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滿目的龍江綠色食品走俏農交會
【香港商報網訊】韓玉龍、記者付彥華報道: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今天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黑龍江省代表團精心組織150家企業、1000種產品參加省級綜合展區、農業科技成果、農產品地理標志、室外銷售等專業展示和銷售,並舉辦綠色食品推介等大型活動,在北京奏響「龍江綠」新序曲。。
本屆農交會與往屆相比,黑龍江代表團有五大變化:
體現一個「全」字。以蓬勃發展的黑龍江現代農業為主線,通過文字、圖片、實物等形式,設置了「現代農業信息化應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綠色食品產業快速發展」等板塊,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三農」工作、現代農業建設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大成就。
體現一個「新」。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的成果展示和宣傳,增加蔬菜、食用菌、雜糧雜豆、鮮食玉米等產品,展示了黑龍江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新進展、新成效。在近千個參展產品,蔬菜、雜糧雜豆、鮮食玉米等展品達到100多個、約佔1/10強,比上屆增加近20個百分點。
體現一個「精」字。本屆農交會黑龍江省參展企業80%是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三品一標」生產企業;有15個產品獲中國馳名商標,160個產品獲省級著名商標,還有延壽大米、佳木斯大米、九三大豆、蘭西民豬、伊春藍莓等「黑龍江省農產品地理標志十大區域品牌」參加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展。這些產品薈萃了黑龍江優質農產品的精華,彰顯了悠久燦爛的農業文明。
體現一個「深」字。農交會期間,黑龍江省既展示 「大糧倉」產品,也宣傳「大廚房」產品。在近千個參展產品中,種植業結構調整產品佔參展產品50%以上,新產品和精深加工產品佔30%以上,比上屆至少增加5個百分點。參展產品檔次高、包裝精美,改變了過去包裝粗糙、色調單一的形象,將令國內外客商耳目一新。
突出一個「網」字。展區以農業信息化為主題,全面詮釋「互聯網+農業」發展層次和水平。一是展示黑龍江大米網,將「互聯網+農業」從種植延伸到銷售,打造全產業鏈的互聯網模式。二是展示「大數據+農業」,在全國第一個組建省級農業大數據管理中心,構建了16個農業服務云,84個服務子系統,涵蓋了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四個領域。現場展示蔬菜、農業種植和大米三個大數據產品。三是 特色營銷,引入VR體驗營銷、物聯網可視營銷等先進技術,同時將農產品質量追溯和誠信管理系統接入大米網,給消費者更多的體驗感、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