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本地新闻

丰县大沙河:生态宝库育经济新内涵

2017-10-12
来源:香港商报网

丰县黄河故道大沙河湿地公园。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杜林、宋璟、赵振华报道:芦苇丛生、蒲草丰茂、荷叶连天,周边国槐葱郁、杨柳依依、果树飘香……走进丰县黄河故道大沙河湿地公园,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由黄河决口冲刷形成的滩涂。在丰县大沙河镇,养护绿水青山、修复生态宝库结出的硕果正为这里带来全新的经济内涵。

  大沙河湿地公园位于徐州市丰县大沙河镇二坝村,是1851年黄河在蟠龙集决口冲击形成的天然内陆河流湿地。大沙河湿地公园2013年成功申报江苏省级湿地公园,2014年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规划建设获批,跻身国家级湿地公园, 2015年启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目前,湿地已经建成生态保育、恢复重建、宣教展示、合理利用和管理服务五大功能区。大沙河镇团委书记邵键告诉记者,通过保留原有机理、进行生态修复,4平方公里的滩涂、鱼塘、堤坝逐渐变为芦苇荡漾、荷叶相接的湿地宝库。依托原有文化资源,湿地建设水上森林、芦苇荡、荷花荡、故黄河文化馆,逐步恢复河流湿地原貌,发挥湿地多方面作用。

  “过去,这里是一片人可以进入的水域,鸟的种类很少。现在,湿地实施了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生态保育区都禁止进入。我们已经观察到白鹭、灰鹭等二十多种鸟类。”邵键说。湿地是大沙河在江苏的最上游,是丰县重要的水源地,上游来水经过湿地的涵养,得以充分净化。

  生态环境好了,大沙河镇经济内涵得到新提升。过去,大沙河地区的沙质土壤只能培育果树,农业产值不高,本地年轻人都在外打工。而现在,以自然生态为依托,以休闲观光农业为载体,借助黄河故道二次开发和大沙河治理,大沙河镇完成了“两轴一区”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框架。沿黄河故道、大沙河轴线建设休闲观光自摘园、宽行密植科技现代果业示范园7个;建设集赏花摘果、体验农耕、餐饮住宿于一体的休闲农庄3家。完善国家级现代果业示范区道路、停车场、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优质果园连成片、休闲农业串成线”的大沙河农业观光旅游带。大沙河镇建立了青年创业平台,目前已经吸引数十家公司入驻。不少年轻人从外地返乡,将本地农产品品牌推向全国市场。

  “政府要做的不是参与具体事务,而是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谈到湿地建设为大沙河镇带来的改变,邵键如是说。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引入专业团队开发,因地制宜发展旅游,让一产跃升三产,保护生态环境带来的溢价,真正让大沙河这片绿水青山变为了金山银山。

  据悉,未来大沙河镇将围绕打造“宜居宜业沙河、休闲体验沙河、生态旅游沙河、文化内涵沙河”的目标定位,出台扶持政策,强化服务配套,注重旅游招商,着力打造集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农家田园慢生活养生区,努力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沙河梦。

[责任编辑:许淼祥 ]
网友评论