給自己的咖啡屋,沒有抱着很強的商業目地,開一家自己喜歡的店,能讓自己靜下心來回到小時候那種感覺。我希望來有天咖啡的客人是因為享受這邊的空間而來,享受一杯純粹的咖啡,也享受天一樓老房子的味道。我最大的夢想是到五六十歲,還能在這邊沖杯咖啡和客人愉快的交流。

  一個用心做好舒芙蕾的家

  我是囧姐,開了家名為“蘭厝”的甜品店,是對面有天咖啡的鄰居,我們主要做舒芙蕾。

  舒芙蕾源自法語,是蓬松的意思,它出爐30秒內就要速度動手吃,不然就會坍塌,所以它又被稱為甜品中的曇花。品嘗每一口,都好像飄在云端里,表面酥脆,入口即化,充滿幸福感。很多人問我舒芙蕾怎麼做,其實舒芙蕾這個東西說難並不難,最重要的是需要專注與耐心。然而沒有一家店是在專門主打舒芙蕾的,因為做一個舒芙蕾至少要二十分鐘,如果以盈利為目的,它是很不划算的。

  我是個一個吃貨,特別愛吃甜食,從前聽說哪邊有好吃的就會飛奔過去。當時第一次知道舒芙蕾是在廈門的一家店,後來他們沒有做了,我就跟着师傅去學這個,開這家店純粹就是自己的興趣愛好。我的店里只有一名員工,名叫元曉,是一個憨厚老實带點可愛的小男生,他在這里工作了三年,也早已成為了他的家,他跟我一樣很純粹的愛着舒芙蕾。

  思明區是廈門歷史最悠久的區,不管是基礎建設還是精神文明方面,它的整個發展基礎更紮實,包括它的咖啡文化,都是比較有歷史的。雖說相對來說天一樓這邊比較靜,但是它靠近中山路,也會有些自來客,大多以年輕人為主,還有些華僑,他們小時候住在天一樓這邊,偶爾還會過來尋找小時候的味道。我希望蘭厝也可以成為一個像家一樣的地方,一個用心做好舒芙蕾的家!來到這里的人都會覺得很舒服,特別是天氣涼快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坐在院子里,吹吹風,院子里有小孩有鄰居,很有家的感覺,如同我們的名字——“蘭厝”閩南語就是“我的家”的意思。

  澳洲带回來的Brunch

  “初生牛犢不怕虎,一個不怕死的人。”這是我對自己的評價。我是ADLIB創始人Ison,90年出生于寧德,高二的時候去了澳洲留學,在那邊待了8年後回國,去年10月份在廈門市思明區中航紫金廣場創辦了我的個人品牌ADLIB西餐廳。

  在澳洲待了的8年的我受墨爾本的Brunch文化影響很深,悉尼和墨爾本是大家比較熟知澳大利亞的兩個城市,悉尼是比較快節奏的城市類似北京上海香港,而墨爾本的生活節奏比較慢大家都比較relax。墨爾本最有名的其實就是Brunch,只要去到墨爾本你會發現大街小巷都有很多隱藏的小咖啡店小甜品店,他們的生活方式就是很活在當下,因為受到墨爾本文化的影響我就想把Brunch带回來。

  回國後我也去了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城市都考察過,最後發現,廈門是全中國的城市中和和墨爾本最相近的,一個沿海、充滿人情味,並不會讓我覺得擁擠焦慮的地方,廈門人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品質,而不會因為快節奏打亂自己的生活品質,所以我只身來到廈門,把第一家ADLIB開在廈門。

  Bruch其實就是一個空間,我很希望ADLIB的定義,它不是一家咖啡館也不是一家西餐廳,它就是一個place一個你在這里面可以有無限想象的地方,你可以來聊天、跟朋友吃飯、飲料甜品都可以。我覺得Brunch 吃的是那一份心情,只要我自己給它定義它就是Brunch,我也想通過這家店改變一些中國消費者對Brunch的想法。

  青憶遇見你

  我是青憶咖啡廳的老板林荔,前面搶鏡的YIYI是我養了三年多和青憶咖啡廳一起成長的拉布拉多,不過現在它可是我們店的大明星了!

  我是莆田人,在福州念大學時遇到了我現在的老公,畢業後便一起來到廈門。

  當時來到廈門上班我感覺自己沒有歸屬感很孤獨,心里便萌生了一個想法,希望有一個地方可以聚集在廈門的外地人。偶然經過思明區政府這邊的時候看到這家店面是關着的,就去了聯系房東,便定下來了。

  青憶咖啡廳這個名字是我老公取的,他說是青春的回憶,以此紀念我們的愛情。漸漸的我們發現聚集在青憶的朋友們遍布各個階層各個年齡段,已經沒有了年齡這個限制,也許對每個人來說這里都是他們青春的回憶。

  平時在青憶經常會舉辦大大小小的各類活動,包括傳統的押花、插畫,時尚類的美妝分享、狼人殺等等,每周五晚上固定舉辦的音樂派對,也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外籍音樂人。很多人其實並不相識,但因為青憶結緣,成為很好的朋友,我想要打造的就是這樣一個安靜文藝可以給大家交朋友的地方。

  說到我們店里的一大特色,當屬我們的網紅帅狗YIYI。YIYI從小就熱情好客十分受客人的喜愛,好多外地的顧客離開廈門後還會寄狗糧發紅包說要送給YIYI,在養了YIYI之後也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狗狗,YIYI之前拍過小米的廣告,賺取的廣告費也都用于救助流浪狗,不僅如此,它還曾經參加過曙光救援隊的培訓,是水上救生犬。

  因為青憶,現在的我不再會有初到廈門時的孤獨感,我覺得幸福就是要有同伴,在自己享受幸福的同時也把自己的幸福傳遞給更多的人。未來我希望可以把青憶做成電台,讓大家有一個可以傾訴的地方,還想將游客和青憶的故事寫成一本書,說不准有天你們就會在書店里看到一本名叫《青憶遇見你》的書了呢!

  這是我遇見的味道,屬于思明的味道。像這樣的故事還很多很多,走街串巷,記憶中的美食,城市里的故事,這些都在悄悄改變這個城區,每一個人每一個故事,都洋溢着青春、散發着活力、充滿着人文關懷,彰顯着時尚國際化。這,就是思明的味道。

[責任編輯:蔣璐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