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本地新闻

生态引领 盐田打造世界级“山海花城”

2017-10-06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余安之报道:烟锁梧桐,梅沙踏浪,大自然赋予了盐田良好的生态禀赋,盐田人也始终坚守这份“无价之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更长远、更持续、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标准指引城市经济、建设和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打造世界级“山海花城”。

  长远规划利在千秋

  为了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盐田区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方案。在最新出炉的《盐田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2017—2020年)中,盐田提出未来三年将以深圳市创建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契机,以治水提质、大气和噪声污染防治、垃圾减量分类、宜居环境建设、“智慧城区”建设、绿色低碳安全港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等七大关键领域为突破口,促进盐田辖区经济、社会、环境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深入推进治水提质方面,盐田将严格落实“河长制”,重点提升“两河一湾”(盐田河、沙头角河、沙头角湾)和避风塘水质及水环境景观,强化河流综合治理,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深圳最优;全面推进宜居环境建设方面,编制完成专项规划和三年(2017-2019年)行动方案,重点抓好最美海岸、绕城花链、花景大道、特色山海花廊、花漾街区、特色公园、景观节点和立体花廊等8个方面的建设工作,形成依山拥海、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四季花开的花园城区风貌;营造绿色的交通环境,加快建成由轨道交通、公共汽车、自行车、步行交通相互贯通、无缝联接的低碳交通出行系统,完善充电桩、充电站等配套设施布局;大力推进森林小镇建设,努力将梅沙街道打造成为生态旅游型“全国森林小镇”。

  创新制度引领生态建设

  为了突破体制约束,盐田区立足实际,勇当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先锋。早在2015年,盐田就在全国率先发布城市GEP核算体系,通过让“城市GEP”进规划、进项目、进决策、进考核,把“城市GEP”提升为与GDP同等重要的指挥棒;在全国率先落实以“碳币”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计划,探索构建生态文明“碳币”体系,每年投入1000万专项资金,以“碳币”形式,对个人、家庭、社区、学校和企业的生态文明行为进行激励,引导全社会提高生态意识、践行绿色生产、享受低碳生活;建成包含153个监测子站的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全区的水、气、声、污染源全要素、全覆盖、全天候的智能监测监控。

  发展绿色低碳生态经济

  在发展经济方面,盐田区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建绿色、循环现代产业体系。辖区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013年的10.3%提高到2016年的31.4%,辖区万元GDP能耗、水耗同比下降4.3%、14.5%。实施黄金珠宝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加工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造,高端绿色制造基地建设不断提速。港口物流业由传统的仓储运输加速向商贸物流转型,冷链物流、供应链金融、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等新业态增长强劲。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打造舒适宜居生态生活

  舒适宜居的生态环境,是民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盐田区不断提高“绿色福利”供给水平,推动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建成覆盖全区的绿道网络系统,绿道总长度达253.3公里,平均密度全市最高;在全市率先建成全覆盖的公共自行车慢行交通系统;建成“森林(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基本实现居民出门1公里内有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65.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这份坚守和努力,让盐田区生态文明建设捷报频传,先后获得了华南地区首个国家“生态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区”等多项高含金量的殊荣。今年9月底,盐田区更是作为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区县一级行政区,获得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这份由国家环保部颁发的沉甸甸的牌匾,更加凸显了盐田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标杆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郑婵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